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便利店十大事件:發力即時零售、日資便利店換帥
出品/聯商網
撰文/西泠雪
過去一年,中國便利店行業經受了嚴峻考驗,市場下沉趨勢明顯,三四線城市發展勢頭強勁,不過也有部分企業發展遇阻,出現了關閉門店的情況。
2022年的便利店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聯商網》梳理出過去一年便利店行業十大事件,見證行業變遷,共同數往知來。
1、羅森收購天虹微喔
2022年1月13日,天虹微喔官方公眾號發布《天虹致顧客朋友書》。
告知書稱,因戰略需要,公司已將所持天虹微喔便利店(深圳)有限公司100%的股權轉讓至羅森(廣東)便利有限公司。自2022年1月15日起,公司將結束對微喔公司及旗下門店的運營管理。
此前,2021年12月天虹股份就曾發布公告,披露掛牌轉讓天虹微喔便利店(深圳)有限公司100%股權的進展。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出具的《受讓資格確認意見函》,最終確定羅森(廣東)便利有限公司為天虹微喔100%股權的受讓方,成交價格為3.1億元。2021年12月29日,天虹與廣東羅森簽訂了《產權交易合同》。
有分析認為,羅森接盤天虹微喔,有利于迅速打開華南市場。此外,為了進一步打開華南市場,羅森已啟動在廣州投資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總部項目,區域總部設于廣州黃埔。預計至2028年,羅森在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內將開設1500家門店。
2、全家跨界開生鮮超市
據全家便利店觀察,疫情期間其生鮮蔬菜的業績翻倍、冷凍調理食品的年銷售增長30%。
基于對品牌和細分客群的精準定位,全家瞄準了“預制菜”的商機,于去年2月在臺北推出了旗下新品牌FamiSuper選品超市店(中文名:全家新鮮市)。
據悉,FamiSuper是全家品牌升級后所推出的輕奢創新品牌,不再是全家的藍+綠形象,新店從選品、到空間設計,再到包裝細節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店面布局上,該店維持原有的便利店小坪數的設定,擁有3500個SKU,冷凍食品比例提至80%,主要供應新鮮蔬果、冷藏生鮮、冷凍食材、進口選物、進口調味料、熟食、日常干貨、有機農作物、酒品等12大品類。
日本全家表示,未來展店方向將瞄準涵蓋住宅區與商辦混合的復合型商圈,讓更多人流接觸到FamiSuper新品牌。
3、每日咕嘟獲數千萬天使輪融資
2022年3月,新型會員制餐飲便利店連鎖品牌「每日咕嘟」完成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輪融資,資方未作披露,由白澤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據悉,本輪資金將主要用于數字化系統開發和門店擴張,其目前在北京已有10家門店,未來將以聯營的方式拓展。
不過,從目前便利店的融資情況看,便利店行業的融資輪次仍然處于早期階段,C輪后的融資寥寥無幾。近年來行業內投融資事件數量大幅減少,大部分項目未能撐過孵化階段。
4、美宜佳門店突破3萬家
2022年11月30日,美宜佳便利店宣布全國有效門店突破30000家。這意味著,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美宜佳每年開設了近5000家門店,平均每天都有超12家門店掛牌營業。
美宜佳用了10年時間將門店開到1000家,又用了10年時間開到10000家,而其從10000家門店到30000家的跨度僅用了5年時間,拓店速度翻了4倍不止。
圖片/美宜佳便利店
目前,美宜佳已形成了華南、華中、華東等多個地區260個城市的全國布局,素有“中國便利店之王”的稱號。
5、日資便利店換帥
2022年3月,原株式會社LAWSON執行董事、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張晟職位發生變動,日本執行董事到期不再繼續擔任。目前,張晟的職位為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副總裁。
