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成為全球奢侈品第一,香奈兒全靠漲價
來源/36氪
撰文/賀哲馨
經濟陰霾不散,奢侈品繼續獨美。
5月25日,法國奢侈品品牌Chanel(下稱香奈兒)發布2022年財報,顯示固定匯率計算下,全年銷售大漲17%至歷史新高172億美元,僅次于LVMH,營收利潤也增長6%至58億美元。
這是香奈兒全球CEO Lenna Nair上任以來的第一份成績單,前不久,她還出面澄清了香奈兒上市傳聞。疫情三年瘋漲的業績,和2018年起破天荒的、頻繁的公開消息披露、人士和機構調整,讓外界猜測這個神秘家族掌控的奢侈品品牌即將IPO。2021年,香奈兒的營收首次趕超LVMH時裝皮具部門、愛馬仕和Gucci母公司開云集團。
奢侈品集團的高利潤并非來自新產品的推動或成本削減。奢侈品的需求彈性屬性,讓漲價反而成為業績驅動力。財報顯示,香奈兒收入增長的一半要歸功于價格上漲。(另一半是價格上漲激發的搶購潮。)三年九次提價后,中號 Classic Flap 包的價格已經突破七萬人民幣,是2022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兩倍,有網友吐槽“感謝香奈兒不坑窮人”。
除了頻繁漲價之外,投資硬奢、轉向實體店,開辟更高凈值人群的消費場景,成為過去一年當中奢侈品品牌的統一動作。譬如香奈兒將推出更多私人沙龍,即獨立的精品店和專用空間為頂級客戶服務。
過去三年,標普高端消費品指數(白線)明顯跑贏必選消費品指數(藍線) 來源:spglobal
不過,看似繁榮生長的奢侈品市場已面臨路徑分野,因過去十年間充當增長引擎的中國市場首次有了失速的趨勢。
貝恩報告顯示中國奢侈品消費在去年下跌10%,BCG預計今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增幅僅1%。中國已經暫時讓出了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費市場地位,由誰來接棒目前仍是疑問。
一些品牌則選擇回到歐美市場。
英國當地政府的稅收優惠吸引了香奈兒把總部從法國搬到倫敦,且開始重視歐美市場發展。今年財報發布后,香奈兒的CFO Philippe Blondiaux 告訴BOF記者,將要在美國洛杉磯開業的新旗艦店“可能是我們全球最出色的精品店”。
另一些品牌把目光投向其他亞洲國家。
時尚圈有目的地秀場的傳統,即除了紐約、倫敦、巴黎、米蘭之外,設計師選擇與系列主題名稱相適的異域目的地作為秀場,除了展示之外,也有拓寬市場的預期在里面。前不久,Gucci在韓國首爾景福宮舉辦了早春系列大秀。Dior把早春秀場搬到了印度孟買,據稱新系列是與當地刺繡工坊Chanakya進行合作。
Dior 2023早春系列 圖片來源:Vogue Business
東方文化經常是奢侈品品牌的靈感來源。這在互聯網普及之前被美稱為“文化取樣”(culture sampling),在今日則被稱為“文化挪用”(culture appropriation),即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直接取用,而非理解尊重之后的演繹。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且越來越嚴重。(比如Dior此前馬面裙風波、D&G的模特廣告風波等。)
除此之外,奢侈品品牌還需要面臨一個現實得多的問題:新興市場可能遠不如21世紀初的中國那么誘人。
對中國而言,失去奢侈品牌的“獨寵”也許并不意味著什么。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之后,日本貴婦甩賣愛馬仕二手包獲得的“回籠錢”,也許正是優衣庫、無印良品等日本品牌全球擴張的養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