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盤活生鮮電商
來源/電商報Pro
撰文/李迎
生鮮電商“搶灘”預制菜
預制菜正在成為生鮮電商競爭的新高地。
近日,在2023中國連鎖餐飲峰會上,盒馬透露公司今年新成立了預制菜部門,并且預計今年預制菜銷售額能突破50億。
過去5年,盒馬在全國建起了300條鮮食供應鏈。去年開始,盒馬在武漢、成都、上海、等地自建的央廚也相繼投產。
在這之前,盒馬CEO侯毅也公開表示,非常看好以新型食品加工技術為核心的預制菜發展方向,今年將自有品牌、大進口和預制菜三大部門列為一級部門。
同樣要在預制菜上做“50億生意”的,還有叮咚買菜。
2020年,叮咚買菜就已經入局了預制菜賽道,目前已經形成了覆蓋原材料供應、加工生產、市場銷售等完備的產業鏈體系,預制菜的銷售額已經占到了叮咚買菜總GMV的14.9%。
兩個月前,叮咚買菜表示今年平臺預制菜目標規模將達到50億元銷售額,并面向全行業招募“預制菜合伙人”,幫助產業進入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緊接著,叮咚買菜上線了面向外部渠道的預制菜品牌“朝氣鮮食”,并且還和盱眙縣展開合作,在當地打造集小龍蝦培育、研發、加工為一體的預制菜供應鏈。
(圖源:叮咚買菜)
除此之外,美團買菜也推出了主打熟食和半成品菜的“象大廚”;京東超市也宣布將通過定制獨家菜品、傾斜資源扶持、成立獨立部門三大舉措,助力預制菜三年打造20個年銷售過億品牌、5個年銷售過5億品牌。
顯然,預制菜成為生鮮電商押注的新增長點。
盈利的需求,風口的到來
生鮮電商賺錢難,是業內普遍共識。
首先,作為非標品,生鮮品類需要控制的因素更多,損耗率也更高,但與之相反都是,生鮮品類的毛利卻是普遍偏低的。
其次,生鮮電商主打的是30分鐘極速達,不管是以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還是以盒馬為代表的店倉一體模式,要想保證履約效率,都要付出高昂的設備、場地、運輸和人力成本。
結束了燒錢換規模階段后,還幸存的玩家們都開始尋求盈利,探索高客單價品類成為共識,加碼預制菜便也順理成章了起來。
預制菜其實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只是之前主要做的目標群體是B端餐飲市場,直到這兩年,C端消費市場的需求才多了起來。
對于生鮮電商來說,和傳統生鮮產品相比,預制菜的毛利率能達到30%以上,而前者的毛利率一般在10%-20%左右,并且預制菜的客單價更高,有更大的盈利空間。
以叮咚買菜主打的自營預制菜產品“拳擊蝦”為例,“拳擊蝦”的券前毛利率能達到33.8%,遠高于叮咚買菜的整體券前毛利率,包含“拳擊蝦”訂單的客單價比平均訂單高73.9%,達98.9元。
此外,自從2020年推出預制菜以來,叮咚買菜的平均訂單額就從65.7元增加到2022年的74.5元,為叮咚買菜去年實現全面盈利助推了一臂之力。
而跳出生鮮電商,著眼于預制菜行業,這也是個有著廣闊發展前景的市場。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2026年的預制菜行業預計增速在20%-30%左右,并且有望在2026年實現預制菜的“萬億市場”。
(圖片來源:艾媒咨詢)
今年,預制菜還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2月13日,《中國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明確培育鄉村產業新業態,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
去年以來,地方政府也陸續推進預制菜產業,包括廣東、四川、浙江、上海、江蘇等多個省市出臺了預制菜產業發展政策,涉及原料、加工、配送、包裝、專業術語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填補了行業空白。
預制菜的風口到來,除了生鮮電商,還有大批玩家也涌進這片新藍海中。
格力成立了預制菜裝備制造公司,為預制菜上下游企業提供配套的專業化制造、儲存、運輸制冷設備;順豐也推出預制菜行業供應鏈解決方案,全面布局預制菜行業;甚至連運動品牌貴人鳥,也花費1億元成立金鶴(齊齊哈爾)預制菜產業園有限公司……
盈利的需求,行業的風口,都表明生鮮電商需要預制菜,但要想成功分食這塊“肥肉”,還有諸多難關等待平臺去克服。
預制菜倒逼生鮮電商向上升級
預制菜有著廣闊前景,但想讓其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增長曲線,生鮮電商還要攻克許多難關。
要知道,盡管預制菜成為熾手可熱的新風口,但依然存在著許多痛點。
目前,預制菜面臨著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而且對于信奉“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來說,預制菜的單一配比,還難以滿足消費者挑剔的口味。
《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有61.8%的消費者認為預制菜的口味復原程度需要改進。
此外,消費者對于預制菜的新鮮和品質也有著更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不管是在原材料還是在成品的運輸上,預制菜對起到保鮮作用的冷鏈運輸有著極高的依賴性。
這就意味著,生鮮電商要想把預制菜打造成平臺的新名片,從賽道上脫穎而出,不管是菜品研發,還是冷鏈運輸建設,都不能夠掉以輕心。
而預制菜這些痛點,也倒逼著生鮮電商向上挑戰升級。
比如在物流運輸上,叮咚買菜搭建了預制菜產業從產地食材直采到生產,再到自有的冷鏈物流和倉儲的全鏈路。
針對我國幅員遼闊下的南北飲食差異,以及預制菜產品的同質化問題,生鮮電商在菜品的研發上也主打“個性化定制”。
叮咚買菜會根據“時令化、場景化、本地化”的原則進行預制菜商品規劃,會依據不同季節、不同場景、不同地區當地人的喜好,圍繞節氣和時令,上架對應產品。
無獨有偶,盒馬也同樣以時令產品為突破口研發預制菜。比如今年春菜季,盒馬就推出了預制春菜,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而不同菜品和口味的差異化研發,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充了平臺的SKU數量,叮咚買菜研發的預制菜SKU總數超過了1000個。
走過至暗時刻,生鮮電商的潛力還在釋放,行業競爭的焦點也從價格轉向品質。而叮咚買菜們能否乘著預制菜這股風順勢而上,還要交由時間來檢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