隨后,在 2022年5月,7-ELEVEn中國發生重大人事變動。原7-ELEVEn中國董事長內田慎治已返回日本,不再擔任董事長一職,新任董事長由原7-ELEVEn中國CFO、總經理嚴茜接替。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羅森和7-ELEVEn中國,此前全家也曾發生高管變動,原全家便利大陸執行長林建宏離職,僅次于林建宏的大陸全家“二號人物”、總經理朱宏濤也離開了全家。
6、食品安全問題引關注
2022年的315期間,7-ELEVEn后廚亂象曝光,被推上黑榜熱搜。
根據北京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這一刻》微博消息,記者臥底7-ELEVEn便利店北京亮馬橋店發現,消費者最喜歡的便利店關東煮,裝海帶的籃子可能是剛剛從垃圾桶上拿下來的;一次性杯蓋的旁邊竟然是“蟑螂貼”……
隨后,北京7-ELEVEn便利店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致歉函稱,媒體報道的店鋪存在的違規問題點屬實,針對涉事店鋪,已決定對店鋪停業,后續整改等問題,會嚴格按照相關政府部門要求和指導落實。
7-ELEVEn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上述問題門店為加盟店。
2022年6月7日,7-ELEVEn又因售賣過期食品再登微博熱搜。
去年4月,全家便利店關聯企業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藍村路二店因銷售過期飲品,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萬元;在12月,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通河路店又因銷售的“光明致優娟珊鮮牛奶”超過保質期,被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罰款2萬元。
此前,已有多家全家便利店銷售過期食品被處罰,涉案產品包括鵪鶉蛋、烤腸等。
有分析指出,加盟店存食安問題,折射出企業內部對加盟店監管存在漏洞。無論是直營還是加盟店,品牌方都要更多地去考慮如何采取更好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避免出現此類問題。
7、推進“便利店+”模式
2022年3月15日,美宜佳便利店廣東地區售藥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消費者在試點便利店可享受24小時購藥(乙類非處方藥)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美宜佳在線下門店運營上花費了不少功夫,“便利店+藥店”只是美宜佳“便利店+”戰略中的一步。
而除了“便利店+藥店”模式,不少便利店品牌也進行了更多“便利店+”嘗試。
2022年6月30日,中百羅森首批兩家“便利店+奶茶烘焙”店開業,引入現制現售奶茶和即食烘焙產品,通過“跨界延伸”的新餐飲零售模式,多元化回應消費者對商品的訴求。
此外,在去年12月,中百羅森武漢首家社區便利店開業,引進生鮮水果等差異化商品,打造“社區便利店”等創新店型。
據介紹,本次改造升級從消費者實際需求出發,除了增設家庭裝糕點、水果、散裝零食、冷凍冷藏等高頻、剛需類別商品,還增加了奶茶、現烤烘焙、鹵味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7-ELEVEn、全家等便利店品牌,也曾試水生鮮,但主要是在門店內設置生鮮品類貨架,提供的果蔬產品較為簡單。
8、發力即時零售
去年6月,美團外賣啟動了“24小時便利店項目”。通過與便利店合作的方式,線下安裝“小黃燈”,線上上線外賣服務。
據悉,長沙的美宜佳、新佳宜,青島的有客便利,武漢的美宜佳,成都的見福便利都與美團達成了合作,安裝美團24小時小黃燈的便利店,均提供24小時外賣服務。
近兩年,隨著消費者即時性需求的上升,越來越多的便利店上線了即時零售平臺,“實體店鋪商品+外賣小哥即時配送”構成了線上新供給。
7-ELEVEn中國新任董事長嚴茜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將在外賣等即時零售戰略上重點發力。
羅森中國相關負責人也對外表示,外賣給實體門店帶來了很大增量,這一部分的銷售額占整體比重的10%左右。在川渝等地區,因美團和便利店周末的促銷力度較大,線上銷售額占比可達15%左右。
資料顯示,為了與消費者建立起更為密切的鏈接,發展新的業務增長點,超8成便利店已推出線上業務,超7成企業線上業務通過與第三方合作的形式開展,線上業務銷售額貢獻占比約7%。
