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IPO或無望,亟待商業(yè)模式突圍
來源/DoNews
撰文/茜茜
近日,小紅書原CFO楊若因家庭原因離職,又給小紅書IPO之路再添迷霧。
艾媒咨詢張毅對DoNews直言,“在小紅書目前的階段,CFO的功能就是為上市做準備。在這樣的訴求和背景下,CFO離職,意味著小紅書或者近期上市無望,或者需要以另外一種方式、模式上市。”
據公開資料顯示,楊若畢業(yè)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021年3月,楊若正式加入小紅書擔任CFO一職,在此之前,楊若曾在安永舊金山分所、普華永道中國、花旗集團TMT投資銀行部亞太區(qū)任職。
隨著楊若的加盟,市場上屢次傳出關于小紅書的上市計劃。
2021年4月,據外媒路透社旗下媒體IFR報道,小紅書已經向美國證監(jiān)會遞交IPO申請,募資5-10億美元。同年10月,又傳出小紅書即將變更上市地,從美國轉移到香港,最快2021年在港上市。
小紅書對此一系列上市傳聞均未正面回應。
2013年,小紅書由瞿芳、毛文超聯(lián)合創(chuàng)立,定位于年輕人生活方式,聚焦跨境電商。近幾年,通過“內容社區(qū)”定位,“廣告+電商”模式、“種草”機制,小紅書總用戶數、活躍用戶數有了飛躍增長。
據小紅書官方數據披露,截至2022年3月,小紅書擁有超過2億月活躍用戶,4300萬+分享用戶。其中72%為90后,50%以上分布在一二線城市,男女用戶比例升至3:7。
相較于知乎、B站,截至2022年Q2數據,B站月均活躍用戶數達3.06億,知乎月活躍用戶達1.059億,小紅書月均活躍用戶數介于兩者之間。
天眼查統(tǒng)計顯示,2013年10月至2021年11月,小紅書先后進行六輪融資,融資方包括阿里巴巴、騰訊投資、真格基金、GGV紀源資本等知名企業(yè)與投資機構,融資金額從數百萬人民幣到數億美元不等。
最高的一輪在2021年11月,交易金額5億美元,投資方為Temasek淡馬錫、騰訊投資、阿里巴巴、天圖投資、元生資本。小紅書估值也水漲船高,高達200億美元,是2018年估值的6.7倍。
眾所周知,商業(yè)化一直是內容社區(qū)平臺的痛點。以B站、知乎為例,2022年上半年,B站、知乎付費用戶數有所增加,B站大會員、直播等增值服務同比增長29%,知乎付費會員收入同比增長75.1%。但增收難增利,虧損也在擴大,2022年Q2,B站虧損20.14億元,同比擴大80%,知乎凈虧損(GAAP下)4.87億元人民幣,同比擴大52%。兩者上半年分別累計虧損43億元、8.1億元。
天風證券研報數據統(tǒng)計,小紅書80%營收來自于廣告業(yè)務,說明小紅書通過用戶內容種草到實現站內交易的轉化率較低。一方面,商業(yè)化變現難是內容平臺的共性;另一方面,與B站廣告、增值、游戲、電商四大業(yè)務相對均衡相比,小紅書營收結構有待優(yōu)化。更為不利的是,相比于B站、知乎成功在港雙重主要上市,小紅書面臨的上市環(huán)境更為復雜。
上市環(huán)境生變
從國內來看,2021年11月,國家網信辦發(fā)布《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中對匯聚掌握大量關系國家安全、經濟發(fā)展、公共利益的數據資源的互聯(lián)網平臺運營者實施合并、重組、分立,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處理一百萬人以上個人信息的數據處理者赴國外上市的;數據處理者赴香港上市,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運營者提出網絡安全審查要求。
另一方面,從中概股上市環(huán)境來看,美國政策趨嚴。
