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折堂優品創始人鄧大勇,臨期折扣店還能火多久?
你買過臨期食品嗎?
近年來,因為消費習慣、疫情侵襲等因素影響,臨期食品行業迎來快速發展。艾媒咨詢數據顯示 ,2021年中國臨期食品行業市場規模為318億元,連續第二年突破300億大關,并且有望在2025年達到400億元的市場規模。
與此同時,此行業中不斷有新興品牌涌現出來,譬如,愛折扣、小象生活、繁榮集市、嗨特購等。
在這其中,壹覽商業注意到一家名叫“折堂優品”的品牌,成立僅3個月便獲得百萬級天使輪融資,發展6個月,便已經從川渝地區擴展至江蘇、河南地區。在臨期折扣店的風口下,折堂優品有何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帶著這樣的疑問,壹覽商業與折堂優品創始人鄧大勇聊了聊,試圖在這場對話中了解臨期折扣店的生意經。
臨期食品風口突顯
“折堂優品對標的是社區便利店。”
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國內諸多行業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實體零售行業亦是如此,不少企業因為效益下降紛紛選擇閉店止損。而鄧大勇卻在這其中發現了商機,他告訴壹覽商業,“在疫情侵襲的當下,實體零售行業中關店率最低的業態有便利店和藥店。而這兩業態均屬于民生保障行業,受疫情因素影響自然較小,而折堂優品對標的便是社區便利店”。
而且,鄧大勇表示相較于傳統社區便利店,臨期折扣店有著不小的優勢。首先,臨期折扣店的毛利率要比傳統便利店高一倍左右,傳統便利店的毛利率大概在15%—20%,而臨期折扣店的毛利率能達到30%—40%。其次,在商品售價上,臨期折扣店出售的商品價格大概能達到傳統便利店的3到7折。再次,臨期折扣店在日常經營上也比傳統便利店多了一些延伸渠道。比如,可以做線上的抖音引流、社區團購、周邊餐飲店供酒水業務等。鄧大勇認為,正是因為毛利高、售價低、銷售渠道廣,所以很看好這一行業。
事實上,不止折堂優品,近兩年此業態中確實有不少臨期折扣品牌發展迅猛。比如,好特賣自2019年9月完成第一輪融資后,在接下來兩年時間內共計完成了5輪融資。在門店擴張上,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截至當前,好特賣門店已覆蓋上海、北京、南京等10多個城市,門店數量超250家。此外,2021年年初成立的嗨特購,在一年時間連獲三輪融資,在2021不到一年時間內,全國門店數量擴張至近200家。
相比這些品牌,在去年9月才成立的折堂優品也有不錯的表現。成立三個月,折堂優品便獲得了百萬級的天使輪融資,截至當前,折堂優品已擁有近20家直營、品牌授權門店。其中,除川渝地區外,折堂優品還將門店擴張至河南、江蘇地區。對此,折堂優品創始人鄧大勇向壹覽商業表示,“今年是臨期折扣商品的風口,折堂優品會以川渝地區為原點,向全國各地招商”。
從門店選址來看,不同立足于北京、上海各大商圈和企業園區的好特賣,折堂優品在臨期折扣浪潮下,選擇主打三線及以下市場的社區型消費,把臨期折扣商品買到小區門口。在鄧大勇看來,社區附近人流量較多,且因為疫情影響,附近居民消費水平下降,消費習慣有所改變,大多會選擇購買臨期食品。
鄧大勇表示,從目前經營來看,折堂優品的消費群體以中青年為主,另外有70%以上的用戶為女性消費者,客單價大概在40到100多元。
事實上,從本質來講,臨期折扣店最初吸引消費者的便是“便宜”。但如果就因此認為這是一個“躺贏”生意,那遠非如此。在鄧大勇看來,臨期折扣店雖然很火,但至于盈利多少,還要看門店的經營能力。
折堂優品的生意經
傳統便利店在門店經營中,大致有兩點核心,一是進貨產品,二是日常的銷售。臨期折扣店在日常經營中,雖然模式大體和傳統便利店一致,但在具體運作上仍有很大的偏差。
