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創業,趣店羅敏的B面
幾乎淡出公眾視野的趣店創始人羅敏,借著一場帶貨直播高調回歸。
每分鐘用福袋抽1臺iPhone,抖音整場直播送出1000臺;
1分錢買酸菜魚等預制菜,包郵到家;
明星、老板輪番上陣,直播19小時不停歇;
社交平臺開屏、熱搜等廣告位占滿,官方微博整點抽獎送手機……
7月17日,這場由趣店羅敏發起的直播因為補貼折扣力度之大、宣傳聲勢之響,火爆出圈。許多人都沒能抵擋住低價誘惑,在直播間下單了1分錢的酸菜魚、4.9元的啤酒鴨和4.9元的農家小炒肉。
官方數據顯示:在長達19小時的直播里,直播間累計場觀人次達到9587萬,銷售訂單量等指標打破抖音歷史峰值,抖音賬號“趣店羅老板”單日累計漲粉397萬人(目前粉絲數超504萬),連續15小時在抖音直播間帶貨榜排名第一。
具備互聯網營銷思維的羅敏并沒有就此止步,而是在第二天趁熱打鐵,舉辦了一場大型戰略發布會,宣布全面進軍預制菜行業,表示會在“董事會授權范圍內不設上限”全力以赴,而此前主營的金融業務則會逐漸退出。
實際上,這一切早有預熱。
“趣店羅老板”在微博個人介紹中寫到“2021年二次創業預制菜行業,期望能為全球數億消費者提供方便好吃干凈的食品”。
羅敏微博簡介
公開信息顯示,趣店于2022年第一季度就推出了預制菜業務,并開啟了直播帶貨。羅敏甚至對外表示,期待即食餐飲業務成為趣店2022年的重要收入來源。
“我不認為今天我們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我認為我們是一家做食品、我們是一家賣菜的公司。”再次出發,趣店決心徹底轉型。
有人說,趣店和羅敏不是在賣預制菜,而是想割“韭菜”;也有人說,這做的不是生意,而是市值;甚至已經有人預言,趣店預制菜做不長久。
那個愛折騰的羅敏,在試水了數十個項目后,這次能成功嗎?
01
“做著做著變成了風口”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趣店廣為人知的都是金融信貸業務,巔峰期公司市值超過百億美金。
2020年以來,趣店收入逐漸下滑,且股價屢創新低。今年5月下旬,其股價一度下探至0.71美元/股,目前回升至1.54美元/股的水平。
趣店股價走勢
今年一季度,趣店營收僅有2.02億元,同比下降60.9%;其中,作為收入支柱的金融業務,占總營收比重已經接近90%;而公司凈虧損1.43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4.78億元。
這已經是趣店連續十個季度收入同比下降,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虧損。趨向單一的收入結構意味著,一旦金融業務再出問題,公司恐怕難以為繼。這就倒逼著趣店開展新業務,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在外界看來,將預制菜稱為羅敏的“二次創業”,并不完全準確。畢竟在此之前,羅敏已經多次嘗試追逐風口的跨界轉型:國產汽車品牌崛起時,做過“汽車新零售業務”大白汽車;奢侈品電商大火之際,推出了跨境奢侈品電商平臺“萬里目”;教育行業處在快速上升階段,轉頭又干起了“萬里目少兒”……
甚至在宣布進入汽車行業時,羅敏還興奮不已,喊出了要做“一家千億美金公司”的口號。只可惜,這些項目都未能成功,趣店也離千億市值越來越遠。
羅敏亟需找到下一個新故事——一個主營業務受損后,能夠支撐趣店持續發展、提振投資人信心的故事。
預制菜正紅火的當下,趣店高調宣布進入。就連身邊朋友都在恭喜羅敏,“又找到一個風口”。但羅敏卻認為,自己“被深深地誤解了”。
“我們沒有去找(風口)。”羅敏強調,早在9個多月前趣店就開始研制預制菜,當時切入是認為這是一個足夠大的市場,且沒有人做過(沒有領頭品牌跑出來),不過是現在才對外公布,“做著做著就變成了風口”。
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21年預制菜市場規模達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如味知香、安井等早期布局預制菜行業的企業市場占有率不及1%,市場仍以中小企業為主,行業集中度較低。預制菜行業的市場潛力巨大,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