2020年5月,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主要對在美上市企業(yè)信息披露做出進一步規(guī)定。2021年12月,美國證監(jiān)會(SEC)《外國公司問責法》實施細則公布。對連續(xù)三年不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jiān)督委員會(PCAOB)跨境審計要求的中概股,將禁止在美交易。但是,該政策與國內對境外證券監(jiān)管機構的監(jiān)管要求,存在一定沖突和背離。
今年年初至今,不斷有企業(yè)進入美國證監(jiān)會所謂的“預摘牌名單”,累計上百家中概股企業(yè)。既包括百度、愛奇藝、滴滴、知乎、瑞幸咖啡、理想汽車、阿里巴巴等互聯(lián)網、新經濟的代表企業(yè),又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鋁業(yè)、中國移動等傳統(tǒng)企業(yè)。
而香港則放寬了相關上市制度。
2021年11月,港交所簡化、優(yōu)化在港以及中國境外注冊或成立的發(fā)行人上市制度,降低二次上市門檻,拓寬雙重上市接納度,為海外市場摘牌提供豁免期。
比如,無須證明是“創(chuàng)新產業(yè)公司”,又沒有采用不同股票權架構的大中華發(fā)行人,可以申請在香港聯(lián)交所二次上市;對比之前上市時市值至少400億港元或至少100億港元(最近一個經審計會計年度收入至少10億港元)等要求,對上市企業(yè)的市值要求門檻降低,上市滿5個完整會計年度最低市值的規(guī)定將降至30億港元,上市滿2個完整會計年度最低市值的規(guī)定為100億港元。
此外,同股不同權架構(WVR架構)、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可以直接申請雙重主要上市,無須改變架構。具體“兩步走”先第二上市,保留不合規(guī)的WVR、VIE架構,待大部分成交股份轉移到香港后,變?yōu)殡p重主要上市。
香頌資本執(zhí)行董事沈萌曾經告訴DoNews,在香港上市,企業(yè)有可能進入港股通名單,可以獲得內地投資者以合法途徑投資。
所以,可以理解小紅書在2021年年底傳出,其上市地發(fā)生變更,從美國改為香港。
但是,小紅書CFO楊若離職后,小紅書香港上市的路徑似乎也被無限期擱淺,小紅書面臨上市難的問題。
對此,沈萌對DoNews表示,小紅書盈利邏輯基礎不清晰,對以成長性業(yè)績?yōu)轭A期的二級市場投資者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另外,即使美股有限制,但港股仍然是可行的選項。所以,小紅書上市難更多原因在于企業(yè)業(yè)務模式本身存在問題。
商業(yè)模式有待突圍
事實上,小紅書因“虛假”打卡、種草等社區(qū)生態(tài)問題多次登上熱搜。
比如,2021年有網紅在小紅書上營造“佛媛”人設,通過佛門或者吃齋、念佛等行為進行營銷、炒作,引發(fā)行業(yè)爭議。再比如,2021年國慶期間,因KOL、KOC們對景點進行濾鏡、修圖等過度美化,存在誤導用戶的情況,諸多網友甚至媒體進行小紅書網紅景點“打假”,再次引發(fā)熱議。
今年小紅書又出現“博主曬券商老公工資,93年中金員工月入8萬2”等一系列熱搜,在微博等其他平臺二次發(fā)酵,讓小紅書多次被動成為輿論焦點。
此前,艾媒咨詢發(fā)布的2021年小紅書公司研報曾經統(tǒng)計,小紅書網絡口碑31.2,略偏向負面。《法治日報互聯(lián)網法治》報道,2020年8月至2020年11月10日,小紅書平臺共接到用戶舉報不良內容、疑似廣告等125.2萬次,日均接到投訴舉報量超過1.5萬次。加上年內小紅書幾次被監(jiān)管部門要求下架整改,都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網民對小紅書的印象。
盡管,后續(xù)小紅書對平臺上的“佛媛”進行清理,也對“景點濾鏡”進行致歉,再次對用戶端強化《社區(qū)公約》的教育。
