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兒進階:日本興起新的流動商店熱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潘玉明
流動商店,也叫移動銷售,通俗理解為地攤兒升級版。
基本形式是利用卡車等車輛,裝載日用商品,邊移動、邊銷售。前往社區住宅和商務區稱為上門銷售;接受訂單定向分揀配送稱為宅配。與固定店鋪比較,財務成本小、安全風險小,跟蹤消費腳步、便利性高,因此在疫情突發以后,流動商店雀躍升級。
基本印象
傳統社會的挑擔子、推車式流動攤販兒,有噪音、有騷擾,二戰以后逐漸被限制。2000年以后,隨著“買物難民”一詞出現頻度增高,2005年,雫石町首先開始組織流動商店,為社區老人服務,振興地區商業人氣。到2017年,流動商店出現新的連鎖加盟形式,2020年以后發展加速,覆蓋47個都道府,多數便利店、食品超市品牌參與其中。
主要經營模式主要有便利店式自營、超市式委托兩種,主要道具有定制廂式車、定制拖車、公交車、鐵軌電車等。
不完全統計,到2021年底,7-11便利店運營109個安心配送流動車,計劃到2025年達到200臺。羅森有102家店鋪提供流動服務車,其中54輛是小型銷售車,48輛是輕型貨車。羅森流動車搭載的400 種產品可設定4個溫度范圍,即室溫、20 度、5 度、零下 18 度,充分滿足客群對商品鮮度的要求。伊藤洋華堂超市是委托篤志丸公司運營,目前簽約有75臺車,2025年計劃達到100臺。
從商品結構需求趨勢看,香蕉、冰激凌、酸奶位居前三位。2022年以來,一些零售公司將流動銷售車上的冰柜尺寸增加1.5倍,將冷凍食品作為主要擴大方向。
輕型貨車專營
とくし丸(篤志丸)是2012年設立的流動零售公司,與地區超市合作,代理銷售超市商品。主要特點是,單品一律加價10日元,作為將商品送到家門口的附加價值,稱作“加10日元規則”。一方面與當地食品超市或GMS簽訂合同,收取每輛車 50 萬日元的合同費和每月 3萬日元的服務費,另一方面招聘司機作為銷售方,為司機提供業務指導。司機自己購買車輛,與超市簽訂代理銷售合同。司機在早上7點到超市選品裝貨,將商品裝載在帶冰箱的輕型卡車上,從衛生紙等日用品到盒飯、魚、肉類等新鮮食品,再到地域短期時令商品,品目數量為400種左右、單品約為1200件,然后獨自出門,到下午17點左右一直在巡回銷售,傍晚18點左右回到超市,賣剩產品可以退貨,超市通過降價等方式在商店銷售。從單車銷售業績看,2020年1月平均9.5萬日元,5月份是12萬日元,8月份是11萬日元。司機的年平均收入為500萬日元,互相差距很小。
從購買數據分析看,主要客群是社區高齡群體,他們特別認可日本傳統國貨,因此組合選貨相對簡單,但是在不同區域還是有一些區別,商品組合是根據超市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設計。另外,司機解除合同時被限制同業競爭,在未來三年內不得進行類似的流動銷售業務。
日本超市協會數據表明,2019年超市的客單價平日為1884日元,周六日及節假日為2148日元,比較而言,流動車的客單價約為2150日元。從超市運營角度看,從與現有客群不重疊的其它客群中獲得略高于實體店的客單價,這是擴大市場、提高運營縱深的好辦法。流動零售數據顯示,流動銷售利潤率為3%至7%,而普通超市的利潤率約為1%。
到2022年3月底,篤志丸公司合計有968臺車,合作超市數量為141家,覆蓋全部47個都道府區域,客戶數量約為14萬人,頗受社區老年群體歡迎。
用公交車帶貨
受疫情連帶打擊,很多公交公司表示,由于通勤和旅行需求急劇下降,2020財年的乘客人數不到正常年份的50%, 雖然2021財年略有復蘇,但是由于遠程辦公和在線課程的普及與習慣化,乘客人數不會回到疫情之前的狀態了。
巴士公司開動各種智慧,彌補虧損。其中一個熱門話題就是貨運和客運合并,客人和短途物流配送組合運營,與此相關,物流公司可以通過部分路段的運輸委托給巴士公司,來應對司機短缺和貨量不足的缺陷,相應改善司機的工作環境。于是出現這樣的案例:
某公交公司在2020年秋季開始醞釀客貨組合業務。在兵庫縣三田市某停車場,附近務農的人們將早上收獲的蔬菜籃子迅速從車里卸下來,等待路過的公交車到達以后,快速將蔬菜裝上公交車。公交車內有幾名乘客,在途中的車站繼續接載客人,開往終點站JR三田站北出口。幾個工作人員上車把蔬菜卸下來運到附近商店,那里的家庭主婦們立刻上前挑選、購買。這種混合運輸的成本是每筐菜200日元或250日元,根據每筐份量多少,相當于交付運送票價。
