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到家7周年慶,打響即時零售“擴容”戰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王迪慧
從3G到4G再到5G,從汽車到高鐵再到飛機,人們從未停下追求速度與效率的腳步,在購物方面亦是如此。小時級、最快分鐘級送貨到家的消費體驗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加速度”消費新勢力。
作為即時零售領域最早一批的“玩家”,京東到家每年的415周年慶,成為了京東到家乃至行業發展的縮影。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大促既是京東到家的第7個周年慶,也是達達與京東共同打造小時購服務后的首個415大促。
今年與往年有何不同?4月8日,答案揭曉。今年,京東到家與京東共同將周年慶升級為了415同城購物節,并首次開啟“雙平臺”模式。同時,此次購物節聯動了超15萬家全品類實體門店,覆蓋全國1700多個縣區市,成為了京東到家7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415大促。
這些變化的背后是達達與京東協同的進一步深入,也意味著即時零售邁入了新的階段。
01
即時零售成為實體門店標配
最早,即時消費隨著O2O的突然崛起出現在大眾視野時,它最早存在意義便是與“應急”掛鉤,用以補充這些傳統電商無法觸達的場景。然而,伴隨本地生活服務持續升級,消費習慣、服務場景、銷售渠道快速變革迭代,如今的即時消費已不僅僅是用戶的應急選擇。
去年,京東到家的一份用戶調研顯示,購買原因中選擇“著急用”的用戶僅占23%,而74%用戶的購買原因是“日常采買”,42%用戶的購買原因是“囤貨”。從“應急”演變為“日常”的即時零售,正從經歷市場的快速“擴容”,品類選擇的變化便是最直觀的體現。
而京東到家此次大促也印證了即時零售的這種趨勢變化。京東到家昨日(4月18日)發布的415大促最終戰報顯示,平臺最為暢銷TOP5品類是乳制品、糧油副食、數碼、母嬰用品、手機通訊。大促期間,快消品類4月15日單日銷售額創下歷史峰值。同時,母嬰、蔬菜、寵物、家居、電腦數碼、手機、家電等品類銷售額均有同比翻倍以上增長,其中家電產品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超過6倍。
可以發現,即時零售雖然仍以快消品類為核心,但全品類拓展已成趨勢。這也意味著,除了即時零售領域中最早的商超玩家們,更多的業態門店可以通過布局投入,收獲新增量,迎來線上訂單和線下客流的雙向增長。
數碼類商家聯想來酷合肥萬象城店就是獲益門店的代表。415大促開啟以來,在京東和京東到家線上雙渠道精準引流以及門店線下促銷共同發力下,到店客流增加外,線上訂單量和銷售額均實現翻番增長。
聯想來酷合肥萬象城店店長孔權表示:“發展到家業務,延展了實體店鋪的服務覆蓋范圍,填補了非營業時間段的銷售空白,對銷售增加以及年輕化客群的開拓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在他看來,京東到家和小時購擁有龐大的流量和優質的用戶,能夠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并且精準引流到店,加上達達快送的高效履約能力,為門店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即時零售解決方案,促進門店業績提升的同時,也為顧客提供了更為優質的購物體驗。
除了數碼品類,拓展即時零售業務對于母嬰品類的孩子王也有著重要意義。
孩子王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劉恒震表示,小時達的即時消費模式,對于消費者尤其80、90后的年輕群體,有極大的吸引力。首先基于“省時省心”的需求,讓平時忙于育兒的寶爸寶媽們更傾向能夠快速收到貨;其次,對于商品品質的追求,也讓他們更愿意接受從實體門店發貨的電商模式。
“415同城購物節與孩子王到家服務的結合,成為孩子王全渠道布局的一次驗證!倍鴱慕Y果來看,這確實是一次相當成功的嘗試,京東到家、小時購數據顯示,僅在415大促前期階段,孩子王門店線上單量就獲得了超3倍的同比增長。
