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漲價,化妝品新一輪危機來了?
近日,全球最大棕櫚油生產國印尼宣布,將從4月28日起停止出口“所有食用油和棕櫚油原材料”。
疫情這幾年,棕櫚油價格大幅度上漲,此次停止出口的消息,再次引發行業對原料供給端的擔憂。疫情、新規、關鍵原料漲價與斷供......化妝品行業最大的危機來臨?
全球最大國發禁令,棕櫚油斷供
印尼禁止棕櫚油出口早在 去年 10月就有傳言,在禁令正式頒布前,印尼已經采取提高出口費等手段來限制出口,以遏制當地食用油價格飆升。
今年1月27日,印尼出臺國內市場義務(DMO)政策,要求棕櫚油出口商必須將計劃出口量的20%在國內銷售; 3月9日將這一比例提高到30%; 3月17日印尼取消了DMO政策,改為提高出口費。
終于,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4月22日宣布,將從4月28日起,執行食用油和棕櫚油原料的出口禁令。印度尼西亞財政部長直言,印尼禁止棕櫚油出口并不利于其他國家。“但為了應對國內食用油因國際局勢變化而價格飛漲,印尼必須采取這項措施!
據了解,棕櫚油通常被用于生產食用油、加工食品和生物燃料,其在化妝品領域應用也非常廣泛。歐萊雅集團官網介紹,棕櫚油是一種用于化妝品的植物油,具有保濕和調節質地的功能,棕櫚油衍生物如醇類、脂肪酸或脂肪醇等成分因其潤膚或發泡的性能應用于不同產品中。
上海帝科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喻敏也表示,棕櫚油及其衍生產品在化妝品行業應用非常廣,涉及脂肪酸、甘油、油脂、表面活性劑等諸多產品。
作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印尼的供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我國棕櫚油完全依賴進口,一半以上的棕櫚油從印尼進口。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從印度尼西亞進口棕櫚油25.83萬噸,占比52%;從馬來西亞進口棕櫚油24.28萬噸,占比48%。
因此,印尼這項政策,立即在全球市場引起巨震。我國化妝品界也對印尼禁止出口可能帶來的漲價潮和斷供危機感到擔憂。
“基本棕櫚油類原料依賴進口,如果斷供,影響非常大!睆V州博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張小恩擔憂道。
上海優康化妝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遠寶也表示,肯定影響非常大,“化妝品基礎原料很多和棕櫚油相關,前段時間本來棕櫚油就緊張,后面將更加緊張,這是可以預見的!
“印尼棕櫚油斷供,或會造成大幅漲價,工廠、品牌沒有辦法,也只有漲價一條路!崩硇宰o膚運動發起人冰寒分析認為,下一波護膚、彩妝、洗護產品等可能會全面漲價。
不過,彭遠寶提到,原料漲價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終端產品很難提價,消費者和客戶不買賬。
全面漲價,最高漲幅100%
據報道,印尼該禁令只是針對食用棕櫚油。 也有分析指出印尼棕櫚油主要靠出口,且按照印尼以往頻繁調整政策的習慣,該禁令不會實施太久,因此市場不必過分悲觀。
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認,受全球疫情影響,棕櫚油的價格一直維持在高位。國內表面活性劑供應商麗臣實業披露,2021年末國際原油、棕櫚油等大宗原料價格相比年初增長40%-50%左右,2022年一季度相關商品價格繼續上漲。
青眼注意到,上海家化在2021年第四季度主要經營數據的公告中也提到,2021年第四季度皂粒、油脂類原料受棕櫚油、棕櫚仁油上漲,采購均價上漲6000元/噸左右(不含稅),漲幅100%。表面活性劑采購均價上漲3000元/噸左右(不含稅),漲幅約50%,同樣是受到了棕櫚仁油、環氧乙烷上漲的影響。
▍截自上海家化2021年第四季度主要經營數據公告
據上海家化發布的公告顯示,自去年一季度開始,皂粒油脂、表面活性劑、溶劑的采購均價一直在漲。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皂粒、油脂類采購均價上漲2500元/噸左右(不含稅),漲幅超50%,第三季度同比漲幅超60%。
“棕櫚油相關衍生物之前就一直在漲價!迸磉h寶同時表示,但棕櫚油也不只是印尼出口,后面就看化妝品人如何自救了。
科絲美詩總經理助理申英杰則提到,目前棕櫚油類原料供需關系比較平衡,“大概是因為疫情反復,導致國內企業這方面的需求量也沒有往年多了!辈贿^當談及棕櫚油是否有替代品時,申英杰進一步介紹,比如說衍生物甘油,從它的有效性、價格的低廉性方面,基本上是不可取代的,還有各種脂肪酸、脂肪醇,這些在化妝品行業也是大量使用!叭绻f用別的東西取代,它的性能、效果以及成本性方面就會大大受影響!
不光是棕櫚油價格飛漲,化妝品原料普遍經歷了幾番漲價。珀萊雅在今年一季度報也指出,除包裝物外,保濕劑、活性物、油酯蠟、乳化劑的價格相較于去年同期皆有不同比例的上漲,如油酯蠟上漲14.40元/kg,同比漲幅23.66%。去年各個季度,活性物、油酯蠟的價格同比漲幅明顯。一方面,公司對功效型系列產品進行配方升級,而活性物平均單價較高;另一方面油酯蠟漲價即是市場源頭原料供貨影響,導致價格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從全球來看,據歐聯通訊社報道,歐洲香水和化妝品制造商面臨紙張、玻璃以及一些關鍵油和酒精的短缺。國際咨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還計算出,包裝、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已將化妝品行業的生產成本平均推高了25%-30%,對大規;瘖y品生產商構成了挑戰。
上游企業賺錢更難了
一環扣一環,上游漲價,下游企業承擔著更高的成本壓力。 相比品牌方,上游原料企業和工廠的利潤向來更低,原料漲價帶來的成本上漲,更是進一步壓低了利潤。
麗臣實業在2022年一季報業績預告中表示,公司2022年1-3月營業收入預計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但受脂肪醇等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新冠疫情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公司盈利水平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內酯系列合成香料生產企業華業香料,受部分原材料價格上升和海運費大幅上漲影響,公司營業成本明顯增加。據華業香料2021年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全年營收2.46億元,同比增長19.42%;歸母凈利潤為1755.22萬元,同比下降54.40%。
近日,“防曬劑第一股”南京科思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2021年年報顯示,其全年營業收入約10.9億元,同比增加8.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33億元,同比減少18.72%。而科思股份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也是原材料和海運費價格大幅上漲,壓低了化妝品活性成分及其原料、合成香料的毛利率。
▍截自科思股份2021年財報
工廠方面,屈臣氏、歐萊雅等品牌代工廠安特股份披露的數據也顯示,2021年公司凈利潤下降211.05%,其主要原因系2021年度產品材料成本增加和管理費用增加。據了解,其粉狀類、膏霜類、蠟基類產品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減少37.82%、14.48%、21.44%。
上市企業尚且如此,隨著上游原料價格頻繁波動,以及新規和疫情帶來的挑戰,其他中小型企業的生存處境無疑將愈發艱難。廣東柏亞化妝品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施昌松認為,中小規模企業面臨新一輪的成本問題,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中國化妝品產業的競爭格局。彭遠寶也認為,“最先支撐不了的應該是做低價產品的一些工廠和品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