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復蘇第一槍元旦打響,食品品牌和經銷商需要做什么?
來源/全食在線
作者/李青林
跨年夜擁擠的人潮、城區(qū)擁堵的馬路、商場排隊的餐廳、景區(qū)增長的客流量、滿房的酒店,這是2023年元旦期間,中國市場正在發(fā)生的事情。
2023年開局,中國消費市場正在加速回暖。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5271.34萬次,同比增長0.44%,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元旦假日同期的42.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65.17億元。
與此同時消費市場也逐漸升溫,元旦期間北京環(huán)球度假區(qū)官方APP顯示熱門項目排隊時間均在40-60分鐘,同樣在北京,2022年最后一天,商圈客流量達到11.65萬人,在上海,位于主城區(qū)的七寶古鎮(zhèn),元旦假期前兩天的客流量達到3.7萬人,南京的新街口,就餐人數“破紀錄”。
2020年開端,熟悉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旅游、餐飲、購物需求的復蘇,必將刺激零售業(yè)的增長。
在陜西元旦期間零售業(yè)態(tài)恢復增長,其中食品、飲料分別增長16.8%和20.1%。?
人員流動加速食品飲料市場增長,商圈人流量帶動餐飲業(yè)復蘇。
元旦小長假的消費復蘇可以驗證,2023年將是一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年份。
01
消費回暖,食品飲料品牌需要做什么?
2023年,對于食品飲料品牌來說將面臨以下幾個利好。
首先是流量回歸,尤其是線下流量的回歸,隨著各行各業(yè)的復工復產,線下將成為零售業(yè)態(tài)銷售增長的重點渠道,與此同時2023年經濟形式將有所好轉,消費者也更愿意花小錢來滿足自己壓抑已久的需求,但后疫情時代,大多數人更關心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所以線上流量也將重新回歸。
但增長點或許不會再以搜尋為主的電商平臺,而是能夠與消費者共情且滿足其情緒價值的內容電商和以信任為主的直播帶貨。
其次是消費降級,是的你沒有看錯,大多數人認為消費回暖后,消費者一定會購買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但事實上經歷三年防疫,消費者已經看清現實,現金流和存款才是安全的保證,而超前消費欲望將越來越低,有多少錢買多錢的東西將成為未來5年的主流。
所以高性價比、實實在在的好產品才是消費者正真的需求,這對于品牌來說,回歸產品本身,弱化新營銷和流量造勢將成為關鍵,對于傳統品牌來說,在穩(wěn)固渠道優(yōu)勢的基礎上,利用品牌勢能進行產品微創(chuàng)新,而對于創(chuàng)新品牌來說,占位細分領域,用高性價比產品征服消費者將成為主流,XX刺客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中國食品飲料市場正在發(fā)生變化。
再者是渠道更加重要,無論是線下渠道還是線上渠道,2023年對于品牌來說將至關重要,在渠道上2023年將發(fā)生幾個變化,一是傳統線下渠道優(yōu)勢依舊存在,通過經銷商將產品分銷到二三級市場,商超、社區(qū)超市將成為消費者重點關注的渠道。
二是便民商圈的重要性凸顯,便民商圈指的是圍繞消費者住宅,15分鐘路程之內的餐飲、購物、消費商圈,將店做小,離消費者更近將成為2023年的主流。
三是便利店服務價值的釋放,連鎖品牌便利店將會通過更多的附加服務來滿足年輕人的需求,賣貨或許不再是便利店的核心,而鏈接消費者,為其提供多品類的服務將成為便利店重要的場景。
四是重視下沉市場,得小鎮(zhèn)者得天下,近兩年來,一線品牌紛紛開始布局下沉市場,這意味著小鎮(zhèn)青年的消費力將被充分挖掘,而在此之前商超的下沉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隨后茶飲、咖啡門店的下沉也為其帶來意外之喜。
那么基于以上幾點趨勢,品牌方要怎們做呢?
