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菜+烤鴨”,成2023年最流行品類,會是下一個麻辣燙嗎?
來源/職業餐飲網
撰文/王春玲
烤鴨,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還會被“冒”了。
如果說前年的品類熱度王是秤盤麻辣燙、去年是螺螄粉火鍋,今年則是“冒烤鴨”。
是的,你沒有聽錯就是冒菜和烤鴨合二為一,是今年最火的餐飲品類黑馬。
這股熱浪,從小餐飲之都成都一路刮到了北京、上海、蘇州、西安、烏魯木齊……幾乎每個城市如今都可以尋到冒烤鴨的身影。
那么,冒烤鴨是怎么火的?
這股熱風,又能刮多久呢?
它又能否,成為下一個麻辣燙?
01
2023年流行品類冒烤鴨:始于成都,風靡于全國!
“為什么我的嘴里長含口水;
因為我對冒烤鴨愛的深沉。”
這是眼下,吃貨端對冒烤鴨這一美味的真實寫照。在抖音,僅冒烤鴨的視頻瀏覽量最高達9億+,小紅書關于冒烤鴨的筆記也達到了2萬+。
在餐飲端,冒烤鴨的勢頭就更迅猛,僅幾個月的時間全國都刮起了冒烤鴨風,一時間涌現出姚記媱冒烤鴨、春麗冒烤鴨、張三花燙烤鴨、李敘青冒烤鴨……等品牌。
不僅餐飲小白在做,多年餐飲老炮像辣家私廚創始人張萌喆、全案策劃合眾合創始人姚哲都紛紛下場加入冒烤鴨大軍……
此外,一些成熟品牌,也借了冒烤鴨的熱度,像文立新秤盤麻辣燙上線了58元冒盆烤鴨雙人餐,麻六記則干脆賣起來了冒烤鴨預制菜……
冒烤鴨,絕不是最近一兩年才出現的新鮮事物,在成都地區由來已久,那么為什么會在今年爆火呢?
1、烤鴨+冒菜雙流量IP,給顧客新的價值感
在冒烤鴨出現以前,冒菜是經過了幾年沉寂時光,整個品類并沒有太大產品創新驚喜,比性價比比不過麻辣燙、比豐富度比不過火鍋。
冒烤鴨的出現,開創了冒菜品類的差異化,讓品類煥發了第二春,給顧客創造了新的價值感。
首先說“鴨”這種食材,本身就是大IP,南北通吃。
在南京,有鹽水鴨,沒有一只鴨子可以活著出南京;在北京,有北京烤鴨,林林種種的烤鴨品牌無需過多贅述;在樂山,有甜皮鴨;在湖南永州,有血鴨……可以說中國人對味道的理解,都在這只鴨子里,鴨本身就是一個大流量IP,無需教育市場。
過去,冒菜最大的軟肋,不是顧客吐槽不好吃,而是被吐槽賣太貴,因為以素菜類居多,但現在加入烤鴨硬貨后,顧客會覺得價值感一下子上來了,因為他們腦海中浮現的是和認知里100多元一只的烤鴨做對比,兩個IP帶來的就是新的流量,給顧客新的價值體驗感。
冒烤鴨是什么東西?為了嘗鮮,不少人也會選擇去消費一次。
2、人均30,一盆冒所有,給顧客極致性價比
過去,冒菜被稱為“一個人的小火鍋”,適合單人次就餐場景。
現在,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以外,冒烤鴨人均可以做到30元,和過去沒有烤鴨的基本持平。
究其主要原因,還是改變了過去一人食場景限制,用一盆冒所有,適合2-3人小聚。拿我們去探店的鋼一區伍妹烤鴨北京平樂園店來說,一盆里有烤鴨、肚絲、雞爪……人均三人算下來50多元,而下沉城市還能更優惠。
不知您有沒有發現,無論是這兩年大火的螺螄粉火鍋、秤盤麻辣燙、還是今天的冒烤鴨,他們都做到了一盆裝所有。
拿螺螄粉火鍋舉例,里邊可以煮雞爪、肥腸、臭豆腐;秤盤麻辣燙里有培根、方便面……葷素搭配,里邊還有主食的形式,深受顧客喜歡。
本質原因還是當顧客錢包縮緊的時候,他們更喜歡性價比高,且能有葷菜、硬菜的產品,而人均30元左右的冒烤鴨就成了當下消費環境下最受歡迎的產物。
3、供應鏈成熟,加盟模式推動全國開花
每種爆品的火爆全國,表面看是產品口味適合當下消費者,實際上幕后推手都和供應鏈成熟度有關。
比如,去年大火的竹筒奶茶、火鍋店流行的大甜品,都是來自川渝地區冰品供應鏈公司的推波助瀾;比如,前幾年火熱的酸菜魚,也是供應鏈成熟;比如,炸串品類,我們在采訪夸父炸串的時候,其創始人袁澤陸就表示:“如果早幾年,夸父肯定復制不到全國,我們是邊建品牌的時候倒逼了炸串供應鏈的成長,最后才得以在全國復制。
反觀冒烤鴨,也是因為烤鴨胚等供應鏈的成熟,一批做加盟的企業嗅到了品類紅利,抓住了時間窗口,迅速推廣到全國,使得冒烤鴨在全國遍地開花。
02
網紅or長紅,能否成為下一個“麻辣燙”?
其實每一年都有流行爆品,有些能留存,有些過了風口便被快速遺忘。
比如,去年大火的竹筒奶茶、脆皮五花肉、豬腳飯……今年誰還在提起?
而有一些當年的爆款產品,經過時間的洗禮,留存下來并成為了主流產品。
比如,拿螺螄粉火鍋來說,經過了2-3年依然熱度不減,像小谷姐姐麻辣燙做的復牌螺螄粉店都有百家門店規模;北京的點吧點螺螄粉火鍋也從一家店發展為5家門店;比如,前幾年大熱的酸菜魚,直到今天依然留存了魚你在一起、渝是乎、太二等品牌。比如秤盤麻辣燙也留存了文立新、老街、李炮等頭部品牌。
冒烤鴨,是網紅還是長紅,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
從前端顧客端來看:是否創造極致性價比
產品端冒烤鴨能否持續的為顧客帶來新價值點,南北方產品的普適性,提供極致性價比,做老百姓需要的生意,不流于噱頭,生長成為像麻辣燙一樣長久不衰的經典產品。
從后端供應鏈端來看:是否穩定
從供應鏈端來看,鴨和雞一樣都屬于供應鏈穩定食材,產量大足夠規模化,且價格穩定,常年在26元左右一公斤,如果以鴨為主要食材供應鏈端目前看是沒有問題。
此外,就像中國餐飲短視頻頭部IP柴大官人說的那樣:“品類有創新的機會,品牌才有機會,冒烤鴨當然不是下一個麻辣燙,但這個大單品足夠在國內孵化十個百店品牌、千店品牌。把握住時間窗口,單店模型設計好,尋找供應鏈優勢,何嘗不是一種機會。”
職業餐飲網小結:
因為有創新,中國餐飲才有新的出路和機會,每一種品類創新都值得被鼓勵和肯定。
冒烤鴨能否成為下一個麻辣燙,還需要時間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將冒菜品類激活,在此賽道生長出品牌。
也讓整個行業重新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品類老酒換新瓶,因為每一次商業機會的誕生都源于品類重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