拼多多再遭“砍一刀”反噬
飽受詬病的“砍一刀”活動,曾是公司拉新利器,但也導致拼多多遭遇大量投訴。截至發稿,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與“拼多多 砍價”詞條有關的投訴高達11249條。
拼多多“砍一刀”活動遭律師起訴后,近日再度因主播砍價事件引起熱議。
3月17日,某直播平臺主播“超級小桀”發起拼多多砍價換手機活動。當天直播2小時左右的時間里,該主播在約6萬名觀眾的見證下,最終在砍到小數點后五位后仍未成功。
隨后,該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全網等拼多多一個回應#登上熱搜。
雷達財經注意到,飽受詬病的“砍一刀”活動,曾是公司拉新利器,但也導致拼多多遭遇大量投訴。截至發稿,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與“拼多多 砍價”詞條有關的投訴高達11249條。
“砍一刀”活動還引發上海消保委關注。去年5月10日,上海市消保委約談了拼多多,指出了拼多多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其中包括砍價拉新問題。
6萬人砍不下拼多多一臺手機?
3月17日,主播“超級小桀”在直播時邀請直播間的觀眾,與其一同完成一個拼多多的“大項目”。彼時,該主播發起拼多多“砍一刀”換手機活動,并表示砍價成功后會將砍到的手機通過抽獎的形式送出去。
據悉,當晚該主播的直播間觀看人數超過6萬,但在直播約2個小時的過程中,活動頁面顯示,已砍至小數點后五位后仍未成功。無奈之下,該主播后來放棄了砍價活動。
當天晚上11點多,該主播發博稱此前直播時直播間內沒有砍成功的手機,后續竟然莫名其妙的成功了,拼多多給他發了一張只需支付0.01元即可購買手機的平臺無門檻券。隨后,該主播使用該優惠券購買了手機。
該主播還表示,自己在下播后一直到晚上11點期間并未打開拼多多的軟件進行過任何的操作。手機究竟是如何砍成功的,主播自己也一頭霧水。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天的直播過程中,該主播邀請助力的二維碼鏈接還出現了失效的情況。當時客服回應稱,因為大量粉絲涌入鏈接,系統檢測到惡意刷量行為,導致部分砍價失效。
由于該事件被越來越多的網友關注,#全網等拼多多一個回應#的話題也登上熱搜榜首。對于眾多網友的質疑,拼多多的回應在兩天之后的3月19日,姍姍來遲。
拼多多方稱,活動未砍成功的消息不實。當天該主播12點52分開團砍價某款價值2099元的手機,直到16點40分砍價成功。之后,平臺根據活動規則,向其賬號發送優惠券用以領取該款商品。主播于當晚23點34分領取,砍價所獲商品于18日發貨,19日送達該主播關聯的代收點。
對于“幾萬人參與砍價”的消息,拼多多也予以否認。拼多多稱,該主播在直播時已做說明,自己是向其所在的QQ群友發出幫砍邀請,并非直播間的幾萬名觀眾實際參與了砍價。
拼多多還稱,“一單砍價成功的案例,卻在某種蓄意推動下,成為與事實完全相反的熱搜、熱議話題,進而混淆輿論視聽”,并表示公司法務部門已完成相關證據保全。
3月19日,主播“超級小桀”再次做出回應,稱當天直播間的觀眾約6至7萬,但實際不可能每個人都參與,但自己預估至少有幾千人參與。至于參與砍價的具體人數,該主播稱只有拼多多知道,因為活動參與界面只顯示最新幫他助力的30人。
此外,該主播還表示,根據拼多多的用戶體驗,一般砍價成功當時應該會有動畫效果,但自己的這個動畫效果是在19日下午5點左右收到的。
“砍一刀”投訴量已超萬條
事實上,這并非拼多多首次因“砍一刀”活動砍到“鐵板”,雷達財經此前曾在《拼多多“砍一刀”砍到“鐵板”》一文中,提到過類似的事件。
去年3月,律師劉宇航參與了拼多多的“砍價免費拿”活動,在頁面提示其領取到一張“超級免單卡”后,系統又向其發來“砍價進度第一名”、“已經超過了99%的用戶”的信號。在活動頁面實物獎品近在咫尺的“鼓勵”之下,劉律師邀請了身邊的眾多好友為其助力。
但此后,劉律師卻發現事情并未朝著自己預期的方向發展,當任務進行到只剩0.9%就能成功的時候,進度條卻像是按了暫停鍵一般沒有了動靜。之后,意識到不對勁的劉律師將拼多多公司告上法庭。
據劉律師透露,對于進度條停滯不前的情況,拼多多方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用來抗辯的意見為:剩余金額在商品金額中的占比約為0.009996427,因頁面顯示百分比位數有限,故只顯示為“僅差百分之0.9%”。
彼時,拼多多法務部的高級總監唐江榮對此回應稱,拼多多正在進行的“免費價格”活動共有1200多種商品參加,并免費贈送了709萬多件。該活動的初衷是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福利,使每個用戶都能公平參與。