那就是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渠道優(yōu)勢,通過數字化營銷,將消費者與品牌緊密相連。無論是傳統品牌還是創(chuàng)新品牌,都應該把線下渠道作為重中之重,打造優(yōu)勢供應鏈,組建優(yōu)秀銷售團隊,與此同時線上渠道將成為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橋梁,通過內容、活動的打造,增強消費者與品牌的粘性。
在產品上,要回歸本質,好吃、健康、安全、營養(yǎng)將成為產品的主流,同時需要依托規(guī)模化的生產來降低成本,對于有工廠的品牌來說十分友好,當然創(chuàng)新品牌也有機會,那就是用細分品類打動消費者,用創(chuàng)新產品吸引消費者,用合理的價格留住消費者。
在客戶關系上,要做到與經銷商構建共同命運體,未來經銷商將轉向與服務商,這意味著品牌不再是經銷商唯一選擇,所以經銷商更希望與能夠共同增長的品牌合作。而如果一味的壓貨,強勢的市場行為,缺少履約信任,那么經銷商必然會拋棄品牌。當下的市場是渠道為王的市場,經銷商作為渠道的連接人將成為未來渠道的掌控者。
在消費洞察上,品牌方要抓住消費者的小需求將其放大,目前主流需求的市場基本飽和,對于新品牌更要抓住細分市場的發(fā)展,而做到細分市場中的第一則是新品牌唯一破圈的機會。
02
消費回暖,經銷商需要做什么?
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趨勢下,在國內國外雙循環(huán)的新策下,對于經銷商來說同樣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
機遇來自于國內消費市場的刺激,渠道回暖,經銷商承擔的角色更加重要,即便在數字化發(fā)展的今天,經銷商的地位依舊不可撼動,而挑戰(zhàn)則來自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下,經銷商將不再承擔單一的角色,而是綜合性服務商,公司化運營,打造極致供應鏈和數字化財務管理,讓經銷商更加系統化、體系化的發(fā)展,這意味著有一部分經銷商會被替代,要么轉為二批商,要么成為零售商。
所以未來五年經銷商要想獲得更好地發(fā)展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是守住現金流,市場回暖并不意味著經濟增長,所以現金流是經銷商生存的血液,打造良性現金流是經銷商生存的基礎。
其次控制庫存,不盲目壓貨,不為了完成任務而壓貨,不為了要廠家返利而壓貨,打造安全庫存,寧可短期缺貨也不要壓貨滯銷。
再者要合理安排品類,在產品代理上,經銷商要善于做減法,要用便利店的思維做品類管理,剔除滯銷產品,穩(wěn)固流量產品,發(fā)展利潤型產品,這意味著經銷商不僅要了解消費趨勢,洞察消費需求,而且要善于選擇品牌。
最后就是做好服務,服務是經銷商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優(yōu)質的服務能夠幫助經銷商穩(wěn)固渠道,籠絡人心,畢竟終端客戶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有感情的人。
03
元旦之后,下一個旺季是?
毫無疑問,元旦消費回暖的信號極大的刺激了消費市場,但真正的消費旺季則在春節(jié)期間。2023年的春節(jié),人口流動量必然增長,這意味著消費市場也更加活躍,同樣在品類中食品飲料、酒水、餐飲、預制菜、新年糖、巧克力堅果、大禮包、禮盒產品、鹵味食品這些剛需品類將迎來快速增長,巨大的流量將被引入這些品類中,對于大多數品牌來說可能會面臨躺賺。
但我們要看的更遠,那就是春節(jié)之后的常態(tài)化消費才是檢驗市場是否回暖的真正時機。
但我們樂觀的看到,2023年食品飲料行業(yè)必將迎來更好的增長,以大健康為主的品類會獲得消費者和資本的關注,在理性消費回歸之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心做產品,用心做服務,深耕渠道,放大品牌。
這樣旺季才會永存。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