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價格戰,究竟誰獲益
來源/全食在線
撰文/李青林
一場始于榴蓮千層蛋糕的戰爭,卻是兩大零售商之間的“暗戰”。
近日兩大頭部倉儲會員超市盒馬鮮生與山姆會員店,悄然打起了價格戰,該話題一度沖上熱搜。
當然巨頭大戰,是需要一款爆品的。而被消費者喜愛的榴蓮千層蛋糕成為此場戰役的彈藥之一。
在山姆百元以上售賣的榴蓮千層蛋糕,被盒馬一度打到39.9元,于是片刻之間售罄,消費者贏麻了。
隨著戰局的深入,加入的城市和商品也越來越多,三文魚、全脂巴氏殺菌奶、椰子水等暢銷產品銷量迎來增加。
在消費者看來,優質的產品品質,加上更低的價格,再配上京東到家的即時零售,簡直就是超值的享受。
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共同加入的京東到家,也與諸多精品超市一起,為消費者帶來了超值的購物體驗,有網友表示,由渠道上發起的“大促”精彩程度遠高于雙11。
而在盒馬山姆價格戰之前,瑞幸和庫迪這對同門師兄早已干了起來。
面對7個月內開出3000家門店的庫迪咖啡,擁有10000家門店的瑞幸似乎嗅到了危機,雖然咖啡賽道在中國市場依舊火熱,但瑞幸顯然不想看到快速發展的庫迪過得更好。
于是9.9元的瑞幸咖啡又回來了,當然消失已久的9.9元咖啡回歸總要有個合適的理由,瑞幸剛好接著門店突破10000家的喜報,為消費者送上了福利,這個福利每周都有。
果不其然,庫迪咖啡迅速做出回應,不僅整了9.9元咖啡劵,還有8.8元,甚至還有0元咖啡劵。
消費者又笑了。
甚至有冰淇淋經銷商調侃道,瑞幸和庫迪的商戰,影響了今年的冰淇淋銷售。
秋意濃,品牌間的價格戰似乎還在持續。
8月23日,東方樹葉和三得利登上微博熱搜,吸引無數網友討論,甚至有網友貼出了3.8元一瓶的三得利烏龍茶陳列照片。
隨后三得利客服表示,并沒有打價格戰,且公司最近也沒有調價,市場上的價格是商家行為,但網友可不管是誰的行為,只要便宜就行,買就對了。
魔幻的2023年,消費者似乎賺的更多。
01
價格戰,始于何處
各行各業,都經歷過價格戰。
但每一次價格戰,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在消費者選擇更大的前提下,且行業已經進入紅海市場,并且開始內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市場的地方就有價格戰。
一直以來品牌方一面想杜絕因價格戰帶來的惡性循環,另一面又想通過價格戰來狙擊對手的成長。
于是看起來燒錢的行為,就這樣被延續下來,誰也無法逃脫。
價格戰的起因就是市場競爭的加劇,尤其在食品行業,同質化產品較多的情況下,價格戰是品牌最好的出圈方式。
每次走進商超,面對各品牌促銷們的熱情服務,我們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價格戰。
例如牛奶,幾乎每一天都在做促銷,遇上節假之日,價格能擊穿底線,另一個就是方便面,從五連包優惠到買方便面送碗,都是再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溫暖,讓自己覺得更占便宜。
同時冰淇淋和冷凍食品也是價格戰的高發地,品牌或經銷商都心照不宣的通過各種活動來吸引消費者。
這就是因為市場競爭激烈而帶來的價格戰。
此外品類壁壘低,也是引發價格戰的原因,為什么格力空調很少價格戰,因為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不知道我們有沒有發現,高端產品很少有價格戰,例如高端牛奶、高端速凍食品,因為這些產品融入了更多的技術,選用了更好的原料,擁有更大的差異化。
也就是說短期內很難被模仿,因此在這個時間里,品牌就有定價權。
再者消費需求的多元化,也是引發品牌價格戰的關鍵。
消費者選擇權越大,品牌努力的成本就越高,在今天所有的品牌都是圍繞消費者而轉,因為無論產品在好,最后的結果就是賣給消費者。
因此價格戰能夠吸引消費者,激發消費者購買欲望。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的價格戰是由經銷商發起,而經銷商之所以發起價格戰,就是因為自己區域的競爭太激烈了,而且廠家給的任務完不成,不得已出此下策,而經銷商發起的價格戰往往會讓雙方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市場規模、產品壁壘、消費需求、經銷商市場競爭是引發價格戰的原因。
02
價格戰,誰獲益
價格戰的最大獲益者,就是消費者。
你看庫迪瑞幸的9.9元咖啡卷,盒馬山姆的榴蓮千層蛋糕大戰,都是讓消費者花更低的錢享受到更好的產品,尤其在2023年,大家手里都沒有錢的時候。
此時的價格戰簡直就是刺激消費的良藥。
第二個受益者就是品牌方。
雖然價格戰沒有贏家,但有流量,瑞幸庫迪成為年輕消費者經常光顧的門店,盒馬和山姆也成為消費者薅羊毛的首選品牌,更不用說三得利或者東方樹葉。
本身喜歡喝的消費者會買的更多。
因為他們具有品牌背書,本身就是消費者認可的品牌,所以雙方的價格戰不僅不會對彼此造成損失,反而會激發關注,獲得新的增量。
同級對抗,就是表演。
消費者看熱鬧就行。
03
用好這把雙刃劍
當然價格戰是一把雙刃劍,并不是任何時候都有用,也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學到的。
山姆和盒馬價格戰的背后,是雙方供應鏈的博弈,二者的供應鏈在行業內處于領先,畢竟會員制倉儲店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供應鏈的能力。
瑞幸和庫迪價格戰的背后,是有規;拈T店布局,超過千家以上的門店,能夠用規模降低成本,即便是9.9元的咖啡,也不會虧。
三得利和東方樹葉的之間的競爭,是品牌力的體現,作為無糖茶品類的兩大頭部,已經形成了消費者認知。
所以這幾大品牌的價格戰,大都是良性的,并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他們之間的價格戰獲得的收益遠高于低價賣產品帶來的收益,不僅促進了銷量,而且贏得了流量。
反觀同質化品牌或者經銷商之間的價格戰,大都是生存之戰,必須拼個你死我活,不然就活不下去。
這種價格戰就是惡性的,也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因為最終的結局就是全部出局,沒有贏家。
所以價格戰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開戰的前一刻,一定要冷靜的想想,自己有沒有實力跟,有多大的底氣能夠把價格打下來。
當然如果你具有品牌優勢,供應鏈優勢,產品優勢,那么適當的同級之間的價格戰也是不錯的營銷方式。
最后作為消費者,還是希望價格戰能夠多一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