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寶遞表港交所,無人零售還有新故事嗎?
5月27日晚間,北京友寶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高盛、中信建投國際、華泰國際。
此前,友寶曾于2016年2月24日在新三板掛牌,2016年下半年入選為創新層企業,以協議方式轉讓,2019年3月12日摘牌。這才開始沖刺港交所。
在無人零售風口時代,友寶無疑是資本寵兒,成立至今超十輪融資,明星機構云集。根據招股書顯示,IPO前,螞蟻集團是其第二大股東,持股16.68%,春華資本持股5.56%,中金啟元持股為3.96%。
但如今風口過去,友寶的無人零售還有新故事嗎?
超十輪融資,資本云集
友寶自2011年成立,秉承互聯網經營理念,以云端平臺管理和線下智慧運營等模式,推動零售智能化。
創始人王濱是互聯網圈的老兵,此前已有過兩次創業經歷。第一次創辦的網興科技,是國內首批SP業務公司之一,3年之后以1.25億美元賣給新浪。這讓王濱成功獲得第一桶金,并且進入了新浪高層,擔任新浪高級副總裁兼無線事業部總經理,全面負責新浪無線業務的運營和管理工作。
此后王濱又開始以投資人身份活躍于互聯網圈子,隨后投資創立的淘米網于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
王濱既有成功的創業經歷又有投資經歷,加上友寶的新零售定位,從成立之初開始,友寶就成為了資本的寵兒。
2011年12月,友寶拿到了風和投資和漢能創投投資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此后又相繼獲云鋒基金、華住酒店集團、北極光創投、凱雷亞洲基金等一線投資機構的融資。
2016年2月24日,友寶在新三板掛牌。此后又多次定增,引入華夏海納投資,中信建投資本、中金資本、螞蟻金服等明星機構。2019年3月12日摘牌后,友寶又完成了一輪16億元的戰略融資,由螞蟻金服領投,春華資本跟投。
到2021年,友寶的估值約為10億美元。
根據招股書顯示,IPO前,王濱持股21.99%,螞蟻集團16.68%,春華資本持股5.56%。
雖然還未披露募資金額,但在招股書中友寶表示此次香港IPO募資額將用于公司點位網絡的覆蓋及滲透;進一步發展供應鏈能力;提升技術;對無人零售行業中具潛力的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和收購;及用于營運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點位依然是必爭之地
招股書顯示,友寶2019年營收為27.27億元人民幣,2020年營收19.02億元人民幣,2021年營收26.76億人民幣。
來源:招股書
友寶主要由智慧零售業務、供應鏈運營服務、數字增值業務構成。其中,友寶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智慧零售業務。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智慧零售業務產生的收入占比分別為56.5%、70.3%及71.6%。
可以看到,2020年開始智慧零售業務占比超過70%,并且報告期內占比逐年增加。這部分業務收入很大程度上受到點位數量及其覆蓋率影響。
點位對于友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目前,友寶主要通過引入點位合伙人來幫助尋覓并建立點位,幫助擴展至相對未被滲透的地區,除餐廳經營者外,點位合伙人通常可獲得交易商品總額介乎20%至30%的分成(扣除成本及開支后)。
友寶業務能否成功擴展至該等新地區取決于與現有點位合伙人的穩定關系及吸引新點位合伙人的能力。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友寶合伙人模式下的智慧零售業務所得收入分別為250.7百萬元、762.4百萬元及1,479.2百萬元。
假設友寶無法挽留現有點位合伙人或吸引新點位合伙人,可能無法維持或擴張點位網絡現時的規模,或者點位合伙人縮減彼等的業務規模,友寶的點位網絡擴張計劃可能會被中斷,且彼等的收入貢獻將會減少,這對友寶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報告期內,友寶點位數量從截至2019年1月1日約47,700臺增加到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約102,700臺,復合年增長率為29.1%。與之相應是點位運營的開支也占了友寶一半以上的銷售及營銷開支。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友寶點位營運及開發開支(主要指就維護及擴充點位網絡已付或應付點位供應商及點位合伙人的固定或可變開支)分別約為574.6百萬元、553.2百萬元及585.9百萬元,分別占2019年、2020年及2021年銷售及營銷開支的56.1%、51.0%及54.4%。
過去,無人零售風口下,無人零售商跑馬圈地地爭搶點位,如今對于友寶而言,點位的重要性依然不可代替。
一方面,友寶為了營收必須繼續擴張點位,另一方面,在如今的疫情之下,友寶也飽受不利影響。
疫情的多點爆發讓友寶很多點位所在的地方須暫時甚至永久關閉,這已導致友寶在若干戰略性選定地理區域的擴充計劃意外中斷,以及累積過量存貨而產生了虧損。
此外,前所未見的疫情爆發,也已打擊了部分供應商,致使延遲或未能供應貨品及機器、產品質量下降或令成本上漲。因此,與2019年同期相比,友寶2020年各項主要業務分部的收益有所下降。與2019年同期相比,智慧零售業務、供應鏈運營服務、數字增值服務及其他的收入于2020年分別減少約13.2%、33.4%、59.3%及80.0%。
2020年后,友寶也因此由盈轉虧。2019年年內利潤為3964.9萬元,2020年及2021年年內虧損分別為11.84億元、1.88億元。
來源:招股書
技術“進”了一步,但沒有“跨”一步
過去,無人零售還有一大令人詬病的地方,雖然說是“無人”但技術上并沒有真正達到無人的智能化,很多時候依然依賴人工運營。
那么風口過去后的如今,友寶的技術升維了嗎?
從招股書來看,友寶表示已經將人工智能技術整合至技術型零售平臺中,以標準化及數字化業務流程,包括選址及商品組合優化、采購到自動售貨機補貨及維護。
具體來看,友寶已經利用數字化能力來選擇點位地點,確定并不斷優化為每臺自動售貨機訂制的商品組合,并自動生成補貨時間表及路線規劃建議。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友寶的運營效率。
目前,友寶已經迭代第二代自動售貨機,除了后端運營友寶做了數字化轉型,在前端友寶通過實時通信及數據傳輸技術開發了一套系統,包括自動售貨機的遠程控制、信息展示、廣告管理及支付管理。每個自動售貨機也成為了友寶“千人千面”的廣告媒介。
但特定場景的特定方案以及對于用戶而言一站式的智慧服務平臺這些仍在友寶的計劃之中,還并未全面落地。
并且友寶也坦言,采用人工智能可能面臨風險及困難,從而對業務及經營效率造成影響。人工智能算法可能存在缺陷或有未被發現的錯誤。數據采集也可能不足或包含存在偏差的資料。并且其或其他外部第三方的不當或有爭議的數據操作可能會影響其人工智能技術的接受度,可能會使其承擔法律責任及品牌或聲譽受損,繼而影響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
從目前來看,無人零售的技術方案“進”了一步,但并沒有“跨”一步。
不過進入2022年后,無人零售似乎又“活”了過來,每日優鮮收購在樓下、豐e足食獲融資,雙方在無人零售市場跑馬圈地,元氣森林、農夫山泉等飲料界大佬也積極布局無人零售終端。
市場對于無人零售的發展也非常樂觀。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自動售貨機數量已達924,500臺,2016年至2021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30.3%。估計總自動售貨機零售市場于2026年將達到2,706,100臺,2021年至2026年復合年增長率為24.0%。
這對于友寶而言,行業熱起來了,競爭也卷起來了。友寶能在資本市場上講出一個更性感的無人零售新故事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