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食第一大省,占領打工人的廚房
來源/讀城記工作室
撰文/李杭
時下,最當紅的方便食品,除了螺螄粉,就是酸辣粉了。
深夜,一碗熱氣騰騰的酸辣粉或許就能撫慰打工人的胃。
人們知道酸辣粉的故事開始起源于川渝,但卻很少猜到故事的結局——酸辣粉在河南發展壯大,目前市面大約80%的速食酸辣粉都產自河南。
其實除了酸辣粉,我們日常生活中購買的大部分方便食品,例如方便面、火腿腸、速凍水餃、湯圓等也都是河南生產的。
也就是說,河南幾乎承包了中國人家里的廚房和零食柜。
河南到底是如何從人們印象中的“中原糧倉”逐步轉變成“國人廚房”的,它的優勢到底是什么?
01
中原糧倉的底氣
河南能夠成為食品生產和加工強省,首要原因就是吃的管夠。
河南省位于我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全省平原和盆地面積約9.3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總面積的55.7%。氣候方面,河南屬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日照充足,降雨豐沛,全年無霜期為189~240天,適宜糧食作物生長。
這樣的地理優勢將河南推向了小麥生產第一大省,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四分之一左右。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河南夏糧總產量3813.1萬噸,播種面積5683.8千公頃。河南夏糧總產量、播種面積數據均居全國第一。
這么龐大數量的糧食不僅養活了河南近億的常駐人口,每年還向省外調出原糧及制成品600多億斤,可以說河南是名副其實的“中原糧倉”。
在河南的土地上,北方生長著玉米、花生、大豆,東邊種著紅薯、水稻和芝麻,一到秋天,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
有了原料,就有了一系列的產業鏈。在河南,一粒粒麥子、一顆顆紅薯、一穗穗玉米,經過不同的工藝流程,變成了面粉、面條、粉絲等走入了千家萬戶的餐桌。
豐富的農業資源為發展食品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大大降低了食品加工企業的生產成本。
“就以酸辣粉為例,河南作為農業大省,紅薯種植歷史悠久,產量也非常高。除此之外,酸辣粉所需要的辣椒在河南的種植面積超過300萬畝,產量在全國排第一。這些原材料為河南酸辣粉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應。”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張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勤勞的河南人用中國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種出了中國年糧產量的十分之一。如今,他們又靠著智慧和巧手,把這些糧食變成了花樣繁多的速食,送到了全國人的家里。
02
種類豐富到吃不過來
螺螄粉、酸辣粉、自熱小火鍋等一系列速食食品逐漸走上了國人的餐桌。在疫情橫行的當下,各類速食再一次成為了百姓們囤貨的首選。
河南作為我國的食品工業大省,各類方便粉面、速凍商品十分豐富。
除了產品本身,河南也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品牌培育,比如拒絕日資低調公益的白象方便面,在大眾視野中的曝光率逐漸增長,甚至在超市、網上賣斷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河南是白象方便面的老家。
“河南本土方便面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像白象、老北京、天方、豫竹等等,但在原來,外地人知道的比較少。后來上大學的時候,嗨吃家、食族人這些方便食品在自媒體的助推下慢慢火起來,人們才知道原來這么多牌子的速食其實都是河南生產的。”河南人方欣(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除了方便面,經常出現在國人飯桌上的思念水餃、三全湯圓等一些冷凍速食食品也大都來自于河南,作為速食大省,河南的食物幾乎充斥在超市的各個角落。
尤其是最近幾年讓全球年輕人上頭的辣條,河南也是這個產業中的元老級制造者。
盡管如此,這些常規速食也只是河南速食萬花從中的一朵。老方城燴面、方中山胡辣湯、宛禾米線、寬嫂太和板面,河南人簡直要把本地和全國的各類粉面小吃都加工成速食,讓無數游子嘗到家的味道。
“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實在是太想念家鄉的食物了,就在網上買了一箱河南燴面,我吃第一口的時候都驚呆了,感覺跟在家里吃的現煮的差距不大,吃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后來我還跟朋友感嘆,原來河南的速食都能達到這個水平了,太強了。”方欣說。
03
河南食品工業到底有多強?
一位河南省的相關負責人曾這樣舉例說明河南的食品工業。“河南生產了全國二分之一的火腿腸、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饅頭、五分之三的湯圓、十分之七的水餃,河南每年向全國輸出原糧和加工制成品600億斤以上。”
早在2004年,河南方便面產量就占全國年產量的25%,是全國最大的方便面生產加工基地。在當時,全國每銷售3.5包方便面就有一包產自河南。
除了方便面,河南更是中國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基地,擁有思念、科迪、三全等眾多知名品牌。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河南省速凍食品行業就實現了408.84億元的銷售收入,占當年整個速凍食品行業1286億元營收的31.8%。
河南食品工業不只是在某一個點爆發,更是在全產業鏈開花結果。
比如,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僅僅擁有原料和加工技術不足以走向全國,在產業鏈上,發展冷鏈物流技術,更新速凍水平,研發新型口味,任何環節都不可或缺。
不過,河南雖是我國的食品大省,但是也存在結構層次偏低、行業品牌影響力較弱、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產業集群集聚水平較低等問題,距離建設食品工業強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食品工業基地目標,仍有較大差距。
簡單敘述,便是產品單價較低。
面對這樣的問題,河南省制定了一系列行動計劃。
在未來,河南食品產業將擴大有效供給,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做大做強三大優勢產業鏈,完善原料基地、冷鏈物流、質量安全等關鍵環節,打造萬億級中高端食品制造基地,重點建設漯河、周口、鄭州、駐馬店、信陽等食品產業集群。
河南熟,天下足。不論是中原糧倉還是國人廚房,河南為無數打工人的冰箱提供了堅實的后盾。河南用速食將自身和打工人緊密相連,用熱氣騰騰的餃子和筋道爽滑的面,撫慰了無數饑餓的胃與疲憊的心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