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麗友“閉店”背后的痛,達利園最懂
來源/鯨商
作者/三輪
雙十二期間還在積極營銷搞活動的好麗友,突然在12月24日宣布天貓旗艦店閉店。并宣布:在此之前生產訂單繼續發貨,但時效無法保證,建議消費者退款;如有退款需求,請于1月中旬之前聯系客服。
目前,好麗友天貓店商品已全部下架。其官方回應:更換電商渠道運營商,預計1月重開(天貓旗艦店)。
這一韓國食品品牌,曾是無數國內消費者的童年回憶,可在屢次“翻車”后,不僅要面臨信任危機,還要面對消費者低糖、低脂、健康的產品需求升級挑戰。其面對達利園、卡爾頓等新老國貨品牌的夾擊,能否重整旗鼓?而整個烘焙零食賽道也在迎來新變局。
01
好麗友的“沉浮記”
好麗友成立于1956年,與樂天、農心和CJ(希杰)同屬韓國東洋制果集團,是韓國四大食品公司之一。該集團于1993年在北京開設了辦事處,并在1995年12月注冊成立了好麗友食品(廊坊)有限公司,正式進軍中國市場,陸續推出了 呀!土豆、薯愿、好友趣、好多魚等近30款產品、7大品類。
彼時,國內的烘焙零食產品競爭相對較低,好麗友掐準時機,通過魔性廣告進行產品推廣,快速在國內零食市場占領了一席之地。其與旺旺雪餅、小浣熊干脆面、衛龍等產品一同成為了廣大消費者的“童年回憶”。
據了解,至今中國市場仍是好麗友最大的市場,在此前的2017年至2020年,該公司在華營收基本上是保持上升態勢。但自2020年以后,其在華收入出現下滑趨勢。
根據其財報顯示,2021年好麗友營收約合121.16億元,其中中國市場的營收為62.5億元,業務占比最高,但相比上年同期的72億元營收略有下滑。
好麗友在華四大業務板塊中,2021年膨化類業務收入為26.2億元,派類業務收入23億元,餅干業務收入9億元,口香糖與糖果業務為4.1億元。
下降的同時,好麗友還因原輔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進行了一波產品定價調整。自2021年宣布產品線漲價后,線上好麗友天貓旗艦店中的多款產品進行了不同程度漲價。
其實,近兩年衛龍、三只松鼠、茶顏悅色等多個品牌都出現過漲價的情況,由于原料、人力、物流等成本上漲,大部分網友表示仍會購買。但好麗友卻迎來一片罵聲,因為其在國內外漲價不同、原料“雙標”的舉措。
今年3月,有網友爆料稱,好麗友僅對中國等市場實行漲價,且好麗友中國產品原料使用代可可脂,韓國產品原料使用可可粉,當晚“好麗友漲價”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對此,好麗友官方微博當時回應稱:好麗友產品國內價格近年來一直保持穩定,僅2021年9月對部分派類產品價格做出調整;好麗友·派主要配料全球一致,中國產品所用代可可脂與韓國產品配方中植物性油脂為同一種物質,原料“雙標”爭議系翻譯軟件翻譯海外產品配料表時表述不準導致。
然而,國內的消費者并不買賬。廣大網友發起了對好麗友的抵制,不少商超也不得不對好麗友品牌產品進行低價處理。
不少網友猜測此次天貓旗艦店關閉,與以上好麗友的迷惑操作有關。但好麗友京東、拼多多、抖音等官方旗艦店仍在正常運營,客服告訴記者,沒有接到要關店的消息,天貓旗艦店閉店對他們并無影響。
對好麗友來說,暫時的休整,不僅是因為收到負面信息的影響,更多還是源于市場競爭愈加激烈。達利園、盼盼等傳統品牌,a1、卡爾頓、三只松鼠等新品牌的加入。
02
健康風潮,零食賽道加速洗牌
好麗友在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國貨品牌達利園便盯上了它。好麗友推出蛋黃派,達利園也馬上推出了蛋黃派,且價格不到好麗友的一半。
在廣告投入上,達利集團有著和當時眾多國貨品牌一脈相承的“大手筆”。無論早期的傳統媒體,電視、電臺和戶外廣告,還是當下的直播帶貨、互聯網平臺種草,達利集團重金砸下后,換來了一定的關注度。
并且,達利集團還布局了線下營銷網絡。建立了傳統經銷商渠道后,他們還通過與大型商超的直接合作,進行降本增效,直接將營銷費用花費在銷售終端上。
達利園蛋黃派的成功讓好麗友感受到威脅,同時,達利園也背上了“山寨”的帽子,其品牌創新性弱,跟隨性強。
達利園之前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如好麗友,也是因為他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比如銷售過期的商品,偽造制造虛假的臺賬等等,這些行為也令消費者非常的寒心。或許,此次好麗友出了雙標事件后,達利園會成為最佳“撿漏”者。
