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張斌:將以數字化供應鏈優勢助力內蒙農牧業提質增效
7月28日,第四屆阿爾山校友經濟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舉行,論壇由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全國700多位知名校友企業家代表參會。
華中科技大學企業家協會會長、物美科技集團CEO張斌應邀出席并發表主旨演講。張斌結合華中科技大學校友力量和物美集團資源稟賦,就如何推動自治區產業升級發展,提出了三個層面的建議和設想。
發揮校友經濟科創資本優勢 助力能源產業新發展
內蒙古是我國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張斌首先建議充分利用校友經濟的科創和資本優勢,助力自治區能源等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華中科技大學等校友經濟的力量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據介紹,華科大擁有以“四顆明珠”為代表的26個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以20名兩院院士為代表的近3000名專家、教授團隊,在能源、集成電路、光電科技、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多個重點關鍵領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和重大成就。
與此同時,華科大在各個領域培養了一批杰出人才,造就了一個具有獨特工程師氣質的華科大企業家群體,培養了一批企業家型的科學家,走出來一批知名企業家和投資家,包括國機集團董事長張曉侖、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華為郭平孟晚舟、嘉道資本龔虹嘉、君聯資本陳浩等。
張斌表示,華科大已經形成了以科技創新、科技自強自立為主導的創新生態和創新文化,這種生態和文化,及其孕育出的企業家群體、投資家群體,在阿爾山校友經濟論壇的感召下,也將投身其中、置身事內,把優質的科創資源、產業資本落地自治區,推動能源等產業取得新的突破和發展。
物美數字化供應鏈優勢 賦能農牧業提質增效
物美集團是我國規模最大、發展最早的現代流通企業之一。旗下擁有“物美”、“美廉美”、“麥德龍”、“百安居”、“新華百貨”等知名品牌,年銷售規模逾1100億元,為2022中國企業500強。
張斌表示,物美集團將進一步利用領先的數字化供應鏈優勢,賦能自治區農牧業提質增效。
自創立以來,物美一直以“發展現代流通產業,提升大眾生活品質”為使命,堅持全面數字化、線上線下一體化戰略,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及先進零售科技,打造以生鮮為核心的數字化供應鏈,提供多渠道標準化商品及服務。
據張斌介紹,物美集團已經與自治區形成友好、緊密的供應鏈合作關系。全年銷售來自內蒙古的產品超20億元。
“下一步,物美集團將結合自身的渠道優勢、全國領先的數字化供應鏈體系,通過市場化手段,協助自治區的一批企業主體,打造和用好地理標識,推動企業提升標準化、品質化、規模化水平,助力農民增收,實現鄉村振興,從而建立起長效的合作共贏機制。”張斌指出。
建議走品牌化之路 物美積極“保駕護航”
張斌提出的第三個建議是,期待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盡快實現品牌化,涌現一批優秀的品牌企業。
當前,中國零售業態形成了多元化格局,線下商超、社區生鮮店、線上生鮮電商、直播電商,以及線上線下融合的O2O、社區團購等,百業共競,為農牧產品銷售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張斌認為,無論哪種零售渠道,只有強勢的品牌才能獲得性價比最高的流量資源,創造更好的動銷。
隨著產業演化,消費者需求升級,中國農產品也將進入一個新的品牌化階段,從最早的無品牌,到以地理標志品牌為特點的產地品牌,近年來各個細分品類逐步邁向企業品牌興起的階段。近幾年,大米、肉品等農牧產品領域均出現了一批新品牌,并得到了資本的關注,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品牌將日益成為農牧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雖然自治區擁有全國知名的乳業頭部品牌伊利、蒙牛,但農牧業品牌化整體還處于比較薄弱的階段,在牛羊肉、大米等具有產品優勢的領域,尚未出現具有全國性知名度的品牌企業。”張斌建議,自治區要大力推動農牧業品牌建設,物美集團作為零售企業,愿意發揮更積極的作用,與一批產品具有競爭力的自治區優秀企業形成緊密合作關系,助力實現品牌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