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八兩秤”,毀了鄭州一家30年餐飲老店
來源/職業餐飲網
撰文/雨過炊煙
“八兩秤”竟然毀了一家30年的餐飲老店!
最近,河南一家30年燒烤老店老潘專業燒烤,被短視頻博主曝出八兩秤,服務員稱重時顯示530g,但博主帶電子秤現場復稱的實際質量僅有425g。
事件曝光后,它不僅砸了自家幾十年的誠信招牌,而且付出了關店的慘痛代價。
不足稱,這在餐飲行業可能是見怪不怪的事情,如今卻讓一家經營數十年的老店幾天就停業了。
這也為我們餐飲人敲響了警鐘:自媒體時代,店家經營“透明化”,一些試圖渾水摸魚、缺斤少兩的商家遲早會被市場無情拋棄。
1 “八兩秤”被曝光,三十年老店口碑滑鐵盧無奈關店
老潘專業燒烤店是河南鄭州知名的燒烤店,開了三十年了。
而這次的“八兩秤”風波,讓它不僅損失了好不容易建立的口碑,店鋪生意也陷入了史無前例的危機。
1、博主提秤上門打假,質疑店家后反遭驅趕
老潘專業燒烤在鄭州火爆已久,店鋪門前永遠擠滿了前來吃燒烤的客人,很多顧客可能需要等上一個小時才能吃上烤串。
從經營模式上看,老潘專業燒烤主打現切現串現秤,一元一串的羊肉串都物超所值,這些都給消費者留下了物美價廉的印象。
短視頻博主大毛亦慕名而來,當他把選好的肉串交給服務員時,商家的秤顯示是530g,但他自己稱重發現,這份烤串實際質量僅有425g。
為此,他帶著秤和服務員對峙,服務員卻對此遮遮掩掩,絲毫沒有道歉意思,還要將博主趕出門店。
之后,博主曝光了八兩秤事件,并向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老潘專業燒烤也并未做出任何回應。
2、好口碑一瀉千里,線上線下店鋪暫停營業
事發之前,老潘專業燒烤不僅線下生意火爆,線上同樣好評如潮,職餐在大眾點評上查詢時發現,很多顧客留言:“口碑好,每天人都多”、“經常來這家吃燒烤”。
但此次的八兩秤事件卻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碎了老潘專業燒烤的信譽。目前,老潘專業燒烤線下門店關閉,美團、大眾點評也顯示店鋪暫停營業。
消費者對此也無比氣憤,“這是在欺詐客戶”、“對經常光顧的店特別傷心”……
目前,老潘專業燒烤電子秤被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封存送檢。至于店鋪是否還會重新開張,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2
給餐飲人敲響警鐘:顧客對“缺斤少兩”零容忍,坑顧客就是坑自己
每年的315打假都曝光了多家餐飲企業缺斤少兩的情況,但這類事件依然層出不窮。
而一家靠著回頭客的三十年老店,因此關門,在行業并不多見。
這件事也應該讓我們餐飲人重視和警惕,少秤二兩肉并不能節約成本,卻足以摧毀幾十年積累的口碑,還損失了之前信心滿滿的回頭客。
1、品控和惡性競爭,讓缺斤少兩亂象頻發
為什么會出現缺斤少兩的事情呢?