這個計劃在2021年1月19日進行實證操作。活動持續三個半月,每周二和周五兩次運送,持續到4月底小結,5月開始全面正式運行。其間只有一天耽擱中斷。每天至少運輸3件貨,大部分時間每天運輸10件以上,貨運收入超過3.6萬日元,平均增加約70名乘客。運送蔬果主要有水果、菠菜、小松菜、蘿卜時令青菜,還有土豆、洋蔥等應季蔬菜。
其實,這是屬于比較原始的簡單易行的混合交易模式,但是,這種合作模式兼顧了農戶、公交、物流、店鋪四方利益,對于合作各方面都有價值,在特定環境下體現出特別的合作情感化溫暖,贏得了持續合作機會。
用公交車開店
位于北海道的帶廣市中心區域,人口約為16.5萬人,是一個小城市。2021年12月開始推行日本政府的一個促進地區活化試驗項目,利用市內公交1號線路車開設店鋪功能,稱作馬謝爾巴士(マルシェバス),馬歇爾是法語“市場”的意思。經濟產業省為推進地域新的MaaS創生事業,確定試驗時期為2021年12月開始到2022年2月。
主要做法是將公交車的后半部分座椅改造成陳列和銷售空間,周四、周日兩天為實證演示時間。每次陳列300件商品,主要來自市內的藤丸百貨店。上午9:30到11點在帶廣站北多功能廣場出售,然后在12點前到達另一處停車場銷售點,14點多回到多功能廣場銷售點,16點到18點再去停車場銷售點。就這樣一天中輪換地點銷售,具體時間有所差異。
具體線路設計,主要考慮是老年居住區域缺乏商業設施,原有的超市因為業務減少而關閉了,只有一個便利店無法滿足需求,社區有幾千個俗稱的“買物難民”,為了解決這種社區生活難題,計劃采取這種流動銷售方式。通過12月份的實證,結果顯示,運行8次,載客量為71人,車票收入17510日元,隨同參觀人數為541人,銷售額為582767日元。
運營成本方面,商店向馬歇爾巴士支付使用費(車輛使用費、汽油費、人工費等),按照合同分成。經濟產業省支付改造費用約1500萬日元。
在實驗結束后經過評估,評估內容包括:銷售商品的分類、銷售時間、銷售人員人數、銷售方法、巴士改造成本等,解決存在的問題以后,從2022 年 4 月以后正式運營。
對于相關社區消費群體來說,這是一項值得慶幸的忘年幸福項目。
向生態店邁進
在沖繩縣,有專門企業策劃移動車零售,除了車身自帶零售功能以外,還可以采用拖車形式,拖車作為主要零售店,主要好處是相對穩定,省去前后整理帳篷、移動貨架等勞工,也不需要外接電氣、自來水、天然氣等能源,不受季節天氣限制,可以在接到訂單以后現場加工,也可以在約定活動現場,組織幾十個拖車形成匯合季節主題集市,搞活區域社會文化,這就超出了單純的流動售貨車的概念了,具有地區文化建設的價值。
除了區域型流動商店之外,跨區域的鐵路電車也加入了流動商店的運營機制。這不是指電車上賣咖啡冰激凌的提籃小姑娘,而是參與區域生鮮移動售賣。比如,京都府北部的京都丹戈鐵路,接受農民和賣家利用電車運送水果和蔬菜,鐵路公司與賣方簽訂定期合作合同,農民將貨物直接裝載到指定的列車位置,到站卸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載率,提高配送效率。有媒體指出,這種跨區域移動托運售賣,整合了流通機制,簡化了物流和售賣環節,盤活人口稀少地區農業和區域交通工具價值,具有社會系統性功能。
介紹日本流動商店,不能忘記歐美的流動商業趨勢,在經營理念方面,彼此有密切關系。
流動售賣在英國,主要是冰激凌冷飲車,有意思的是,英國在1950年代禁止移動銷售寵物。在美國很多地方有流動商店,曼哈頓就有許多移動食品售賣車。最夸張的是德國的卡車移動養雞、售蛋車,形成商業與社區公益互動的商業服務體系。
從網絡信息看,德國的移動養雞車,是按照確定時間、確定路線和場所移動轉場,到達一個場所時,工作人員用尼龍網圈出一定范圍草坪,從移動車上放出的雞群,在圈定草坪中覓食和活動,增加露天活動能力。同時建立智能化的飼料組合設施,投喂營養食物。配合自動化產蛋維護系統,將雞蛋直接裝箱,在移動路線上設置無人售貨亭,完成雞蛋售賣。在后臺通過聯合機制的合作運輸卡車,將移動中雞糞便及時傳導向下一道生物循環系統工序,形成整體移動生態商業系統。
德國的移動商業概念,從傳統簡單的商品售賣升級為生態系統運營維護,將傳統商業系統與社會公共管理系統融為一體,將商業經濟晉級為未來型綠色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從這個經營戰略站位,回頭看流動商店的所謂地攤兒業態,可以垂直觀望商業的進步和人及社會生態的進步,這便是希望。
所以,不要瞧不起地攤兒商業,它可以晉級為流動商店,更可以晉級為人性化生態店,促進社會人性化進步。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