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中金“瘋搶”,膠原蛋白領域迎來一個IPO
來源/直通IPO
撰文/韓文靜
又一個“女人的茅臺”,即將IPO。
據港交所官網近日披露的信息顯示,巨子生物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更新了聆訊后資料集。
提到巨子生物,很多人覺得陌生,若談及旗下的可復美、可麗金品牌,大部分愛美人士則如數家珍。
2000年,從美國歸來的女博士范代娣帶領其研發團隊,通過基因工程制備得到重組膠原蛋白,并于同年和丈夫嚴建亞創辦巨子生物,專注以重組膠原蛋白為關鍵生物活性成分的專業皮膚護理產品。
創業22年,這對學霸夫婦踩在顏值經濟的風口上,即將迎來一個IPO。巨子生物在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范代娣博士合計控制62.02%的投票權。
作為顏值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細分領域,膠原蛋白市場與玻尿酸一起被視為“黃金賽道”。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的毛利率分別為83.3%、84.6%和87.2%,超高的毛利率也被外界拿來和茅臺作對比。
此次沖擊港交所,巨子生物能否一飛沖天?
估值近200億,凈利率碾壓茅臺
巨子生物的創立頗具傳奇色彩,其創始人范代娣1994年從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畢業,成為中國生物化工專業第一位女博士。
畢業之后的范代娣回到了母校西北大學當博導,并開始研究起重組膠原蛋白。
2000年,范代娣和丈夫嚴建亞在西安創立巨子生物。值得一提的是,嚴建亞還有另一重身份,他創辦的三角防務,是一家軍工板塊公司,并于2019年在A股上市。
近年來,國內“功能性護膚”賽道逐漸升溫,2021年,薇諾娜母公司貝泰妮成功上市,市值一度沖過千億大關,也讓資本看到了賽道的潛力。
巨子生物以自研的重組膠原蛋白為核心,推出多款高效護膚產品。在成長過程中,巨子生物斬獲了明星資本青睞,諸多大牌投資機構蜂擁而至。
去年年底,巨子生物完成了成立22年來第一輪、也是IPO前唯一一輪融資,投資方匯集了高瓴、CPE源峰、君聯資本、鼎暉投資、中金資本、黑蟻資本等知名一線機構。
彼時,有業內投資人士透露,這個項目投都投不進、份額很難搶。而這一輪增資,總計超73億元,公司的投后估值大約為193億元。
除了明星機構的加持,就連青島謙喵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都是其股東。青島謙喵背后站著杭州謙尋文化,也就是曾經的“直播帶貨一姐”薇婭旗下的公司。巨子生物上市后,薇婭夫婦也將有一筆豐厚進賬。
本次沖刺上市前,范代娣通過FY Family持股59.97%,通過Healing Holding持股0.09%,合計持股60.06%,同時通過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GBEBT Holding持股的1.96%,合計控制巨子生物62.02%的投票權。
來源: 巨子生物招股書
在毛利率方面,2019年-2021年,巨子生物整體毛利率在85%上下,略低于貴州茅臺的91%。
在凈利率方面,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的經調整凈利率分別為60.1%、69.5%、54.8%,而貴州茅臺2021年凈利率為52.47%。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巨子生物也即將成為下一個“女人的茅臺”。
來源: 巨子生物招股書
發力C端,導致利潤下滑
中國功效性護膚品市場最近幾年快速增長。
其中,基于膠原蛋白的功效性護膚品市場從2017年的16億元增至2021年的6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8.8%。預計其將從2022年的94億元進一步增至2027年的人民幣77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52.6%。
巨大的市場也讓巨子生物賺得盆滿缽滿。
巨子生物更新了聆訊后的資料集顯示,2022年公司的前五個月的利潤為3.36億元。相比于2021年同期的2.96億有所增加,但同期經調整凈利率卻由56.9%下滑至46.5%,減少了10個百分點。