一方面是因為品控問題,另一方面則是餐飲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導致。
以火鍋、麻辣燙、烤肉為例,這些餐企經常會在食材的斤兩上出現一些偏差。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部分食材長時間浸在水里,無形中增加了重量,水分蒸發后,重量必然會減少。比如一斤海鮮,放一段時間后也有可能變成九兩左右。
這種情況屬于品控因素造成的,餐飲企業只需重新優化品控流程,并嚴格監督產品重量即可避免。
但與品控問題相比,餐飲行業的惡性競爭導致的缺斤少兩現象更為嚴重。
以小龍蝦為例,時下正值小龍蝦旺季,很多聲稱“100塊5斤小龍蝦!”“買三斤送兩斤!”的餐飲企業在無底線打價格戰的同時,就造成了缺斤少兩的情況,這類小龍蝦往往只是靠著噱頭吸引流量,在質量、重量方面都無法保證。
當越來越多的餐企卷入惡性競爭后,便盲目地打起了價格戰,為此不惜在食材上動起了手腳,然而,這不僅傷害了顧客的利益,也令餐企損失了信譽。
2、成也口碑,敗也口碑,不守誠信就會被反噬
其實,餐飲行業缺斤少兩的現象還挺常見。
今年3月,上海市監局工作人員前往了湊湊火鍋,結果發現標注150g的肥牛,實際重量140.43g,偏差9.57g,縮水6.38%,標注200g的湊湊和牛,實際稱重177.90g,偏差22.10g,“縮水”11.05%。
根據《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肉類稱重小于2.5kg的,其負偏差允許值最高為5克,而湊湊火鍋商品的實際重量與結算重量之差顯然超過了規定的負偏差值,最終被執法人員立案調查,湊湊火鍋也公開道歉,并對餐廳進行整改。
無獨有偶,麻辣燙、烤肉等涉及稱重的食材也出現過這類現象,今年315期間,短視頻博主SuperB太發視頻稱張亮麻辣燙缺斤少兩。視頻顯示,這兩家張亮麻辣燙店,一家少減了36g皮重,另一家總重量虛增82g。
SuperB太去過的三家楊國福麻辣燙門店里,有兩家門店在去皮后少了25g,還有一家少了40g。為此,張亮麻辣燙、楊國福麻辣燙也以道歉、整改收場。
同樣是缺斤少兩,但為什么老潘專業燒烤被舉報后,就被迫關店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這家燒烤店采用現稱現賣的經營模式,而商家使用八兩秤,導致缺斤少兩極其嚴重,況且,這樣的情況不知延續了多久,無疑給消費者造成了大量隱形損失。
另一方面,老潘專業燒烤至今未公布任何道歉或整改的消息,并且拒絕了媒體記者的采訪,這模棱兩可的態度也令消費者難以接受。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靠好口碑立足并火爆的老潘,忘了初心,昧了良心,最終,也倒在了壞口碑上。
3、自媒體時代來臨后,餐飲人更要直面社會監督
缺斤少兩事件頻發后,部分短視頻博主自發做起了職業監督,從而倒逼餐飲行業進行整改。
淄博燒烤爆火期間,Super B太端著電子秤去打假缺斤少兩行為,結果所到之處沒有一家店鋪缺斤少兩,這些燒烤店甚至還添東西給他免費品嘗,淄博燒烤也因此圈粉了更多潛在客戶。
正所謂:“真金不怕火煉”,餐飲企業不應逃避短視頻博主的探店拜訪,畢竟,餐飲企業不靠缺斤少兩掙錢,重點是如何拉攏回頭客。只有把產品、口碑做好,餐飲企業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強。
過去,顧客曝光餐飲亂象的渠道有限,有些商家也將顧客的寬容視為理所當然,但如今,餐飲企業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暴露在聚光燈下,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造成的后果都不堪設想,顧客也不再報以寬容態度。
對于餐飲企業而言,積累信譽與口碑就是為了吸引回頭客,可部分餐飲企業卻選擇把缺斤少兩當成顧客默認的規則,最終只能導致口碑盡毀、顧客流失。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缺斤少兩無論都劃不來。
職業餐飲網總結:
俗話說:“秤是良心,秤不準了,良心就沒了”。
老潘專業燒烤應該是第一家因缺斤少兩關門的餐飲企業,這也給行業敲響了警鐘。
餐飲做的是長久的生意,永遠不要想靠偷工減料,在顧客身上占便宜!
誠信經營,是一個生意人最最最基本的本分!與顧客爭利,最后被反噬的只有自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