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六記代工廠阿寬食品沖刺IPO,能否上市還是未知數
來源/子彈財經
撰文/左星月
去年11月,汪小菲、大S“床墊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汪小菲旗下的麻六記酸辣粉也借勢出圈。
8月28日,麻六記酸辣粉背后的代工廠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寬食品”)披露首輪IPO問詢函回復公告。
阿寬食品早在2021年12月末便遞交了招股說明書,經過多輪招股書更新,最近一次遞交招股書是今年6月28日。
據悉,阿寬食品申報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擬發行3194.07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保薦機構為廣發證券,預計募集資金6.65億元,主要用于健康食品產業園(第一期)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阿寬食品背后的資本可謂是星光熠熠,茅臺、高瓴等明星資本紛紛入局。為此,阿寬食品也簽署了多項對賭協議,然而,公司的對賭協議尚未清理完畢,存在股份回購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阿寬食品旗下的方便食品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下降,電商平臺的活躍用戶有所下滑。此外,公司產品頻頻出現質量問題,還受到了證監會的問詢。
種種風險下,阿寬食品能否成功上市還是一個未知數。
01
質量風波不斷,
產品品控堪憂
2016年12月,阿寬食品的前身阿寬有限成立。公司主營新型方便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類型包括方便面、方便粉絲、方便米線、自熱食品等。此外,阿寬食品還給三只松鼠、麻六記、百草味、李子柒、韓國MDS等品牌廠商提供貼牌、代工服務。
阿寬食品的“阿寬”和“白家陳記”兩個自有品牌均已獲得較高知名度。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消費大數據發布的《2021方便速食行業洞察報告》,“阿寬”和“白家陳記”品牌在多個榜單中排名靠前。
雖然市場排名靠前,但阿寬食品的業績卻并不穩定。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阿寬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10億元、12.14億元、12.46億元,同比增長75.89%、9.40%、2.65%;同期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7626.49萬元、5896.69萬元、6881.82萬元,同比增長222.49%、-22.68%、16.71%。
可以看出,報告期內,阿寬食品營業收入的增長幅度逐漸放緩,并且2021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出現下滑,2022年雖然有所提升,但是和2020年的水平還有所差距。
圖 / wind
阿寬食品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以“紅油面皮”為代表的方便面食品上。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方便面的收入分別為5.72億元、7.58億元、6.65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03%、64.53%、56.26%。
圖 / 阿寬食品招股書
以紅油面皮為主的方便面食品,占據了阿寬食品銷售金額的半壁江山。目前,淘寶阿寬旗艦店中,銷量前兩名的產品均是紅油面皮。
圖 / 淘寶阿寬旗艦店
2022年2月,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剛拆開的阿寬紅油面皮塑封包裝內有黑色物體,并配文稱“昨晚準備吃的時候發現塑封膜里包著一坨黑色的東西,上面有毛還有一塊發霉的地方,很像老鼠肉,想問各位這種情況怎么解決,在哪里投訴?”
此后,阿寬食品公開表示,經江蘇如皋市場監管局、生產廠家和消費者共同確認,該面餅質量問題是由于拆封后因外部污染引起的面餅發霉變質所致。不過由于拆封時間太久、又丟棄了兩層外包裝,因此雙方均無法對面餅發霉變質的真正原因進行查證,雙方均表示不再追究達成和解。
雖然阿寬食品已經就異物風波做出了解釋,但是仍然喪失了一部分消費者的信任。
2022年,以阿寬紅油面皮為代表的方便面銷售收入較2021年同比下滑12.27%。
此外,今年中國食品安全報發布的《3.15特別報道|10款熱銷酸辣粉測評》一文中,阿寬食品代工的麻六記酸辣粉、李子柒酸辣粉均被點名,產品被檢測出來不但使用的原料不全是其宣傳的純紅薯粉,而且添加了銨明礬。經過添加銨明礬的粉條不僅增加了光澤和彈性,吃起來更筋道,還能實現久煮不爛的效果。
該篇報道提到,過量攝入銨明礬影響人體對鐵、鈣等成分的吸收,導致骨質疏松、貧血,甚至影響神經細胞的發育。如果在大腦中產生沉積,容易引起老年癡呆、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等情況。
圖 / 中國食品安全報《3.15特別報道|10款熱銷酸辣粉測評》
不過,阿寬食品在問詢函回復中,對超標加入銨明礬等食品添加劑的問題矢口否認,表示銨明礬的添加量符合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和劑量。
不僅如此,中國食品安全報根據添加劑數量,將盤點的10款酸辣粉進行排序,李子柒、麻六記、白家陳記的添加劑數量分別為21種、20種,位列二、三、四名。中國食品安全報也在文章中表示,多達幾十種的食品添加劑匯集在幾百克一桶的酸辣粉里,你會不會有種親身體驗“科技與狠活”的感覺?
