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街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言午
成熟的商業街,既是一條提供商品貿易和服務的流通渠道,也是人們聚集社交和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場所,由街道承載商業功能,更是自古以來人們養成習慣的一種形式。
在山東濰坊這座城市里,有兩條商業街讓我印象深刻:
中興街——濰坊市中心的現象級商業步行街、網紅打卡地,寬至九米,長不過百米,淺巷交錯、燈牌掩映、人聲鼎沸,自2008年伊始落成于東風街白浪河畔泰華城里。
西園街——濰坊西部城區的農貿集市街、Super菜籃子,寬近十五米,長約三百米,素街陋巷、車水馬龍,于2010年起始生長在濰城區自怡園苗圃里弄之間。
俗話說,“寬街無鬧市,宇高泯人聲”。兩條街不著痕跡的營造了自己熱鬧喧嘩的緊湊空間,找形容詞的話,工作日間人頭攢動,節假日休比肩接踵。雖然賣點迥異卻殊途同歸,在本地大概算是唯二的存在了。商業街千萬條,為啥這哥倆就能做到脫穎而出呢?
想要搞懂他們的商業模式,首先必須得弄清楚其底層邏輯,因為只有底層邏輯才是維系它生存、發展、壯大的生命根系。下面結合我多年來做商業調研的經驗,淺析一二。
第一,供給端分析。
先有供給還是先有需求,就像“雞生蛋,蛋生雞”一樣是一個哲學問題。為什么先聊供給呢,因為這兩條商業街同屬于白手起家,后來者居上。它們提供的產品、服務特色鮮明,說是拿供給引導了需求也不為過。我簡單列舉了一下兩條街的品類對比,各位看官仔細:
從列表分析來看,兩條商業街的供應特色還是很明顯的:
1#中興街 主打“一招鮮”,各種新奇事物標新立異,知名小吃新鮮出爐,網紅潮玩層出疊見,散發著荷爾蒙的街道上,前衛時尚的文藝青年絡繹不絕,還有著漢服、JK、洛麗塔等個性穿搭增光添艷,可謂姹紫嫣紅、秀色可餐,不僅抓人眼球,更抓人的心理,令消費者在探索獵奇的過程中,得到感官與情緒的刺激、宣泄,從普通的物質滿足躍遷至精神層面的愉悅體驗,象征著“小而美”的新、奇、特;
2#西園街 著重“菜籃子”,各種生鮮食材齊全豐富,日用百貨琳瑯滿目,提供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所必需,但求吃飽喝足葛優躺,不求花里胡哨故事新,滿足了餐桌豐富、人給家足的樸素生活。日復一日的菜米油鹽浸透著星辰大海,年復一年的鍋碗瓢盆碰撞出詩和遠方,簡陋的街道蘊含著辛勤又溫暖的人生百味,代表了“大而全”的凡俗、市儈。
總而言之,兩條街在供給端的表現是:大象鼻子孔雀的尾——各有所長。
第二,需求端分析。
從需求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兩條街道的商業模式所依存的基礎各不相同:
1#中興街 主要靠的不是商品而是商業環境,依托購物中心搭建起的體驗式服務平臺與商業體量優勢招商引流,中興街的流量變現離不開這一區域商業功能的完備和暢通循環,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站在濰坊泰華城這座巨人的肩膀上,才最終成就了傲視群芳的中興街;
2#西園街 主要靠的是居家生活,依托周邊巨量的常住人口興起,靠著不斷豐富的商品種類和不斷擴容的市場規模走向繁盛興旺,四方叫賣煙火氣,最撫塵世凡人心,成千上萬個家庭的生存必需托起了門庭若市的西園街。
換言之,兩條街在需求端的表現是:牛羊入圈鳥落窩——各得其所。
第三,趨勢預測。
其實通過前面關于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分析,兩條街的特征、優勢都是顯而易見的,在此不再做過多渲染。這里筆者想從危機意識的角度,淺析和預測一下未來的趨勢走向。
兩條商業街從表象來分析,都在具備吸客魅力的基礎上兼有發展后勁,除了像疫情封城這類短期戒斷事件,面臨的市場擾動影響相對微弱,因此保持中長期平穩增長的趨勢不難。
然古語有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最得意的時候也有能夠察覺到潛藏危機的意識,不論如履薄冰的謹慎,還是見葉知秋的敏銳,商業競爭最終都脫不出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進化規則,此為生意之道。
1#中興街 背靠購物中心這棵大樹,在“新、奇、特”賣點的支撐下,客流互通,增益互補。但其賣點也恰恰透出了弱點,設想假如剝離了“新、奇、特”,還會有如此優勢么?從現狀來看,一些頗具威脅和破壞性的火苗已經漸漸顯露,比如商品同質化比例的升高,類似“轟炸魷魚”、“炸雞排”這些暢銷品種,因為利潤點可觀加之缺少技術壁壘容易上手,幾乎覆蓋了半數以上的攤位,如果不加以限制,什么好賣大家便一窩蜂的上什么貨,消費者由“來此嘗鮮”變作“貨比三家”,長此以往,勢必會失去多樣化和新鮮感,再好的勢頭也難保會否生變。
故而筆者覺得,繁華幕后藏隱憂,既然開了個好頭就應刻意經營一以貫之,引進新品須不遺余力,提升舊品須有約束力,要不斷提高水準而非原地踏步,借助鯰魚效應,建立優勝劣汰、百花齊放的良性競爭秩序,以此保障商業街道不斷成長進步的潛力。
2#西園街 常住人口是它存在的必要條件。人口依附的是土地,聚居于城市,西園街地處濰城老城區,街道兩側多為建成二十年以上的老舊小區,并且在醫療、教育等資源配套方面并不均衡,加之地攤式的市場形式也是相對原始的,不太符合現代化城市管理理念,反而帶來像安全隱患、環境衛生痼疾等城市治理問題。
按照現階段國家定義城市發展的有關政策導向,預測未來5年、10年對城區功能的重新規劃和舊城升級改造的可能性將呈遞增趨勢,隨之而來的是人口的遷移和流動軌跡的變化,西園街的面貌或將迎來巨變。
結語
平心而論,不管商業街還是菜市場,對于繁榮市場經濟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熙攘多樣、生趣盎然,既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又為大大小小的零售商販提供了維系生計的平臺,在逆全球化的今天,商業街們以其特有的生態環境促進了商品服務的流通,成為暢通國內大循環道路上市場創新的主角之一,為社會的進步和城市的繁榮做出了貢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