劉律師還表示,自己在起訴拼多多后3個月的時間內,被人向4個不同的主管機關投訴了4次,其中4月的兩次是匿名投訴。劉律師對此堅稱,案件不會調解、不會撤訴。
拼多多砍價到底有多難?截至發稿,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與“拼多多 砍價”詞條有關的投訴高達11249條,與“現金大轉盤”相關的投訴也多達10390條。
不少消費者反饋,自己在參與拼多多砍價活動時,存在“吞刀”的情況,自己邀請了大量好友助力,但活動任務在達到一定進度時便停滯不前。因此,消費者認為拼多多類似的活動涉嫌虛假宣傳,欺詐、誘導消費者。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閆創律師向雷達財經表示,朋友圈、家人群經常有人邀請為拼多多“砍一刀”的,按照《民法典》所規定的誠實信用原則,電商平臺應做到依法合規經營。如若拼多多設置的交易規則導致消費者對產品的砍價永遠不能成功,則涉嫌構成欺詐,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這些行為予以立案調查,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閆創律師還指出,拼多多宣傳可以砍成功,但最終并不知道誰可以砍成功。砍價的時候拼多多沒有明確告知過消費者,需要砍多少次才成功,拼多多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導致消費者產生錯誤認識,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其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自以為邀請人砍價就能獲得相應的獎勵,拼多多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增加其APP的下載量和活躍度。
拼多多遇瓶頸:用戶見頂、營收增速放緩
然而,類似“砍一刀”的活動不僅惹來用戶的不滿,也引起上海消保委的關注。
去年5月10日,上海市消保委在其官方公眾號發布信息,稱“五一”前后,線上平臺類消費爭議相對集中多發,為此,上海市消保委當日下午約談了拼多多,指出了拼多多砍價拉新等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拼多多表示,公司將根據上海市消保委的要求,對其相關的業務進行自查與整肅,并將于近日向消保委遞交整改報告。
與此同時,拼多多公司內部也不再對“砍一刀”活動寄予厚望。
據晚點報道,拼多多在去年上半年的“271”績效打分中,將“砍一刀”項目評為最低檔“1”。雖然飽受用戶詬病的“砍一刀”、“現金大轉盤”活動在早期幫助平臺引來了不少用戶,類似的活動也一直被拼多多沿用至今,但“砍一刀”為拼多多帶來諸多負面聲音的同時,拉新效果也日漸式微。
3月21日,拼多多發布了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度財報。據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底,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8.687億,同比增長10%。而我國網民的規模,截至2021年12月達10.32億,以此數據來看,拼多多用戶規模上探的空間并不是很大。
此外,拼多多月活數據也出現下滑。因有“雙11”、“雙12”等購物節活動的加成,第四季度通常是電商平臺“豐收”的旺季。但從月活數據來看,拼多多2021年第四季度的月活用戶為7.334億,環比第三季度的7.415億卻減少了810萬,這也是自2017年以來拼多多月活躍用戶首次出現下降。
除了平臺用戶增長遇到瓶頸外,拼多多的營收增速也開始放緩。財報顯示,拼多多去年第四季度營收為272.31億元,同比僅增長3%,季度同比增速是自上市以來的新低。
此外,拼多多去年平臺的GMV達2441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6676億元同比增長46.4%。但以年度GMV增長情況看,拼多多去年的增速與前兩年的113.4%、65.7%相比,明顯有所放緩。
行業人士認為,自拼多多成立以來,“假貨”、“拉人頭”、“便宜貨”之類的質疑聲便時常圍繞在其身旁。對拼多多來說,在互聯網流量見頂的情況下,拼多多想要在用戶增長方面有實質性的突破和進展,并不是一樁易事。此外,如何提升用戶體驗,提升平臺在用戶心目中的口碑,完善平臺商品質量和品類,幫助平臺留存住更多的用戶,提升用戶的購買率,也是拼多多需要下心思的地方。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