從實體零售過去幾年的經營的情況來看,線下的到店客流的下降是不可逆轉的。線下增速放緩成為困擾眾多實體零售的難題,因此,實體零售迫切需要找到一條“再增長”的新路徑。而全渠道融合正是零售生意增長的關鍵引擎。隨著消費習慣線上遷移、供給資源的聚集、行業基礎設施完善,如今發展到家業務已是眾多實體商家門店標配。
02
“兩條腿走路”的達達不斷擴圈
更多業態的實體門店的加入,使得即時零售市場快速“擴容”,而潛力巨大的發展前景也吸引了互聯網巨頭、資本大佬們紛至沓來。盡管即時零售的賽道上盤桓著大大小小的競爭者,但作為“原住民”的京東到家仍然信心十足。
去年雙十一前夕,京東和達達集團便正式發布了雙方聯合打造的京東小時購業務,而達達則擔當“操盤手”的角色,全面承接京東小時購業務的運營與履約。
在小時購整合京東所有提供“小時達”服務內部資源的業務模式下,京東APP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豐富全面的體驗路徑,中心化的入口就是APP首頁打造了“附近頻道”,能夠提供所有基于附近商品的展現和小時級配送服務。
在本次415大促中,京東到家在營銷玩法上進一步深化與京東的營銷共振,京東首頁秒殺、新品、品牌閃購頻道均聯動參與,“附近頻道”直達415活動會場,同城大促氛圍更為濃烈。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打通,更多同城流量精準導入實體門店,助力眾多商家和品牌的高質量增長。
除了京東加持帶來的龐大流量池,京東到家本身還有兩張重要“底牌”:倉揀配全鏈路履約的服務能力和數字化能力建設。
最早,網購一個商品,可能一個禮拜才收到貨;后來,京東率先建立城市倉,將效率提升至“211”;如今,在感受過小時達甚至分鐘達的配送速度之后,不少消費者再也“慢”不回去。這也是即時零售存在并迅速發展的核心邏輯。
基于此,誰能用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把商品送到消費者手里,誰就有更強的競爭力。因此很多原本在本地生活板塊有所布局的玩家,會將觸角伸向即時零售領域。然而,做好即時履約,只有即時配送能力卻是遠遠不夠的。
即時零售的履約最重要的兩個環節是揀貨和配送,相比于后端配送,倉儲、揀貨、交接等履約的前端才是履約提速的難點環節。而這正是京東到家背后的達達集團的優勢所在——不止有數十萬活躍騎士在配送末端保障運力,更提供倉揀配全鏈路的即時零售履約解決方案。
據悉,達達集團發布的眾包揀貨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達達優揀,首創了“眾包揀貨”模式,由眾包揀貨員為商超門店提供揀貨服務,服務于門店全渠道訂單揀貨、商品打包、訂單交付等工作,并助力零售商實現揀貨作業、揀貨管理的數字化和產品化,從而提升全渠道訂單揀貨效率。
依托自身數字化能力和彈性運力網絡優勢,達達快送“倉揀配”全鏈路即時履約服務體系在倉管補貨、揀貨打包、商品交接、即時配送等多個環節可以實現高效協同。
除了履約服務能力,想要做好即時零售,需要解決非常多的線下零售數字化的問題,包括商品的數字化,營銷的數字化,用戶的數字化等。
已經在即時零售領域摸索7年之久的達達在零售數字化方面頗有發言權。達達自主研發達達海博系統正是其零售數字化能力的具體表現,這套O2O全渠道數字化解決方案可以助力實體門店業務數字化,降本增效提升全渠道運營能力。同時,海博系統還可以幫助門店實現一套系統、一次對接管理全渠道業務;可整體、分模塊輸出解決方案;以及為零售商配備專屬項目小組,確保快速落地及迭代的優勢。
正是基于這兩大基礎能力優勢,再加上京東主站“附近頻道”帶來更多的流量加持,京東、京東到家成為商家、品牌布局即時零售首選的合作平臺。
結語
不同于很多曇花一現的互聯網風口,存在已數年之久的即時零售是一項長期事業,無論是經驗積累還是技術投入缺一不可。只有深耕能力的長期主義者才具備穿越時間周期的可能,構筑起行業口碑和影響力。
即時零售,未來可期。與京東的深度協同后,京東到家通過此次大促交出了一份不錯的階段性成績單。之后,面對巨大的業態拓展空間,其又將達到怎樣的高度,值得期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