但小紅書分享以及種草的真實性依然存疑。劉芳告訴DoNews,自己在小紅書上以分享美妝為主,粉絲并不多,但時常能收到發(fā)某某文案,獲得相關報酬的消息,自己作為普通用戶,其他用戶根本難以辨別內容的真實性。
今年5月,小紅書上線《社區(qū)商業(yè)公約》,倡導品牌方商家和KOL、KOC不向站外導流。其實,從去年開始,小紅書就在商家引流、商家數據方面加強了管控,小紅書鼓勵商家在小紅書上閉環(huán)交易,并且將商家數據從以往的百度小程序遷移至自家小程序上。
這也從側面說明,小紅書內容難以全部在小紅書蒲公英平臺上進行交易,不少品牌合作方或存在有意回避小紅書雙向抽傭10%的既有規(guī)則。
此外,小紅書用戶畫像決定了某些行業(yè)的商家難以在小紅書上獲得商業(yè)閉環(huán)。小紅書上某汽車商家張浩告訴DoNews,自己主要做抖音平臺的運營,小紅書只是從內容分發(fā)角度順手做的號,因為自己所在汽車行業(yè)與小紅書用戶群體不同,小紅書上汽車板塊不是主流,再考慮到抽成和轉化率等問題,自己的精力主要在抖音側運營。
據《2022年千瓜活躍用戶畫像趨勢報告(小紅書平臺)》數據統(tǒng)計,小紅書核心人群分布在美妝、美食、母嬰、家居、服飾穿搭、寵物、減肥健身七大行業(yè)中。
據小紅書2022年發(fā)布的“靈感營銷·研究院”系列人群價值研究報告顯示,小紅書以女性用戶為主,82.5%的美妝用戶首選小紅書了解美妝個護內容。此外,今年以來,小紅書帶火了包括漿板、露營等新消費名詞。
但是,聚集的目標消費人群多,不代表能平臺實現“種草”到“撥草”的閉環(huán)。
據艾媒咨詢發(fā)布的報告顯示,與淘寶、京東相比,小紅書商品種類欠缺,存在用戶在小紅書上看到相關筆記和推薦,無法在小紅書平臺上購買,從而轉到其他電商平臺購買。因此,加強供應鏈管理和品類管控是小紅書電商業(yè)務競爭的關鍵。
目前,小紅書廣告業(yè)務持續(xù)占據營收大頭,艾媒咨詢預估數據顯示,2020年,小紅書GMV不足70億元,傭金在15%-20%之間,電商營收大概在10億-14億元,難以支撐總體營收,屬于“給他人做嫁衣”。
“種草模式”也引來競爭對手的效仿和“抄作業(yè)”,包括抖音的可頌、拼多多的拼小圈、騰訊小鵝拼拼和企鵝惠買、京東的種草官項目等,“種草神器”不再是小紅書專有代名詞。
網經社研究員莫岱青告訴DoNews,小紅書以種草出圈,進行了前期積累。隨著用戶增量見頂,BAJ、抖音、快手等在用戶方面的更多會聚焦在用戶的留存時間、高質量用戶的培育以及ARPU值的增長。通過“種草”可以增加其用戶的粘性,從而進一步轉化,同時也是為現有用戶提供了增值服務。其他互聯(lián)網大廠的加入,給小紅書電商業(yè)務勢必造成一定的競爭壓力。
更重要的是,今年以來廣告整體市場大環(huán)境萎靡,勢必影響到小紅書的主要營收。
“廣告市場的大環(huán)境不利,小紅書倚重的廣告業(yè)務也受到影響。小紅書主要涉及美妝,美妝博主們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加上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在用錢方面更加謹慎,對于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下降。”莫岱青說。
“變現模式是小紅書比較大的問題,一個來自于小紅書平臺本身,另一方來自抖音、微博等的挑戰(zhàn)。小紅書商業(yè)模式變現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到底是廣告,電商,還是其他增值服務,總體來說還比較雜亂。所以,在目前的環(huán)境下,小紅書在商業(yè)模式拓展、持續(xù)營收,以及盈利的目標方面,需要諸多努力。預計小紅書近期或有一些策略性的改變。”艾媒咨詢張毅對DoNews說。
文中劉芳、張浩為化名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