不同于傳統便利店有穩定的貨源,鄧大勇告訴壹覽商業,目前折堂優品所售賣的商品,主要是從原廠家、一批商、進貨。而且,為了確保進貨商品性價比高和銷售商品的穩定供給,折堂優品目前主要以自采為主,且運行著20%正期商品+80%臨期商品的策略。
當前,目前折堂優品旗下門店內SKU數量在2000到3000個。商品涵蓋酒水、食品、日化、速凍、兒童玩具等,與傳統商超所售商品相差不大。至于商品品牌結構,大概可劃分為一線商品占3成、二線商品占5成、三線商品占2成。
在價格上,鄧大勇表示,折堂優品所售臨期商品的定價基本在市場價格的3到7折。正期商品因為供應鏈更短,在售價上也略微比傳統商超價格偏低。
除了供應鏈能力,鄧大勇認為,日常中的銷售方式也非常關鍵。而其表示,目前折堂優品除了基本的顧客到店消費外,還在籌備多項新的銷售策略。
比如,擴展社區團購業務。鄧大勇表示,折堂優品已在微商城上線品牌的小程序,但目前還處于調試階段,未來將會采取“線上+線下”的經營模式。
另外,在引流獲客上,鄧大勇告訴壹覽商業,折堂優品目前正在搭建直播帶貨團隊,未來除了線下業務外,也將以直播帶貨方式運營品牌。
除此之外,折堂優品還采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內容輸出、知識分享等,吸引客流。
在門店運營方面,折堂優品整體戰略規劃為輕資產運營模式。除了直營門店,目前還有城市總代理、品牌授權店兩種加盟模式。
真假“羊毛”
從業態屬性來看,臨期折扣店確實有著不少價值點。從市場來看,這可能是一片藍海。但需要警惕的是,目前臨期折扣店在發展上也存在著不少爭議。
首先,臨期食品畢竟沒有過期,雖然看起來“物美價廉”,但實際上,消費者想要成功“薅”羊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少消費在臨期折扣店購物時發現,耳熟能詳的零食品牌很少,更多的是不知名的品牌,雖然很便宜,但味道、商品質量并不好,性價比不高。此外,有些食品包裝上全是外文,看上去像是進口的商品,但買回家才發現是國內某城市生產的“偽進口”商品。
其實,這是貨源不穩定的問題。鄧大勇表示貨源不穩定是常見問題,這也反映了供應鏈能力問題。“目前折堂優品供應鏈上游有大概300個廠家提供商品,雖然有時也面臨產品缺失問題,但店內SKU數量大致是不變化的,可能這個月賣這批SKU,下個月在原來的基礎上更換掉30%的SKU,但熱門品類可以保障一直存在”。而且,前文曾提及折堂優品銷售商品中包括20%的正期商品,其實以防商品貨源不足,拿來作補充用的。
其次,不少人認為,臨期食品并不是剛需,雖然臨期折扣店消耗和處理了大量品牌方、廠家的不良庫存,但這種非穩定的需求會隨著市場的變化快速發展或迅速消退。
事實上,對于臨期折扣店的未來,鄧大勇反而認為,“因為疫情影響,不少人消費水平下降,開始買起了臨期食品。總體來說,對行業前景是看好的。”而且,由于聚焦社區,人流量大、商品來源廣泛等,折堂優品門店生意也較為紅火。鄧大勇表示,今年以來,折堂優品門店銷售同比增長達到100%。
再次,臨期食品行業涉及的環節較多,包括進貨、物流、庫存等,在一味追求低價的背景下,也面臨不少問題。比如,山寨版商品、偽進口商品。如果對行業缺乏及時的監管,大量都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可能會流入市場,進而引發相關安全問題。
在食品安全問題,鄧大勇表示,折堂優品會根據產品臨期狀況,進行不同程度的促銷活動。比如,某一批臨期商品還有一個月過期,門店會選擇“折上折”的優惠銷售。整體來講,折堂優品有相對穩定的銷售體系,不會存在銷售過期商品的問題。
總體來看,目前階段臨期折扣店發展勢頭較好。而且,2022年,臨期折扣店未必不會是實體零售企業爭奪的一大戰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