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賠千萬,LVMH把歐萊雅告了
來源/青眼
撰文/蔥白 小南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兩則民事裁定書,將LVMH和歐萊雅一年前的訴訟官司再度拉回公眾視野,即LVMH以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將歐萊雅中國告上法庭,并索賠1000萬元。這是咋回事?
01
LVMH訴歐萊雅“搭便車”
回顧事情始末。2021年3月18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將原告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奢侈品巨頭LVMH在華關聯公司,下稱:LVMH)與被告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歐萊雅中國)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進行立案。
▍截自中國裁判文書官網
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顯示,LVMH訴稱,歐萊雅于2019年推出的名為“NECTAR ROYAL”/“花蜜奢養”系列護膚產品,模仿了LVMH集團旗下品牌法國嬌蘭于2010年推出的以蜂蜜為基礎的護膚產品“ABEILLE ROYALE”。并且,歐萊雅的系列產品廣告中還故意采用了與“ABEILLE ROYALE”產品廣告宣傳內容相同的設計元素。
LVMH稱,法國嬌蘭于2010年推出名為“ABEILLE ROYALE”的護膚產品,并在“肥皂,香料制品,香精油和化妝品”類別上獲準注冊第G1102506號“ABEILLE ROYALE”商標,商標專用權期限為2011年9月19日至2021年9月19日。“ABEILLE ROYALE產品的宣傳材料使用了一系列創造性的視覺和設計元素,經過法國嬌蘭多年使用和巨額廣告投入,已與嬌蘭品牌形成了穩定聯系。歐萊雅此舉明顯攀附了嬌蘭長期以來為‘ABEILLE ROYALE’產品建立的商譽和市場影響力,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
LVMH還認為,歐萊雅中國上述產品使用的“NECTAR ROYAL”字樣,與“ABEILLE ROYALE”商標構成近似,易導致消費者的混淆,涉嫌構成商標侵權。
LVMH表示,歐萊雅中國的“NECTAR ROYAL”產品成分并非花蜜,而是蜂蜜,因此使用“NECTAR(中文含義為“花蜜”)ROYAL”和“花蜜奢養”作為產品說明很可能誤導消費者,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據此,LVMH請求判令歐萊雅中國停止使用“NECTAR ROYAL”標識,下架產品,并在其官方店鋪、賬號中發布澄清聲明,停止相關產品廣告,包括使用以金色、黃色及/或兩者結合的色彩主題;由金色六角形、蛛巢或蜂窩組成的墻壁或平臺;以六邊形包含任何圖像和文字元素。同時,LVMH要求歐萊雅中國賠償損失1000萬元。
對于LVMH的起訴,歐萊雅中國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并認為本案應由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管轄。對此,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認為,因LVMH住所地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故該院對本案有管轄權,因此,駁回了歐萊雅中國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
2021年7月7日,歐萊雅中國因不服上述對管轄權的判決,上訴至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不過,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已駁回歐萊雅中國的上訴,維持原裁定。也就是說,此案仍由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進行審理。
▍截自中國裁判文書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發布民事裁定書卻顯示,“受疫情影響,致使相關訴訟活動在較長時間內不能正常進行,因此中止訴訟”。截至目前,暫未公布案件的新進展。
▍截自中國裁判文書網官網
02
兩大涉案產品差價近千元
究竟是什么產品惹得兩個化妝品行業巨頭對簿公堂?
