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說了拜拜,遙望科技難說嗨嗨
來源/氫消費
撰文/石聞天
被視為“女鞋第一股”、成立近30年的時尚鞋履A股上市公司“星期六”將成為過去時。
日前,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發公告稱,正式更名為佛山遙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隨之變動,證券代碼保持不變。
星期六更名遙望科技這一動作,有兩層含義——第一,進一步確認了直播電商在經過這么多年發展,事實上早已成了公司的現金奶牛的事實;第二,意味著“遙望科技”取代“星期六”,正式坐上資本市場的牌桌。
更名之后,在資本市場層面,遙望科技的公司畫像和商業路徑,則會變得更為清晰和明確。
對于更名,星期六表示,本次更名符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和發展規劃,“不存在利用變更名稱、證券簡稱影響公司股價、誤導投資者的情形。”
星期六“遙望”何方?
星期六在公告中表示,近年來,公司一方面逐步對原有多品牌時尚鞋履業務的運營模式進行優化,逐漸轉向專注品牌管理、供應鏈服務的輕資產運營方式;
另一方面,公司積極利用遙望科技豐富的互聯網流量資源、高效的流量資源整合運營能力以及多年積累的精準營銷技術,加速戰略轉型,遙望科技目前已經成長為該領域相對領先的公司。
此次更名,也正式意味著“女鞋第一股”星期六將正式轉型互聯網,同時,“直播電商第一股”將誕生。
事實上,對于此次變更公司名稱的目的,星期六稱是為進一步推進公司經營戰略,集中資源推動移動互聯網營銷業務的發展,讓市場更加有效地了解公司主營業務,體現遙望的品牌價值和核心地位。
近年來,星期六在不斷提高公司互聯網營銷業務能力,重點拓展社交電商服務業務。
而這也是星期六在主業疲軟之后,作出的重大業務調整。星期六雖在2009年上市,成為A股首家上市女鞋企業,但是上市不久就遭遇業績持續下滑的困局。2017年,星期六更是迎來巨虧3.52億元,雖然次年扭虧為盈,但是利潤也僅有304萬元。
直至遙望科技被并購進來之后,星期六的業績才再度恢復增長。此后,遙望科技成為業績貢獻主力。遙望科技的表現,沒讓實控人張澤明夫婦失望,也正是如此,讓他們動了剝離鞋類資產的心思。
2019年底,公司轉讓全資子公司佛山星期六科技研發有限公司100%股權,鞋類產品轉由第三方代工,至此,星期六完成脫鞋舉動,也為正式轉向互聯網鋪平了所有道路。
“女鞋第一股”名不副實
近年來,隨著女鞋業務逐年萎縮,互聯網業務已經成為星期六營收支柱。
查閱星期六財報可以看到,2020年上半年,星球六關閉了140家線下門店。2021年,星期六的鞋履業務全年均處于經營虧損狀態,當年的低價促銷使得全年計提壞賬準備及存貨跌價準備約3.15億元。同年,星期六的互聯網廣告業務收入為22.66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80.62%,而鞋履業務卻收效甚微,這也是其上市以來虧損最大的一年。
此外,2020年,星期六實現營業收入21.51億元,其中互聯網業務收入14.86億元,占營收比重達到69.1%;2021年,星期六營收28.11億元,其中互聯網業務收入達22.66億元,占比升至80.62%;而今年前三季度,這一占比已經升至90.01%。“女鞋第一股”的鞋履業務占比已經不足一成。
而就在今年一月,繼兩年前出售鞋履業務生產部門后,星期六又計劃將鞋類銷售業務打包出售,僅保留鞋類商標業務,這表示公司將徹底從傳統鞋企轉型為社交電商服務企業。
今年4月,星期六董事會換屆,遙望科技董事長謝如棟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法定代表人,遙望科技副總裁馬超成為上市公司董事,而其創始人張澤民夫婦則保留控制權。
此次更名,對外界透露的更多是遙望科技作為星期六最賺錢的部門,釋放其在電商行業的核心地位和品牌價值。
事實上,早在星期六宣布并購遙望科技時,坊間對于遙望科技“借殼上市”的傳言不絕于耳。
根據公開資料,遙望科技曾于2015年12月掛牌新三板,并在2017年3月摘牌,理由是,從新三板退出是因為想去更主流的資本市場。
如今看來,“借殼星期六”的猜測也并非空穴來風。追溯張澤民夫婦保留控制權的原因,或只是因為在當年并購遙望時為穩定軍心做出的一紙承諾。根據上市公司公告,保留控制權的承諾有效期將截止至2024年3月22日。
當前,直播電商行業已經進入強監管時代。隨著監管趨嚴,品牌方會傾向于選擇符合法規要求、更值得信任的頭部機構。
遙望能“望”多遠?
遙望科技自身的歷史也不短,2010年11月成立,在2018布局直播電商領域,成為以直播為核心的綜合型企業。
和其他MCN機構不同,明星直播是遙望科技的一張“王牌”。公司官網顯示,包括王祖藍、張柏芝、張予曦、婁藝瀟、賈乃亮、黃圣依、鄭秀妍Jessica等都是遙望科技的簽約合作藝人。
中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累計簽約藝人超40位,簽約藝人主要投入短視頻和直播電商業務;并建立超過2萬個國內外品牌入駐的供應鏈體系,覆蓋美妝、生活、食品、服飾等全品類。
可見,遙望科技在打造新IP方面,已具備成熟的資質。并且其已從原來的“超級頭部主播”模式轉向了“超級渠道”模式,這也意味著遙望科技又面臨了新的挑戰,如穩健的供應鏈、強大的組織調度能力等。
此外,遙望科技還面臨謙尋文化、美ONE、辛有志嚴選、交個朋友、無憂傳媒等MCN機構類機構的壓力。
不得不承認的是,鞋履生意的落幕已成定局,而直播電商正如日中天。
但是盡管擁有賈乃亮、黃圣依等已在平臺站穩腳跟的成熟主播,但過渡依賴電商直播業務的遙望科技并非沒有增長隱憂。
眾所周知,與明星合作雖然能帶來更多流量,但是大部分明星直播的帶貨業績并不突出。回歸到遙望科技來講,業務更多是看運氣,以及還需要藝人在直播帶貨層面的綜合實力,這些也是對明星藝人的考驗,對遙望科技來說,值不值得他們花錢來推廣這些藝人,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遙望科技大手筆對藝人的投入,體現在了財務數據上。
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星期六營業收入18.01億元的同時,營業成本卻高漲81%至13.81億元。公司在公告中解釋,稱是社交電商業務規模和收入增加,相應的流量推廣成本、合作方分成成本增加。
而與此同時,單看遙望科技,其盈利能力并不穩定。2019年-2021年,雖然遙望科技的營業收入從7.44億元增至22.19億元,但凈利潤卻從2.11億元降至6529萬元。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6.09億元,凈利潤則回升至1.8億元。
目前,直播電商行業進入門檻仍然很低、競爭格局相對分散,隨著新的市場參與者不斷涌入,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遙望科技殺入直播電商賽道,可能面臨競爭優勢被削弱、盈利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的風險。
MCN行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目前發展較為迅速,全國大大小小的MCN機構加起來不下10萬家;隨著該行業異軍突起,也存在惡性競爭、假冒偽劣、誠信缺失等問題。
而這些,都是留給遙望科技的新難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