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李佳琦的618,品牌將何去何從?
李佳琦已經“消失”4天了。
6月3日,李佳琦的618“零食節”進行到一半突然停播。當天,他發了兩條微博解釋停播為內部設備故障,并表示尚未上播的產品會在之后直播中陸續放出。
不過,原定于6月5日的旅游專場、6月6日的萌寵專場并未開播,接下來幾天的品類專場也沒有任何預告或者復播通知。
雖然李佳琦的微博、公眾號、淘寶直播等賬號目前一切正常,但有網友發現其直播間推廣入口在淘寶主站消失,必須要進入淘寶直播的平臺頁面內才能跳轉。
淘寶搜索“李佳琦”(左)和淘寶直播搜索“李佳琦”(右)
對此,有媒體引用相關人士回復稱:“關閉主頁推廣入口,帶有‘李佳琦’名字相關商品鏈接修改,均系主播與商家自主行為,平臺未介入。”
和粉絲一樣在焦急等待后續消息的,還有品牌商家。
正值618大促節點,作為淘寶直播的絕對頭部,再加上薇婭被封的影響,不少品牌重點押寶李佳琦直播間,準備了數百萬元的充足庫存,如今卻不知該如何處理和消耗。
618進行到一半,李佳琦的突然缺席,將會帶來哪些影響?我們與幾家品牌和機構聊了聊。
01
等通知的商家,和等不了的保質期
最先被波及到的,是6月3日“零食節”中的商家。
當天晚上,李佳琦計劃會播超過100個食品,包括零食、沖調飲品、速食肉類等多種類型。到停播時,還有一半的單品沒有來得及播出,其中包括必品閣、鱈魚片、螺霸王等等。
盡管粉絲們表示“鏈接可以先上,我們自己買”,但事情似乎不是這么簡單。
有些已經播過的商品鏈接可以直接在店鋪里找到并自行下單購買,但大多未播的商家仍在等通知,客服方面表示“因為簽了合同,不能私下開鏈接”,還有些已經開了鏈接也相繼關閉。
一位電商從業者表示,像李佳琦這類大主播與品牌簽的都是獨家保量協議,事情沒有后續結果之前,品牌更多只能選擇觀望事態發展。
據某個計劃登上李佳琦“零食節”的商家透露,他們為李佳琦直播間備足了貨,停播后庫存流轉和壓力都很大。
“已經預告了,我們也備了20萬件產品存貨,卻突然斷播了,我們只能找其他渠道銷售,因為產品保質期就兩三個月,我們等不起,不然就是百萬級別的報廢金額。”
如何找到適合的渠道去消耗這么多庫存,成為品牌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而至于因為停播產生的損失,商家也不確定是否會獲得相應賠償,“可能不會有賠償,我現在人也找不到,商務也不回信息”。
02
在損失更嚴重之前,未雨綢繆
李佳琦的直播間曾被許多品牌視為618營銷的最重要渠道之一。
5月26日晚上,618預售開啟,李佳琦直播間場觀達到1.5億人次,遠遠甩開了同時開播的其他主播。第二名是薇婭助播團隊“蜜蜂驚喜社”,場觀1400萬;第三名“烈兒寶貝”,場觀1000萬次。
5月27日零點三十分“巔峰主播”人氣排名,李佳琦不計入該榜單
直播電商發展這些年,直播間早已成為品牌做線上零售的巨大流量入口。頭部主播帶來的渠道流量價值和品牌代言價值,也讓許多品牌寧愿不賺錢也要擠破頭登上直播間。
某服裝品牌的商家負責人表示,去年618他們在李佳琦直播間一個坑位銷量賣到200萬元,今年又報名了618專場坑位,準備了300萬元的庫存貨品。
目前,他們還未收到任何復播通知。
服裝是應季產品,過了這季設計可能就會過時,只能打折出售,也增加了不少倉庫的倉儲成本。為了減少損失,他們試圖將備貨轉投“烈兒寶貝”等其他淘寶主播,但銷量不如預期,“我覺得佳琦不播了,大家可能也沒看淘寶直播了”。
這位負責人也透露,與李佳琦方面的合同中有提到,美ONE有權取消直播檔期,但并未提到是否會賠償商家違約金。
而實際上,大主播停播帶來的空白和損失,一時也很難補上。
有相關消息人士透露,薇婭被封之后,淘系百貨品類銷量下滑就較為明顯,“因為之前百貨品類主要靠薇婭來帶貨”。
即使頭部主播停播,留給品牌的臨時選項也很少了,因為其他直播間不一定能接得住這波流量。
薇婭離開之后,李佳琦的直播間流量雖然有短暫上漲,但很快又回歸常規水平。而這次李佳琦的停播,也并未也同時開播的其他主播帶來更多關注。
有MCN機構負責人就表示并未感覺到這幾日自家旗下主播流量有什么變化,“這從來不是二選一的問題,不同主播的受眾不一樣,不播了那就是平臺流量下滑”。
也有品牌因為備貨少、或是分散流量渠道,更早地未雨綢繆,在這波618里“有驚無險”。
相比于去年提前2-3個月開足生產線為電商大促供貨,因為疫情影響,某零食品牌只為大主播品牌直播間留了庫存,加上保質期有一年,目前沒有銷貨的緊迫感,如果有意外會考慮將直播間備貨轉移到線下或是團購渠道。
寵物營養品牌素力高在上一年也一直通過大主播渠道來帶貨。自從薇婭被封后,他們發現淘寶主播流量也在逐步去中心化,店播扶持力度加大,其他平臺直播也在猛追,他們不會將雞蛋全部壓在一個渠道上。
“所以我們不存在沒有大主播分銷就造成庫存壓力,可能是品類問題,畢竟素力高算是個流通貨,很多熱銷品都處于庫存緊張狀態。”
但必須承認的是,目前頭部主播仍然是淘內流量最大的渠道,也是幫商家打開知名度和市場的重要途徑。
對于相關品牌來說,考驗才剛剛開始,關于如何將損失降到最低,以及未來如何規劃淘內營銷路線,都需要進一步考量。
“我覺得,即使復播,這些積壓的單品也很難短時間播完”,有從業者表示悲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