公開信息顯示,法國嬌蘭成立于1828年,憑借著香水起家,并逐漸將業務發展至護膚、彩妝等品類。1853年,嬌蘭創始人皮埃爾·佛朗索瓦茲·帕斯科爾·嬌蘭受旺多姆廣場紀念柱啟發,用蜜蜂和一枚彩色緞帶對香水瓶進行了裝飾,“蜂印瓶”由此誕生,成為品牌徽記,并延續至今。其于2010推出的“ABEILLE ROYALE”蜂蜜養膚產品也是對品牌歷史的延續與創新。
目前,嬌蘭天貓官方旗艦店顯示,“ABEILLE ROYALE”系列產品包含帝皇蜂姿復原蜜、精粹水、晚霜、日霜等產品。
▍“ABEILLE ROYALE”系列產品 資料圖
從天貓公布的今年雙11戰報來看,該系列產品已成為嬌蘭的主打王牌產品。數據顯示,“嬌蘭修護復原蜜精華液”位列天貓雙11爆款單品榜第4位,Guerlain嬌蘭官方旗艦店累計GMV位列快消榜第14位、美妝榜第13位。在LVMH的財報中,也多次表揚嬌蘭帝皇蜂姿系列產品對于品牌的貢獻。
而案件中提到的歐萊雅“NECTAR ROYAL”產品,包含了小蜜罐、琉金蜜、精華蜜、乳液、眼霜、潔面乳和安瓶精華等產品。該系列產品也是歐萊雅的熱賣產品。比如,在歐萊雅天貓旗艦店中顯示,“金致小蜜罐滋潤版”已銷售20萬+件,月銷量達到了1萬+件。
▍歐萊雅花蜜系列產品 資料圖
不過,這兩個系列產品的價格卻相差近千元。據悉,嬌蘭“ABEILLE ROYALE”系列單品售價為540元—2100元,而歐萊雅“NECTAR ROYAL”系列單品的售價則在199至429元之間。
此外,青眼還注意到,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有部分消費者將上述兩個系列的產品進行比較,并將歐萊雅的金致臻顏花蜜奢養濃萃精華(俗稱鎏金蜜)視為嬌蘭帝皇蜂姿復原蜜的平價替代品。
▍截自小紅書
03
國際美妝巨頭的中國之爭
雖然上述案件尚無定論,但兩大國際美妝巨頭的官司卻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有資深行業人士認為,“這背后實際折射出國際美妝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
根據近期各美妝集團發布的三季報顯示,歐萊雅集團實現了12%的業績增長,銷售額達286.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118億元),穩坐全球化妝品集團頭把交椅。盡管歐萊雅中國市場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但也并非沒有壓力。
為了鞏固市場地位,歐萊雅還在不斷以新品牌、新產品擴充中國乃至亞洲市場。譬如,近期,多家外媒發布消息稱,歐萊雅集團與韓國新羅酒店(Hotel Shilla)、私募股權公司Anchor Equity Partners合作,通過第三方合資企業Loshian,推出了全新的奢侈護膚品牌Shihyo,意在開拓亞洲市場。在剛剛舉辦的第五屆進博會上,歐萊雅更是共展出225個展品,總數創歷史新高。
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曾表示:“歐萊雅北亞區所覆蓋的美妝市場體量,占到約全球三分之一的份額。我們將包括中國美、日本美和韓國美的北亞獨一無二的生態圈稱為‘美妝黃金三角洲’。歐萊雅希望激活整個北亞美妝生態圈,促進可持續增長。”
而LVMH集團近年來化妝品與香水業務也呈現逐年遞增勢態。根據最新排名,該集團在全球美妝公司排名已由2020年的最末上升至排名第七。LVMH更是在今年三季報中表示,迪奧和嬌蘭的表現尤為出色,前者以曠野、真我、迪奧小姐等經典香水產品保持了高增長;而嬌蘭則是得益于帝皇蜂姿和黃金復原蜜兩大護膚系列的增長。
此外,在今年進博會上,LVMH集團亦是以巴黎建筑為靈感打造了600平方米的展廳,并展現了集團旗下迪奧、紀梵希、嬌蘭等14個代表性品牌。
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美妝市場,近年來,美妝巨頭在中國市場的“貼身肉搏”已開始上演。因此,面對競爭日益激烈但地位不斷提升的中國美妝市場,LVMH和歐萊雅也都“繃緊了神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