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宜本草再度沖擊A股,國貨美妝迎上市潮?
來源/青眼
撰文/方良
時隔10年后,相宜本草再度發起了向A股的沖刺之戰。
11月15日,中國證監會官網發布的信息顯示,上海相宜本草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相宜本草)已與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A股掛牌上市。若相宜本草此番上市成功,中國化妝品行業有望迎來“中草藥護膚第一股”。
01
再次啟動IPO
公開信息顯示,相宜本草成立于2000年,是國內最早涉足中草藥美容護膚領域的企業之一,目前旗下僅有相宜本草一個品牌。相宜本草的產品現已覆蓋潔面、化妝水、眼霜、面膜、乳液、面霜、防曬/BB霜、精華、精油、手體護理等品類。
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于上海上海相宜本草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報告”,相宜本草注冊資本為3.6億元,創始人封帥直接、間接持有80.5%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截自中國證監會官網
據相宜本草官網介紹,相宜本草創始人封帥生于醫藥世家,外祖父楊繼田曾是馮玉祥將軍的保健醫生,在泰山腳下創辦過“博愛醫院”。源于家庭的熏陶和傳承,2000年,“相宜本草”品牌創立,專注于中草藥護膚品的開發。2013年起,相宜本草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展開深入合作,并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華東理工大學、國家新藥篩選中心等專業機構開展聯合研發。為從源頭保證產品功效,相宜本草迄今已建立7大專屬道地藥材種植基地。
事實上,早在2012年,相宜本草就曾遞交過上市招股說明書,擬募集資金超7億元。但由于種種原因,相宜本草主動放棄了IPO計劃。
直到2020年,再次傳出相宜本草IPO的消息。彼時,相宜本草時任總裁嚴明離職,有行業人士推測,“嚴明的離職是為了相宜本草將再度沖擊IPO,因為嚴明是亞商資本創始合伙人”。據悉,嚴明離職后,相宜本草仍保留了他的董事和股東身份。
如今,相宜本草正式啟動上市輔導,可謂是一只靴子已落地。
02
蟄伏5年,相宜本草恢復元氣
回顧相宜本草的發展,2014年是分水嶺。
在2014之前,相宜本草曾在2007年獲得今日資本的投資,且次年銷售額提高到2.17億元,之后該公司便以將近100%的增長率連續增長了4年。
自2009年起,相宜本草的品牌定位由“面膜專家”調整為“本草護膚專家”,專注于研發中草藥專利技術,并擴充了產品線。到2013年時,相宜本草巔峰時期的銷售額已高達23億元。當年相宜本草還一度沖進天貓雙11美妝品牌TOP10榜單,排名第十。
不過,自2014年開始,相宜本草在經歷了IPO受挫、時任相宜本草總裁離職等多重狀況后,業績開始下滑。
為了重回巔峰,2017年時,相宜本草進行了大調整。一方面,相宜本草總裁嚴明回歸,并將相宜本草品牌定位為“中草藥護膚專家”,決定集中精力和資源在中草藥護膚這一細分市場上,試圖借此與其他品牌差異化。彼時,相宜本草還提出了“希望在未來3-5年內,做到國內化妝品前三”的目標。
2018年,在嚴明的主導下,相宜本草提出“153戰略”——為客戶創造價值;品牌重塑、研發先行、市場驅動、銷售推動、新零售;體系保障、組織保障和文化保障。在產品端,相宜本草產品全線升級;在營銷端,相宜本草在多個一線衛視和平臺輪番亮相,如參與《大國品牌》的錄制、承包虹橋機場8塊大屏、特別贊助東方衛視《新舞林大會》等綜藝節目。不僅如此,其在2018年初還積極試水直播渠道。
一系列的變革下,相宜本草2018年同比增長25%。2019年,嚴明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相宜本草已走出低谷!贝撕螅母镞M一步深化。2020年,相宜本草又正式開啟電商自營新時代,并進行數字化轉型等。同年,相宜本草高端系列相宜本草唐也進入絲芙蘭,品牌朝向高端化邁進。
值得一提的是,在剛剛落幕的雙11大促中,相宜本草天貓旗艦店GMV破2億元,同比2021年雙11增長88%,紅景天系列、龍膽系列等多個護膚系列產品銷量表現出色。其中,其主打產品紅景天系列煥白精華液銷量達30萬+瓶,龍膽系列凍干精華面膜銷量超319萬盒,龍膽系列安心舒潤乳霜/水盈霜銷量超69萬瓶。
相宜本草透露,在整個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相宜本草在2021年實現全年線上、線下全渠道同比增長。2022年有望繼續實現增長。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明確指出“鼓勵和支持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結合我國傳統優勢項目和特色植物資源研究開發化妝品!弊鳛樽猿闪⑵鹁蛯W⒅胁菟幾o膚的美妝品牌,相宜本草顯然已占據了先天優勢。
綜上來看,經過近5年的調整,相宜本草已元氣大增,這也可能是其再度沖擊A股的底氣。
03
國貨美妝迎上市潮
隨著相宜本草重啟IPO,國貨美妝上市賽道也愈發熱鬧了。據青眼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6家化妝品品牌企業正處在IPO階段,而本月4日巨子生物已敲鐘上市。
其中,毛戈平和敷爾佳已分別在2021年10月和今年9月通過上市委會議,只差臨門一腳;上美集團已提交上市招股書,而且選擇在港交所上市;創爾生物則是在科創板終止IPO后,又于今年年初轉戰北交所并于今年1月進入了上市輔導期;隨后的2月,環亞集團開啟IPO,開始進行上市輔導。
除上述化妝品企業外,根據青眼的梳理,目前在牙膏賽道,如薇美姿、登康口腔;在工廠原料端,如芭薇股份、亞香香料;在包材端,如中榮印刷;在渠道端,如拉拉米、青木股份等十余家化妝品相關企業正在IPO的進程中。
不止于此,根據青眼此前的梳理,近三年來,上榜天貓雙11美妝TOP10的品牌也均為國、內外的上市公司旗下品牌。究其原因也在于,美妝行業的競爭早已從此前單一的流量競爭、營銷競爭,轉變為研發力、產品力、營銷力、市場洞察等全方位的綜合實力的較量。而越來越多的國貨美妝公司上市,也將有望進一步提升國貨美妝的整體競爭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