在達利園2021年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112.87億元,遠超過好麗友(中國)一年的營收。
然而,到今年上半年,達利食品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僅家庭消費分部收入實現增長,同比上升2.8%至17.26億元;休閑食品和即飲飲料分部收入分別為45.28億元、29.65億元,同比都出現了下降,下降幅度分別為6.8%、19.5%。可以看出,達利園也有自身困局。
好麗友、達利園受挫,除了原材料、負面信息等因素,主要因為烘焙零食品牌發展至今,消費者的口味已經有了變化。當前流行的低糖、低脂、健康風潮,讓以高糖高脂為代表的好麗友、達利園食品成為“保守派”,讓產品競爭力下降。相關數據顯示,派類品類、膨化食品、甜味餅干、口香糖行業規模不是在增速放緩就是逐年縮減。
伴隨著互聯網發展,消費者多元化需求,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帶有互聯網基因的國貨零食品牌相繼崛起。他們不僅有堅果類產品,衍生的早餐面包、早餐代餐產品、肉松餅等產品也有可觀銷量。因此,這類品牌不僅在營收早已超過好麗友,還在產品層面給予好麗友生存壓力。
更為新穎的新消費品牌,例如在2014年誕生于福建省的卡爾頓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了肉松沙拉面包、奶獅面包等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還有創立于2016年的a1零食研究所,不僅有黃油面包、水果吐司面包等熱賣產品,這幾年還相繼獲得今日資本、中金資本、華潤大消費基金等機構多輪投資。
且在新品研發的過程中,新消費品牌更為細分的市場需求切入選擇,用新的產品概念圍剿老玩家,更具穿透力,這不得不讓好麗友、達利園們倍感焦慮。
02
烘焙零食的新格局
好麗友曾希望持續擴大在華收入。達利食品也曾定下發展目標:力爭在2025年之前培育出四個百億品牌——達利園、樂虎、豆本豆和美焙辰,如今看來,這兩個品牌的目標似乎都遙不可及。
如今好麗友的天貓旗艦店閉店調整。但其這些年并非閑著,其近年來推出的新品果滋果心、肉松蛋糕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健康、療愈、代餐等方面,好麗友也有所涉足。并且,好麗友還與敦煌博物館進行聯名,給消費者視覺上帶來煥然一新。
反觀國內的品牌,避免重蹈好麗友的覆轍,專心研究產品、渠道、運營,似乎才是當務之急。
此外,艾媒咨詢在《2021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競爭格局與消費行為分析報告》中指出:2021年中國烘焙行業市場規模達2600.8億元,同比增長19.9%。2023年預計將突破3000億元。且在烘焙的各種消費場景中,66.8%的消費者將其當作零食;作為充饑和正餐替代品則位居第二,占比達47.7%。
在市場機遇、產品場景多樣化,以及低卡健康等消費訴求下。新興品牌卡爾頓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人群、場景的膳食營養需求,將產品線分為休閑營養線、兒童營養線、低卡營養線和關愛營養線。
a1食品研究所為了推動產品層面的研發與創新,啟動了“超級研發”計劃,與江南大學、廣東省生態設計工業研究院共建全球食品研究院,確保品牌有精準的市場嗅覺,讓產品保持市場競爭力。
此外,在品類選擇上,a1食品研究所沒有不斷擴充爆款的口味,而是嚴格控制產品口味和品類擴張,保持相對精簡的SKU,控制成本的同時,有更多的精力用在產品迭代上。
不過,卡爾頓和a1食品研究所在品牌影響力、線下渠道能力等方面不如好麗友、達利園等傳統品牌。且他們一直有網紅的稱號,能否從網紅沉淀為經久不衰的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好麗友被抵制,達利園穩步發展,卡爾頓與a1食品研究所抓住機遇,拼命跑馬圈地。但國產烘焙品牌不能光“撿漏”。而是依靠自身的產品創新、渠道布局、內部管理等方面,才能獲取消費者與資本市場青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