圖片來源:艾媒咨詢
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項目試水,在預制菜這個業務上,羅敏投入了充足的耐心,也準備了足夠的資金。
目前,趣店的賬上現金充裕。截至2022年3月31日,其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22.45億元,限制性現金2.29億元。
一直以來,羅敏給外界的印象就是自信、驕傲、膨脹。25歲獲得人生第一筆天使投資200萬元,31歲創辦趣店,34歲帶領趣店登陸紐交所,市值一度突破百億美元,一路高歌的人生給了羅敏膨脹的底氣,做什么都覺得自己“挺牛”。
按照羅敏的說法,此前幾個趣店嘗試過的業務,并非他本人親自操盤,而是交由公司副總去完成。那時候的他對業務缺乏耐心,往往是項目虧了一些錢就叫停,“但是他們又不是獨立創業,又沒有股份,怎么可能把那個項目做成。”
一邊看著新業務進展不利,一邊不解為何公司盈利股價卻持續下跌,羅敏非常苦惱。
“之前我又抱著金融行業還能掙錢(的念頭),又想去試試其他東西,(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邁入40歲門檻的羅敏,似乎一下子變得沉穩了許多,決定全身心投入做預制菜,逐步退出金融業務。
有意思的是,過往每個新項目,高管團隊都會支持,唯獨這一次羅敏遭到了大部分人反對。“太不靠譜了”、“跨度也太大了”,這是當時他聽到最多的聲音。
為了說服團隊,羅敏帶著團隊摸索了很長時間,除了調研就是學習。先在廈門開了十幾家門店,不成功就關掉,然后從中總結經驗。
經過羅敏一番折騰,團隊終于開會同意了公司做預制菜項目。他甚至拿到董事會的授權,“在董事會授權范圍內(對預制菜項目投入)不設上限”。
02
“未來支持10萬用戶創業開店”
在做預制菜這條路上,投資人對羅敏的要求是:用心做。
于是,自主研發、建工廠、找供應商、搭渠道、上直播,一個一個環節,羅敏將預制菜產業鏈給建起來了。
在預制菜業務上,整個產品研發目前以羅敏為核心,他會到大眾點評上尋找口碑評分最好的產品親自嘗試,接著讓團隊嘗試復刻。研發分為A、B兩組,內部會分別研發同一款產品,最后讓用戶盲測打分,味道更好的上線。
“目前上線的14個菜都是我研發(指定味道)的,未來公司的前100個上線商品,我都會親自參與研發。”羅敏透露,按計劃今年底趣店會上線全部100款預制菜產品,覆蓋中國十幾個菜系中最知名的菜品。
解決了產品研發問題,接下來就到了生產制作加工環節。
為了保障菜品的質量和口感,趣店整合了上游資源,與得利斯、龍大、恒興水產等企業合作,實現原料供給。截至目前,趣店已經在廈門、武漢、深圳等十五個城市租賃了十五家預制菜生產加工工廠,總面積五到六萬平方米,日產能達到200萬份。未來計劃將工廠擴至30個,覆蓋全國所有非邊遠縣城,部分一線城市可實現配送“次日達”。
據羅敏透露,過去幾個月為了建工廠,趣店已經投入好幾個億,徹底轉型成為了一家食品企業、賣菜企業。
初入行業,在業務尚未盈利階段,就選用這么“重”的發展模式,在外界看來并非明智之舉。但羅敏認為,只有把供應鏈做強了、效率提升了,才能把價格打下來。
從抖音“趣店生鮮旗艦店”可以發現,目前趣店預制菜除鮑魚花膠雞、肥腸雞火鍋、椰子雞火鍋這類制作繁瑣的“大菜”售價為39.9元/份,水煮肉片、酸菜魚、啤酒鴨、小炒肉這類“家常菜”價格大多在19.9元/份。未來,趣店計劃將菜品售價維持在一個中檔餐廳3-3.5折的水平,“我們希望每個菜只賺一塊錢。”羅敏說。
下游銷售渠道部分,目前趣店仍以抖音直播帶貨為主,微信小程序為輔。在羅敏看來,直播帶貨能夠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圈了粉,粉絲就愿意為偶像付費”。雖然現階段主要是通過趣店自己的直播間銷售,未來不排除與明星合作直播代銷等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趣店還計劃未來支持10萬用戶創業開設線下門店,從而打開線下市場。