有分析認為,加碼線上即時零售,正在成為便利店行業發展的顯著趨勢,但競爭也在加劇,要在激烈的即時零售競爭格局下突出重圍,如何經營好門店、建立成熟的運營體系或是關鍵。
9、加碼咖啡賽道
2022年,不少便利店品牌持續加碼咖啡賽道,不難看出它們在咖啡市場的野心。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全家、羅森、7-ELEVEn、便利蜂、美宜佳、喜士多等11家主要便利店推出了至少12個咖啡品牌。
去年5月,唐久便利宣布“樣咖啡”作為獨立子品牌正式進軍咖啡市場,目前已在200多家西安門店上線,預計6月全面鋪開。
據悉,樣咖啡于2021年登陸唐久便利門店,在經歷9個月的試水后,如今作為唐久獨立子品牌進軍咖啡市場。根據介紹,樣咖啡致力于讓走進唐久便利的每一位顧客都能喝到高品質、高性價比、專屬定制的現磨咖啡。
2022年7月28日,Tim Hortons中國與易捷咖啡合作,共同推出的3家聯名店。而早在2020年,易捷就與連咖啡成立了合資公司,同年12月易捷咖啡北京首店落地。
2022年12月,全家便利店旗下首個獨立的咖啡體驗門店亮相臺北,此前其咖啡品牌Let’s Café耕耘咖啡領域已有長達16年之久,獨立咖啡門店的開業,意味著全家在咖啡領域更進一步。
圖片/全家微生活微信公眾號
在便利店行業資深人士看來,咖啡廳的咖啡講究品味,講究咖啡周邊環境等帶來的附加價值,主要在精品咖啡上下功夫。而便利店咖啡是快餐型咖啡,講究效率,價格比較實惠。便利店咖啡今后是有市場的,但是市場的培育期會非常慢,這主要和消費者的生活飲食習慣有很大關系。
10、下沉趨勢明顯
去年10月,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便利店報告顯示,自2020年疫情開始至2022年3月份,全國便利店門店總數從原先的116.44萬家,上漲至221.76萬家,上漲近一倍。
數據顯示,大多數城市便利店數量經歷了下降后回升的過程,整體上已回歸疫情前水平。珠三角地區的便利店發展仍領跑全國,從便利店指數TOP20城市來看,東莞也繼續保持著便利店排行榜首位的位置,深圳、廣州分列二三位。此外,佛山、中山、惠州、江門、汕頭等城市也都進入便利店指數前20名。
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便利店的增速放緩,更多的便利店企業瞄準低線市場,加速渠道下沉。美宜佳董事長張國衡在《2021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中也表示,一二線城市的便利店市場已趨近飽和,而低線市場存在較大增長空間。2022年,三四線城市發力更為強勁,相較2019年,三四線城市整體便利店數量幾乎翻倍。
此外,張國衡也曾提到,2022年美宜佳的發展戰略之一,便是從一線到五線,全市場發展。
2022年9月,羅森首次進駐河北衡水市,首次開業三家門店,這被認為是羅森下沉市場的進一步動作。羅森正主動走出華東區大本營的“舒適圈”,著力開拓北方的三、四線城市,目前已在河北衡水、唐山等地開店,積極布局京津冀市場。
7-ELEVEn也已將門店拓展至江蘇、陜西、湖北、河南、湖南、福建等區域。
寫在最后
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2便利店業態發展情況概覽顯示,過去一年,有64.1%的便利店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實現增長,35.9%的便利店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出現下降,便利店行業的整體發展表現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有67.2%的便利店企業的來客數同比2021年出現下降,僅有21.9%的企業的來客數同比實現增長,來客數的下降也是導致門店銷售下滑和企業凈利下滑的主要因素。
對此,聯商特約專欄作者司馬正樹認為,來店客數的減少,應當引起注意,說明消費者開始對便利店業態表現出某種“失望”。疫情后的便利店業態,不該僅停留在滿足疫情前的所謂“便利”層面上,解封帶來了“新日常”需求。
在他看來,便利店急需在業態上突破,實現新的“自我革命”,滿足社區消費者“便利性”+“目的性”的購買新期待及新日常下的高頻與剛需,便利店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制高點以及屬于自己的那份生存發展的土壤。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