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不進則退
在中國白酒界,茅臺和五糧液,是不可取代的老大和老二。只有老三這把交椅,是眾多酒企爭奪的目標。
洋河股份已在這個位置上坐了很多年,山西汾酒和瀘州老窖不會允許這種狀況始終維持下去。
2021年,洋河股份終于結束了持續兩年的下滑,以20.14%的增長率,獲得253.5億元營收。
在洋河萎靡的幾年間,山西汾酒保持高速增長,將雙方之間的差距,由2019年的百億之巨,縮小至50億元左右。如若洋河不能提速,汾酒在可見的時間里,將在規模上超過洋河。
瀘州老窖是高端市場的種子選手,營收在2021年突破200億元,利潤已反超洋河,它具備與洋河掰手腕的全面實力。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洋河股份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業績卡在70億
在經歷了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的營收下滑之后,洋河股份(002304.SZ)終于在過去的一年恢復增長。
2021年報顯示,公司錄得營業收入253.5億元,同比增長20.14%,規模再創新高。但是,公司歸母凈利潤僅微增0.34%,為75.08億元,3年橫盤。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全國規上白酒企業為965家,比上年減少75家;白酒產量715.63萬千升,微降0.59%。
在白酒高端化的大背景之下,規上白酒企業整體實現營收6033.48億元,同比增長18.69%;利潤總額1701.94億元,同比增長32.95%。洋河股份的利潤增長,拖了行業后腿。
為了追求規模增長,洋河股份付出了較大代價,在毛利率沖高至75.32%的情況下,凈利率在最近十年間,首次跌破30%為29.64%。
這主要是因為,公司期間費用特別是銷售費用的增加。2021年,公司銷售費用為35.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12%,超過營業收入的增長率。其中,廣告促銷費和職工薪酬分別為19.12億元和10.6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5.49%和64.92%。
洋河股份能達到如今的規模,是江蘇區域白酒整合的結果。
2009年,公司深交所上市,在江蘇當地的強力推動之下,分批收購蘇酒老二雙溝股權,手握洋河、雙溝兩大中國名酒和中華老字號,坐擁洋河、雙溝、泗陽三大釀酒基地,產能快速提升。
其后十年,公司成功運作藍色經典,出走江蘇、走向全國,在規模上將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甩在了身后,坐上了中國白酒行業的第三把交椅。
目前,公司旗下主導產品有夢天海系列,以及蘇酒、珍寶坊、洋河大曲、雙溝大曲等系列白酒,前三個系列主打中高端,后兩者則為百元以下普通產品。
2021年,公司中高端產品收入215.21億元,同比增長21.95%;普通產品收入31.18億元,同比增長16.05%。省內和省外收入分別為118.0億元和135.50億元,對公司的營收貢獻分別為46.55%和53.45%。
理財踩雷
白酒行業現金流好,優質白酒對渠道擁有絕對話語權,經銷商大多先款后貨,現金流更是好得沒邊。
2021年末,洋河股份手握貨幣資金20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37.17億元。
手握大量現金,白酒企業怎么花呢?要么拿來擴大規模,要么拿來錢生錢。洋河股份選擇了后者,是白酒行業最愛理財的企業之一。
早期,公司在理財產品的選擇上相對謹慎,主要是購買銀行等渠道的產品,雖然收益不高,但保本無憂。
2016年公司理財投入達到頂峰,全年累計投入資金超300億元。
此后,公司逐步縮減了理財產品的投入,但產品選擇上更加激進,高風險、高風險的信托產品進入公司視線,且大量資金間接流入房地產行業。
2019年,公司高風險的信托產品過百億,首超銀行理財產品投入。
這一變化,讓洋河股份嘗到甜頭。
在2019年和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連續下降的情況之下,公司歸母凈利潤還能保持基本穩定,理財和非主業的對外投資收益居功至偉。
哪有什么永不失手的投資。
2021年,洋河股份信托理財發生額127.34億元,期末未到期余額20.83億元,逾期未收回金額6879.48萬元,就此已計提減值3625.67萬元。
期內,公司有數以億計資金通過信托產品,投入到恒大、寶能等爆雷的房企,已產生減值2.51億元,后期資金的回收存在不確定性。
誰是老三?
在中國白酒的序列中,茅臺、五糧液穩坐前二,無人可以撼動,行業老三的位置就成為了各大酒企競爭的目標。
洋河股份以規模優勢,在這個位置上穩坐數年,緊隨其后的山西汾酒、瀘州老窖(000568.SZ),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當前,各方實力已相差不大,誰出現失誤、誰進步更快,座次隨時可能發生逆轉。
論收入規模,山西汾酒(600809.SH)增長迅猛,是白酒老三的最大競爭者。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以42.75%的增長率,獲得199.7億元營收,一只腳已跨入200億元俱樂部。
今年一季度,汾酒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單季營收105.3億元,已達到上年全年的一半。同期,洋河股份的增長率為23.82%,收入為130.3億元,雙方的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
瀘州老窖也不甘心落在洋河之后。公司在2021年,已成功跨過200億門檻,以國窖1573為代表的中高端酒,收入規模已達184.0億元,雖然賬面上不如洋河,但含金量已遠勝之。
在中國白酒行業中,瀘州老窖的盈利能力僅稍遜于貴州茅臺。2021年,公司綜合毛利率85.70%,超出洋河股份10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79.56億元,已對洋河股份實現反超。
白酒行業沒有多少故事可講,市場判斷的標準,只有業績和企業的增長預期。
行業一個突出的表現是,在2018年的那一波白酒行情中,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和山西汾酒等頭部企業,都收獲了一波大漲,只有洋河股份處于長期盤整期,直到2020年之后,才趕上了行業末班車。
漲得晚,跌得卻不含糊。五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洋河股份以漲停收盤。即便如此,159.06元的股價,較去年初265.6元/股的最高點,跌幅仍超過40%,總市值2397億元。
反觀瀘州老窖和山西汾酒,雖然在最近一年多時間內,股價也有較大調整,但較去年初有仍有大幅上漲。4月29日收盤,兩家公司總市值分別為3101億元和3319億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有洋、汾、瀘三家公司股份的基金數量,分別為139家、303家和493家。
市值的高低、專業投資選手的選擇,應該能說明一些問題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