羅敏將這類用戶稱為“創業伙伴”,主要是對趣店預制菜認可且有精力經營門店的一群人。門店與趣店屬于加盟模式,但不收取加盟費,在后者指導下進行門店裝修、商品銷售,主要服務小區周邊消費人群。
趣店甚至已經想好了,即便門店主沒有足夠資金開店,也可以借錢給他們,“我們可以為創業伙伴提供一年期免息貸款”。
某種程度上,線下門店可以被看作是趣店預制菜的前置倉,是鋪設線下渠道的重要一環。在這種模式下,趣店不僅能夠不費一分錢搭建線下銷售網絡,還能實現多業務閉環協作,可謂是一舉多得。
趣店線下門店開設計劃
羅敏甚至已經想好了整體開店節奏:2022年支持用戶開1萬家門店,2023年支持用戶開5萬家門店,2024年開至20萬家。
03
“我創業不是為了賺錢”
趣店717抖音直播儼然一場燒錢盛宴,資本堆積起來的人氣和成交能維持多久?多數人持懷疑態度。
羅敏坦言,即便目前與順豐簽署了S級合作,但活動期1分錢的酸菜魚、4.9元的啤酒鴨包郵到家都是虧本的,“順豐冷鏈一份快遞就要十幾塊成本”;如果未來消費量提升上去了,訂單商品變成兩份酸菜魚,趣店就不會虧錢。
經過幾個月對預制菜行業的觀察和研究,以及過去一段時間的銷售情況,羅敏認為,市場需求是存在的,“我們不太懷疑這個市場的潛力,只不過說到底多大的問題”。
在他看來,預制菜消費習慣很難逆向,趣店預制菜保質期多在3天左右,屬于一種即時快手消費食品;當人們的消費觀念改變時,市場變化速度就會非常驚人。
羅敏算了筆賬,按照其希望的“每個菜只賺一塊錢”來算,如果線上線下一天能賣出1000萬份菜,一年就能賺365億元。這個盈利,是巔峰期趣店歸屬于股東凈利潤(2019年32.64億元)的11倍多。
2015年以來趣店歸屬于股東的凈(損失)利潤
但要實現盈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現階段大規模投入建廠、線下銷售渠道尚未建成的時候,談百億利潤為時尚早。
而消費市場的情況,從“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情況也能窺探一二:截至2021年底,其擁有1319家加盟店,合作經銷商572家,構建了以農貿市場為主的連鎖加盟生態圈;全年營收7.65億元,同比增長22.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3億元,同比增長6.06%。
而趣店預制菜要想盈利始終建立在一個基礎前提之上——大規模穩定的訂單。
羅敏早期在廈門試點中發現,只開十家門店規模太小,一天銷量只能有1000份,“菜的價格根本下不來,成本太高,(當時)一份的成本可能(比現在)貴100%,損耗特別大”;獲客方面,只能通過天天去小區發傳單得到用戶,效率相對低下。
基于這些經驗,羅敏確立了趣店預制菜大規模發展線下門店,線上直播帶貨的銷售模式。
不過,717的帶貨成績與趣店不計成本“砸錢”營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當資本離場、熱鬧散去,趣店預制菜不可避免會流量回落。
全天候科技發現,在羅敏的大力推薦下,當前抖音“趣店生鮮旗艦店”粉絲數已經達到67萬,場觀人數基本維持在幾千人的水平,距離頭部帶貨直播間仍有一定距離。
趣店生鮮旗艦店正在帶貨
好在羅敏的心態已經變得平和了許多。“年少成名是有煩惱的,”回首過去五年,羅敏覺得2017年的自己處在愚昧之巔、2018年非常無知,做什么都覺得自己非常牛。但是現在他已經慢下來了,會刻意放慢新品研發節奏、多去聽用戶反饋。
對于公司市值、預制菜項目能否成功這些問題,他也不再執著追求。
“我創業不是為了賺錢,人生的長度有限,寬度卻可以無限寬。”羅敏坦言,創業失敗是大概率的,今天他也不認為趣店預制菜項目一定能成功,但他不會放棄“折騰”。幸運的是,當他從過去的膨脹中醒悟過來時,趣店賬上還有錢給他折騰。
在羅敏的個人微博上,將預制菜定義為自己的“二次創業”,完全未提過去多次試水的項目,甚至微博內容無一例外全部與預制菜相關,或許足以證明,其對這個項目的重視程度。
慢下來的羅敏,這次能否救趣店于水火?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時代機會依然是有的,只是沒有那么容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