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鄭永剛遺產爭奪戰和解?
來源/斑馬消費
撰文/范建
浙江富豪鄭永剛已去世3個月,但他身后龐大杉杉帝國的歸屬問題,仍沒有最終結果。
一度,遺產爭奪導致繼母和繼子劍拔弩張。5月10日,杉杉股份董事會換屆,鄭永剛的現任妻子周婷、與前妻所生之子鄭駒,雙雙進入董事會,周婷也支持鄭駒當選為新一任董事長。雙方的關系,似有緩和的跡象。
合則兩利、斗則多敗,這應該是他們握手言和的基礎。
不過,下一步仍涉及到鄭永剛的遺產分割,誰將最終掌控杉杉系,尚屬未知數。
01
同入董事會
浙江富豪、杉杉系掌門人鄭永剛,于今年2月10日突然離世,留下了一系列問題待解。因其有多段婚姻,多個子女,遺產的歸宿,成為了所有問題的核心。
群龍不能無首。3月23日,鄭永剛與前妻所生之子、1991年出生的鄭駒,接替亡父,當選為上市公司杉杉股份新任董事長。
此舉,引發了鄭永剛遺孀、鄭駒繼母周婷的強烈不滿。她認為,其作為鄭永剛的現任配偶,以及3名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基于繼承關系,自己應成為杉杉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空缺出來的董事席位,應該由自己填補。
對此,杉杉股份(600884.SH)專門作出情況說明,對鄭駒的董事提名、股東大會的召集、投票,以及董事長的選舉,均符合法定程序,選舉結果合法有效。
隨即,周婷采取措施,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對鄭永剛名下寧波青剛51%股權實施凍結。寧波青剛是鄭永剛名下,最底層的投資平臺,通過它直接和間接控制杉杉控股、杉杉集團等核心企業,進而掌控杉杉股份、吉翔股份(603399.SH)兩家上市公司。
正逢杉杉股份即將進行董事會換屆選舉,周婷和鄭駒一起,進入提名名單。
5月10日舉行的杉杉股份年度股東大會,最引人關注的,即是這兩名董事能否順利當選。
結果沒有太大的意外,周婷和鄭駒均獲得超過9成參與投票的股東支持,雙雙當選新一屆董事會董事。
隨后舉行的董事會上,包含周婷在內的11名董事,全票通過,選舉鄭駒為新一屆董事會董事長。而周婷在戰略、審計、提名、薪酬等專門委員會中,均未任職,亦沒有擔任高級管理人員職務。這意味著,她不會參與杉杉股份的日常經營。
短短3個月時間,從劍拔弩張,到雙雙進入董事會,峰回路轉,一片祥和。中間應該發生了很多故事,只是,局外人很難知曉。
02
遺產爭奪
據公開資料,鄭永剛生前有過三段婚姻(也有兩段的說法)。
他與第一任妻子周繼青結合于微時。當時,鄭永剛從部隊轉業回鄉,成為了鄞縣棉紡織廠廠長司機,在那個年代,這是一個很吃香的職業。
周繼青是廠里的女工,有著“廠花”之稱。二人喜結連理,也可稱得上郎才女貌。婚后,他們育有一子,身體有恙。
這一時期,鄭永剛的事業順風順水。從司機逐步成長為廠長,并通過企業改制,成立服裝企業杉杉。于1996年,將杉杉股份推上上交所主板,成為中國服裝第一股。
他和周繼青的婚姻卻走到了盡頭。不過,鄭永剛對原配和長子作出了較好的安排。寧波青剛49%股權的持有人,即為周繼青。
離婚后,鄭永剛迎娶了第二任妻子李靜美——鄭駒的生母(另一種說法是,鄭駒的生母為周繼青)。
對于這個兒子,鄭永剛一直都是作為接班人培養。很早,就送到國外留學,學成歸國,就進入杉杉工作,在多個崗位長期歷練,并在杉杉控股、杉杉集團等企業擔任要職。
鄭永剛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公司肯定會讓兒子接班,兒子生在我家,就該由他繼承。
他不會想到,自己會在65歲的當打之年悵然離世。他沒來得及,對繼承問題作出明確的安排。
雖然鄭駒倉促掌權杉杉股份,但他有強人輔佐。公司元老、副董事長莊巍,是他的親姨父;另一位元老、董事兼總經理李智華,是他的舅舅。
遺產爭奪的主角周婷,是鄭永剛的現任妻子。周婷生于1982年,與鄭永剛相差24歲。她曾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第一財經集團等新聞機構,擔任財經記者、主播,專訪過無數商界大佬。她與鄭永剛也是因為工作關系相識,最終走到了一起。二人婚后育有三個子女,目前均未成年。
鄭永剛名下到底有多少資產,很難準確統計。據工商資料,其實際控制的企業超過420家,僅兩家A股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和吉翔股份的總市值,就達413億元(5月11日收盤)。
據胡潤研究院統計,2022年,鄭永剛的個人財富為125億元,位列《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864位。
對于外界關切的股權凍結問題,鄭駒在10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作出了簡單回應:已和周婷女士達成一致,解除凍結的申請已向法院提交。
03
鄭駒的任務
鄭永剛出生寒微,白手起家,憑借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創立起了百億杉杉帝國。他在浙商群體中,具有極高的聲望。
正是他獨到的眼光和堅持,帶領杉杉持續轉型,贏得一個又一個黃金時代。
1996年,杉杉股份上市,當公司上下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時,鄭永剛提前感知了危機。
他很清楚,過去杉杉服裝業務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了市場供應短缺的基礎上。一旦市場成熟,特別是國際服裝巨頭涌入中國,杉杉服裝業務的優勢,將不復存在。
這時,鄭永剛的腦海中,已有了帶領杉杉轉型的念頭。他需要為公司尋找一個,可以支撐下一個十年的新業務。
鞍山熱能研究所承擔的一項863課題——負極材料,進入到了鄭永剛的視線。當時,這項課題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遠沒有到產業化的那一步。
鄭永剛不懂技術,但他憑借商人敏銳的嗅覺,認定鋰電材料這一全新的東西,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他的帶領下,杉杉股份一頭扎進鋰電材料,不惜用賣服裝賺來的辛苦錢持續投入。
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新能源汽車的興起,杉杉股份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爆發點。
可是,好日子沒過幾年,受市場競爭加劇、新能源補貼退坡、投資分散等因素影響,杉杉股份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2020年,淡出上市公司長達13年的鄭永剛再出山,一筆重大資產收購,涉及巨額資金的騰挪,他無法假手于人。
該資產為LG化學旗下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的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交易對價高達53.4億元。
以杉杉股份當時的資金儲備,遠不足以完成這筆資產的收購。需要定增、銀團貸款等同步操作,交易復雜,千頭萬緒。
該筆交易,持續時間長達1年有余,直到2022年2月,才全部塵埃落定。
隨著LCD偏光片業務的并表,2021年,杉杉股份營收增長151.94%,一舉突破200億元,歸母凈利潤更是暴增2320.00%至33.40億元。
然而,過去的2022年,杉杉股份的收入增長幾近停滯,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19.42%。今年一季度,情況仍沒有好轉的跡象,營收和業績雙降,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大降72.94%。
32歲的鄭駒匆匆上任,壓在他肩頭的擔子,并不輕松。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