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的財富黃昏
出品/觀點網
作者/劉子棟
恒大集團旗下資產和業務板塊正被分割清算、處理。
最新,恒大人壽正式被海港人壽受讓,其資產和負債全部由后者接管。恒大人壽迎來結局,而恒大集團的另一金融平臺恒大財富,清算也已開始。
9月16日晚,據“深圳南山公安”消息,恒大金融財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員,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據了解,上述通報中的“杜某”,被認為就是原恒大財富總經理杜亮。2021年中旬,他因在理財產品暴雷前提前兌付自己與父親總計四筆合計近1000萬元投資,而受到譴責。
在此之前,杜亮于2012年入職恒大擔任人力資源副經理,翌年升級為恒大農牧集團河南分公司總經理。2016年,杜亮突然被提拔為恒大財富總經理,成為眾多自愿或“被自愿”購買恒大財富產品的內部員工之一。
周末披露的兩則消息,再次將市場的目光吸引到恒大財富和恒大人壽身上,也再次揭開這些急速增長的資本平臺背后恒大集團的財富史。
財富
在特定的情景和時代下,無論多荒唐的故事,都會顯得無比合理。
自1998年“房改”登上歷史舞臺起,中國房地產業盡管經歷過大大小小數次調整,但整體市場還是呈現向上趨勢。在這段“黃金時代”,人們在周期論的大框架下,逐漸形成一個共識:房價會永遠漲下去。
或者說,認為擊鼓傳花的游戲不會在自己手中迎來終結。只因他們已習慣享受房價上漲帶來的個人或家庭財富劇增。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幾個一線、強二線城市的拆遷戶,逐漸成為社會上被羨慕的群體。
在幾次危機中,“有形的手”的參與則增強了人們的錯覺。
房地產開發商也從中受惠,行業TOP100、TOP50、TOP20、TOP10的門檻逐步提高。一度達到千億銷售,才被視為房企加入競爭行列的敲門磚。
開發商們亦不滿足于在住宅開發領域做大做強,一間成功企業的務必觸角長遠。
恒大財富與恒大人壽均崛起于2015年-2016年,這是一段由于房地產刺激政策出臺,造就的特殊繁榮時期。
2016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錄得117627億元,同比增長34.8%。同年,中國恒大以3734億元的銷售金額成為行業第一;而年前,該公司合同銷售額僅僅突破千億。
2015-2016年,恒大集團開展大規模金融業務探索。
資料顯示,2015年8月恒大金融宣布成立,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搶奪消費金融、汽車金融、房屋融資等業務市場。
11月,恒大斥資39.39億元競得中新大東方人壽保險50%股權,更名“恒大人壽”并進軍保險行業。2016年3月中旬,隨著在亞冠足球賽場高調亮相,恒大財富前身恒大金服正式上線。
許家印在住宅開發領域的激進經營思路,被運用在恒大人壽和恒大財富身上。只因恒大急需旗下金融平臺迅速擴大規模,從而為地產主業提供資金,并作為擴大多元投資的跳板。
風暴
其中,恒大人壽選擇以萬能險做大保費規模。2015年至2017年三年內,恒大人壽保費收入從13.05億元提升至34.7億元,再飆升到281.01億元。資產規模則從2015年、2016年的201億元、731.38億元,擴大至2017年的1038.43億元。
同時,恒大也借助恒大人壽先后舉牌金科股份、永鼎股份、京運通、寶鷹股份、金螳螂、滄州明珠、金洲管道、智光電氣、棟梁新材、梅雁吉祥、國民技術、粵宏遠A、隆鑫通用等企業。
恒大財富則通過提供高于市場平均回報水平的理財產品吸納資金,據了解,恒大財富首期上線三只產品“添利系列”、“穩享系列”和“安益系列”,最低預期年化收益超過了6%,最高則達到8%。后來一款名為“超收寶”的針對恒大集團高管的產品,更承諾25%收益率。
這些高收益產品面向恒大員工、恒大項目施工方以及恒大項目業主等銷售,一時間吸納大量資金。其中,綁定最深的是恒大員工。
據悉,恒大集團曾一度在公司內部下達銷售考核任務,發動員工自購或向身邊親朋好友推銷。
據2021年9月南方都市報報道,某恒大財富高管在內部會議上曾透露,購買恒大財富產品的恒大員工規模,就達到數萬人。
而來自恒大集團透露,在2021年8月全面停止對外銷售前,恒大財富已透過這些高收益定融產品,募資約921億元。
恒大財富募集的巨量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向恒大旗下房地產開發項目,但2021年中旬“巨艦沉沒”。
當時9月10日召開的恒大財富專題會上,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宣稱:“我可以一無所有,但投資者不能。”他同時提出,要確保所有到期的財富產品盡早全部兌付,一分錢都不能少。
隨著恒大集團流動性危機逐步擴大,正常經營受到牽連而陷入停滯,恒大財富的補償方案經過3度調整。到2022年末,債權人每月獲得的補償從按比例賠付,被壓縮至每人每月兌付數百元。
事實上,如此寬松的賠償方案恒大也無力維持。到今年5月末,恒大財富就發布公告稱,因公司資金回籠情況不理想,將無法按原標準兌付。
據了解,截至目前,恒大財富已完成20期兌付。按8月21日披露的《內控評估及對前任審計師提出的某些問題檢討的主要結果》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恒大財富未兌付本息達到340億元。
暴雷兩年后,恒大財富被正式立案調查,后續如何繼續推進償付尚未有定論。另一方面,恒大集團眼下最主要的精力已放在保交樓和境內外債務重組上。
恒大的金融夢如今成為過去,無數關聯企業、個人被裹挾進它的商業帝國攻略中,一場關于財富的幻夢,早已如鏡花水月般,到頭來是一場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