來源: 巨子生物招股書
巨子生物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公司采取銷售策略擴大線上銷售渠道,將大量資源投入線上營銷活動,以順應行業趨勢及抓住市場機會,進而使收入實現大幅增長。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因便利性、多樣的產品和服務及有競爭力的價格而選擇電商渠道。
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至2021年,按零售額計算,中國皮膚護理市場規模從3172億元增至5581億元,并預計2027年的人民幣增長至11597億元。其中。中國皮膚護理產品的電商銷售比例從2017年的44.7%增至2021年的73.5%,預計將進一步增至2027年的84.7%。
在大力發展線上渠道的同時,巨子生物在電商平臺及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線上銷售及營銷活動費用,也有所增加。
招股書顯示,巨子生物的線上營銷費用從2019年的6450萬元增至2020年的1.25億元,并進一步增至2021年的3.06億元;2021年前五個月的公司的線上營銷費用為7720萬元,2022年同期則增長至1.79億元。
如今,電商渠道獲客越來越難,巨子生物也擺脫不了高昂的營銷費用,這導致巨子生物盈利能力的下滑。
相比高額的營銷費用,巨子生物的研發開支則較低,巨子生物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五個月的研發成本分別為1140萬元、1338萬元、2495萬元及1424萬元,分別占總收入的1.2%、1.1%、1.6%及2.0%。
公司的燒錢速度也很快。
來源: 巨子生物招股書
截至2022年5月31日,巨子生物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22億元,而截至去年年末,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71.03億元,不到半年蒸發了超60億元。
招股書顯示,巨子生物此次IPO募集資金將用于研發投資以通過招聘擴大研發團隊、擴展研發設施及進行測試和驗證研究;用于擴展與產品組合及生物活性成分有關的生產能力;用于增強全渠道銷售及經銷網絡等。
三年派息近30億,依賴單一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巨子生物的附屬公司(即西安巨子生物、陜西巨子生物技術、西安巨子醫療器械及陜西巨子特醫)分別宣派人3.97億元、15.045億元及人民幣10.175億元的股息。
三年時間,巨子生物的四家附屬子公司,合計派息近30億元。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巨子生物的產品組合中共有105項SKU,涵蓋功效性護膚品、醫用敷料和保健食品的八大主要品牌,即可復美、可麗金、可預、可痕、可復平、利妍、欣苷及參苷。
這些產品已經銷售和經銷至中國1000多家公立醫院、約1700家私立醫院和診所以及約300個連鎖藥房品牌。
不過,巨子生物的收入大部分還是來源于可復美和可麗金這兩個品牌,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這兩個品牌的收入分別為7.71億元、9.81億元和14.24億元,分別占巨子生物總收入的80.6%、82.4%和91.8%。
來源: 巨子生物招股書
巨子生物的營收平穩上升,但其對單一品牌的依賴程度較高,除了可麗金和可復美,巨子生物并沒有第三個能扛起營收大旗的品牌。
招股書顯示,在重組膠原蛋白產品之外,巨子生物也在開發和生產基于稀有人參皂苷技術的保健食品。但這些保健品貢獻的營收微不足道,并且在今年上半年有下滑的趨勢,截至2021年前五個月,保健食品及其他貢獻營收占比為4.5%,2022年同期,占比已經下滑至2.3%。
來源:巨子生物招股書
巨子生物在招股書中提到,膠原蛋白的市場份額正變得越來越大。自2020年開始,膠原蛋白專業皮膚護理產品的市場份額大于基于植物活性成分的專業皮膚護理產品的市場份額,且預計到2026年將超過基于透明質酸的產品的市場份額。
當下,膠原蛋白市場的競爭依然激烈,錦波生物向北交所沖刺IPO;開創膠原貼敷料的創爾生物,也宣布從科創板轉戰北交所。對于營銷費用上漲、加碼電商致凈利率下滑的巨子生物而言,赴港IPO或許僅僅是一個開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