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二次上市,名創優品還能講什么故事?
在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隊伍中,名創優品吸引不少投資者的關注。
“上新”與“鋪量”同步進行,門店加速擴張、IP聯動頻繁,名創優品正在奮力抓取當代年輕人的目光,試圖講述更多新的故事。
那么,這家創造了“興趣消費”概念的潮流品牌赴港上市還有什么底牌拿得出手?
上市提速從招股書看基本面
零售市場作為中國生活日用品市場的重要部分,中國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市場一直在快速發展。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GMV計,中國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市場的規模由2017年的人民幣715億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幣95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4%,且預計2022年至2026年期間將以14.2%的年復合增長率進一步增加。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市場的競爭激烈且分散,參與者超過1,000家。按2021年的GMV計,前五大參與者的總市場份額約為18.6%。
于2021年,名創優品的中國自有品牌綜合零售業務的GMV為人民幣108億元,占中國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市場的市場份額為11.4%,按GMV計在中國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市場排名第一。
那么在行業中占據一定領先優勢的名創優品,此次拿著怎樣一份成績單赴港呢?
從招股書來看,營收方面,2019財年,名創優品實現營收93.95億元,到2020財年略下滑至89.79億元。2021年,經過拓店、孵化子品牌TOP TOY等一系列調整下,名創優品的營收提升至90.72億元。
從拓店進展來看,速度快、更集中,成為名創優品當前的主要方向。
據未來消費消息,對于國內市場,名創優品以加盟模式吸引合伙人加入,按照這種輕資產、標準化渠道終端的方式以兩倍的速度加快拓店。2019至2020財年,名創優品在國內新開222家門店;2020至2021財年,名創優品新開406家門店。
根據門店分布情況,在國內3100多家門店中,名創優品將近41%的門店,位于三線或更低線的城市。2021年國內新增的門店,約7成位于三線或更低線城市。
雖說去年有門店有一定的擴張,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名創優品單店收入下滑的問題也受到外界關注。2019年至2020財年,名創優品的單店收入從270萬元降至220萬元,下滑了19.8%。在2020至2021財年,這個數字繼續降至190萬元,下滑了11.3%。
至于單店收入下滑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國內市場在一二線城市已經飽和的背景下,名創優品拓展三四線城市的速度又相對有限,出現總收入并沒有得到多少提升,相對于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而言,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力不足造成單店收入有所下降的情況。
在海外方面,據36氪消息,名創優品向海外拓張采取了代理為主的模式,開出1877家海外門店,其中代理商門店達到1538家。保持著快速拓張的節奏,名創優品在海外市場的營收比重,已經攀升到3成左右。
不過由于海外門店采用更高的價格定位,加上受到疫情因素反復的影響,現階段名創優品在海外市場的拓展表現一般。2021財年中,來自海外市場貢獻的營收為17.8億元,營收占比有所下滑為19.6%。
另外,營業利潤方面也出現一些下滑,從2019財年的10.17億元下滑至2021財年的4.01億元。毛利率也有一些波動,從2019財年的26.7%,提升至2020財年的30.4%,而2021財年再度下滑至26.8%。
因營業利潤與毛利率的表現還不是很穩定,名創優品的凈利潤未能實現扭虧為盈。2019至2021財年,名創優品分別虧損2.94億元、2.6億元和14.29億元。
從成本方面來看, 2020年銷售成本(銷售成本包括銷售商品的成本和存貨減值)占全年收入73.3%,2021年銷售成本則占全年收入70.6%,同比略有降低。得益于增值稅稅率的下降,以及聯名產品的推動。
雖然名創優品重視線下渠道的引流效果,但以目前門店客流及單客消費額來看,依舊未能沖破產品低客單價、復購率低的限制。由此產生的高昂租金、人力成本和營銷費用,讓名創優品的利潤增長都在短期內未及預期。
CEO葉國富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在一線和二線城市,我們將專注于優化MINISO商店的利潤率。”這可能是為了平衡下沉市場的利潤表現。短時間內,下沉市場的業績貢獻能力依然會是潛在問題。
借潮玩IP復刻“迪士尼”道阻且長
此前,名創優品多次在公開平臺上重點提到了潮玩IP這項新興業務。
同樣以加盟模式進行運作,名創優品在2020年底推出潮玩集合店品牌“TOP TOY”,進入潮玩賽道。門店數從2020財年的33家,一路增長至2021財年的89家,目前貢獻不到5%的營收。
據去消費消息,2019年中國潮玩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07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為 30%左右,至2024年市場空間將達到760億元。2020年底,TOP TOY首店于廣州開業,對于傳統門店擴張受阻的名創優品來說,潮玩業務顯然被寄予了相當大的期望。
當然,從目前的實際效果來看,89家門店(最新一季新增17家)能帶來了多大增長還要畫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據去消費分析,來自市場最大的懷疑是產品力。原創IP的孵化對于強調創新的潮玩市場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變現作用。
在這方面,沿襲了名創優品“輕資產運營”思路的TOP TOY有著天然的劣勢。數據統計顯示,在TOP TOY門店中的所有IP有超過70%來自外采,包括HelloKitty、漫威、迪士尼等頂流IP。僅有不足30%的IP為原創或共采。
但遺憾的是,如前所述,TOP TOY獨家IP系列占比過低。盡管品牌已經將自有IP產品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但縱觀門店,外采IP與獨家IP的擺放比例接近9:1。
據36氪消息顯示,TOP TOY自有IP毛利率為65左右%,略高于外采IP,同時也遠優于名創優品的Miniso門店,潮玩業務的提升對于營收的支持效果顯著。新方向逐漸浮現,如何抓住機會重回視野,靜待揭曉。
據壹覽商業消息,10月29日,名創優品再度聯名迪士尼,推出“草莓熊抱”系列新產品。產品主要投映到創意家居、生活百貨、季節性產品方面。
公開數據顯示,該系列推出的4款產品在預售期間全部售罄。同時,在名創優品的操盤下孵化出超過100個主題IP社群,日均互動量達到6000+。小紅書相關話題瀏覽量達到70萬+,平臺“自來水”更為名創優品小程序帶來了指數級的UV增長爆發。
但回歸潮玩本身,就是一個IP生意,昂貴的IP版權費并不是誰都能輕易負擔得起。
與迪士尼相比,自有的知名IP便數不勝數,其中迪士尼品牌本身,包括米老鼠、小熊維尼、獅子王、冰雪奇緣等。
還有2006年收購的皮克斯品牌,包括玩具總動員、賽車總動員、超人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等。2009年收購的漫威品牌。2012年收購的盧卡斯影業品牌,主要包括星球大戰等IP。2018年收購的二十世紀福克斯品牌,旗下IP包括卡梅隆執導的泰坦尼克號及阿凡達、購自漫威的X戰警和神奇四俠等。
據騰訊網消息,迪士尼的IP在全球最賺錢IP排行前25中占8位,累計經濟價值達3736億美元
而目前TOP TOY原創IP包括Twinkle、Tammy、BUZZ、YoYo等,現階段聲量太小,一個原創IP從孵化到成熟需要很長的時間周期,且充滿不確定性。草莓熊的推出,雖然短時間內引起一波搶購,但是想成為零售的“聯名大佬“,名創優品在IP創造和運營商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
結語
綜合來看,營收增速放緩、門店擴張不及預期還困擾著名創優品,“興趣消費”概念是否能夠走下去?潮玩IP新方向如何實現高投入產出比還需深入探索。
基于下沉市場開拓,緊跟當下年輕人迅速變化的消費習慣和審美偏好,葉國富如今正帶著名創優品努力追趕著未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