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味一哥”流量焦慮癥:廣告費用猛漲380%,毛利率下滑難止
6月9日,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絕味食品”,603517.SH)舉行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
憑借加盟模式跑出的萬店規模,絕味食品實現營收利潤雙增。財報顯示,2021年,絕味食品營收、利潤分別上漲24.12%、 39.86%。
不過,同步增長的還有營銷費用。2021年,絕味食品的銷售費用高達5.24億元,同比增長62.78%。
不僅如此,產品毛利率下滑、食品安全難以保證等難題,也不同程度成為絕味食品的挑戰。同時,近年來鹵味賽道群雄逐鹿,新老品牌齊發力,行業競爭日益加劇。
布局餐飲行業多年的投資人士陸勇(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以絕味食品為代表的鹵味行業傳統品牌,目前為止仍主要以線下門店銷售為主,且由于宣傳方式與品種口味不夠新穎多元,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正逐漸下降。
如何守住“鹵味一哥”寶座,是絕味食品亟待解決問題。
萬店規模繼續擴張
2005年,絕味食品在長沙起家,專注于休閑鹵制食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從一開始,絕味食品就走上通過加盟模式擴張的路線。2013年,絕味食品的全國門店已超過5000家。
據財報,截至2021年12月31日,絕味食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門店總數已達13714家,全年凈增長 1315 家。門店數量遠超競爭對手周黑鴨、煌上煌等品牌。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絕味鴨脖在全國范圍的滲透率基本在12%左右,最高能達到20%以上,其預測在全國范圍內,絕味食品未來開店數量約為 25234 家,開店總數共計38000+家門店。
憑借著加盟模式帶來的萬店規模,絕味食品迎來了盈利高光時刻。2021年財報顯示,絕味食品營業收入為 65.49 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9.81 億元。
△圖源:絕味食品官網
反觀同行,2021年,周黑鴨實現營業收入28.70億元,同比增長31.6%;凈利潤為3.42億元,同比增長126.4%。煌上煌實現營業收入約23.39億元,同比減少4.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45億元,同比減少48.76%。盡管周黑鴨在營收凈利增速方面高于絕味食品,但一部分是因其2020年業績基數較低所致。
加盟模式無疑為絕味食品打下鹵味的江山,不過,由此帶來的弊端也不容忽視。
首當其沖的,是加盟制度下的標準運營難以保證,絕味食品此前曾多次出現問題。
NCBD發布的《2021年中國鹵味熟食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絕味鴨脖的差評率為5.14%,差評原因包括強制消費(反向抹零)、食材不新鮮以及門店衛生等問題。
更早之前的《2020中國鹵味熟食差評大數據分析與研究報告》顯示,絕味鴨脖的差評率排名第二,高達8.19%,而以直營店為主的周黑鴨差評率卻不到4%。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加盟模式是一種快速擴張的手段,但由于目前國內加盟體系的不完善、加盟商職業素養不足等問題,這種模式存在的劣勢也很明顯。針對絕味食品來說,盡管其營收和利潤都有所增加,但這只是加盟模式提速帶來的以量取勝。
“就目前來說,我認為絕味食品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對食品安全的管控,這將會成為制約整個絕味食品可持續性發展的一個核心因素。如何提升核心競爭力,降低經營風險,是絕味食品首要考慮的問題。”朱丹蓬表示。
不過,顯然絕味食品不想停下擴張的腳步。在2021年業績會上,絕味食品董事長戴文軍表示,絕味食品將輔以資本手段加大對區域中小品牌的整合力度,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外部環境挑戰加速行業整合進程,公司將適當加快門店擴張節奏。”
毛利率逐年下滑
盡管門店數量仍在增長,但絕味食品的單店收入卻未跟上。
業績會上,戴文軍坦言,疫情導致的線下消費需求的降低,特別是交通樞紐、購物中心及旅游目的地等場景客流人數的大幅下降,導致原本的高勢能消費區域的消費力斷崖式下跌。
“公司2021年單店收入仍處于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過程中。”絕味食品在業績上表示。
且綜合各方因素,財報顯示,2017—2021年,絕味食品的毛利率分別為35.8%、34.3%、33.9%、33.5%和31.7%,呈逐年下降趨勢。
2021年財報顯示,絕味食品線上銷售渠道營收占比僅為2.01%,而周黑鴨和煌上煌通過布局外賣及社區生鮮電商等板塊,線上營收占比分別達到32%、21.4%。
值得玩味的是,2021年,絕味食品在銷售的開支正在增大。其中,廣告宣傳費用同比增長383.97%至1.66億元。
與此同時,來自“后浪”的考驗也在威脅著絕味食品的地位。
據艾媒咨詢數據,2021年中國鹵制品市場規模約3296億元,同比增長12.3%。2022年中國鹵制品行業的規模有望突破 3600 億;預計2023年中國鹵制品行業規模能達到4051億元。
行業規模持續增長,但行業特點有所變化。
“就鹵味食品來說,如今的年輕消費者更傾向于線上囤購,也會希望出現更新奇、更復合的口味。新興品牌也正緊跟消費者的需求打出營銷,推出新品,投資者的目光也會更多的轉向新銳品牌。”陸勇說道。
在此背景下,新銳鹵味大軍正高舉大旗加入戰場。
2022年5月,社區冷鹵品牌“麻爪爪”宣布完成近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番茄資本領投,金鼎資本、佳沃創投跟投。
此外,據天眼查不完全統計,2021年,有21家鹵制品企業發生25起融資事件。其中,包括拿到了祥峰中國、挑戰者資本、源碼資本的B輪融資的新銳鹵味品牌王小鹵;獲萬物資本和眾源資本關注的鹵味品牌“菊花開”等。
新銳品牌們都表現不俗。以新銳鹵味品牌王小鹵為例,其已連續三年全國虎皮鳳爪銷售額第一,成為虎皮鳳爪領導品牌。
新秀們攻勢迅猛,絕味食品的“鹵味江山”面臨沖擊。不過,或許是意識到這個問題,絕味食品近年來正通過“投投投”,建構其在食品行業的護城河。
通過產業投資,絕味食品借用資本的力量打造出一個美食品牌矩陣:鹵味賽道其投資了廖記棒棒雞、盛香亭等;輕餐飲方向,絕味食品投資了和府撈面、幸福西餅等;復合調味料方向,絕味投資了幺麻子、徐州市美鑫食品有限公司等。
在2021年業績會上,戴文軍稱,絕味食品通過深圳圳網聚與外部專業投資機構合作,重點圍繞鹵味、特色味型調味品、輕餐飲等與公司核心戰略密切相關的產業賽道進行投資,探索布局公司未來的“第二、第三增長曲線”,實現“構建美食生態”的目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