圖 / 中國食品安全報《3.15特別報道|10款熱銷酸辣粉測評》
阿寬食品雖然對種種投訴均做出了解釋,但是根據成都市龍泉驛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供的投訴數據,2020年-2022年,阿寬食品被消費者以超時發貨、面皮黑點、產品破損及發霉等為由向主管部門投訴的數量分別為162起、202 起、566起。
由此可見,阿寬食品被投訴數量連年增長,公司的產品品控能力顯然并不能讓消費者滿意。
證監會針對阿寬食品多次出現的產品質量問題進行了問詢,要求公司針對消費者投訴、媒體對食品安全相關報道及訴訟糾紛情況論證分析公司的品牌口碑、運營規范性。阿寬食品表示,公司已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運營規范性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投訴以及負面消息消耗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消費者對于產品存在的懷疑,會影響到公司產品的銷量及整體業績。對于阿寬食品來說,真正從消費者的訴求出發,把好食品質量關才是企業得以持續發展的核心。
02
復購人數減少,
靠紅油酸辣風味難有增量
近年來,阿寬食品不吝在營銷方面加大投入。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阿寬食品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44億元、1.64億元、1.6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3.02%、13.52%、13.58%。
由于阿寬食品在電商平臺的投入較大,因此銷售費用中,推廣服務費的比例較高,報告期內占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60.81%、59%、52.73%。
在推廣服務費中,阿寬食品每年還要支付數千萬的電商渠道服務費以及促銷費,以擴大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自營店鋪的銷售規模。
圖/阿寬食品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阿寬食品的銷售費用連年走高,用戶卻難有增量。
報告期內,阿寬食品電商自營店鋪的訂單總金額分別為2.43億元、1.86億元、1.21億元;活躍用戶數量分別為537.56萬人、435.21萬人、237.92萬人。不僅電商自營平臺的訂單總金額快速下滑,活躍用戶數量也在直線下降。
圖 / 電商自營店鋪人均消費情況(來源:阿寬食品招股書)
此外,由于公司不斷加大電商自營渠道的投入力度,并持續加大線上促銷力度,導致公司電商自營店鋪人均消費金額也呈現下降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市面上方便食品種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于方便食品的需求也逐漸多元化,阿寬食品也越來越難留住老用戶。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在活躍用戶中,選擇復購的用戶數量分別為87.38萬人、72.40萬人、37.08萬人,2022年的復購用戶較2021年減少了48.78%。
圖 / 阿寬食品招股書
「子彈財經」注意到,阿寬食品的活躍用戶數量減少,可能與公司產品口味較為單一有關。
記者發現,作為一家四川的食品企業,阿寬食品的口味主要集中在傳統的麻辣、酸辣以及椒麻上,口味創新相對不足。
而市面上其他方便食品品牌口味相對豐富,包括鴛鴦泡面、咸蛋黃拌面、芝士拉面等,更加符合年輕人口味多樣的需要。
因此,面對活躍用戶流失、用戶增量不足的情況,創新是阿寬食品持久發展的不二法門。研發出更吸引消費者的新產品也是阿寬食品今后的重要任務。
03
高瓴、茅臺入股,
對賭協議尚未清理完畢
雖然阿寬食品的產品很有煙火氣,但背后的資本可謂是“星光熠熠”。
招股書顯示,阿寬食品成立以來,共進行了九次股權轉讓,一次增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投資方是茅臺以及高瓴。
2021年5月28日,阿寬食品的前身阿寬有限作出股東會決議,公司出資額由8800萬元增加至9288.89萬元,新增出資額由高瓴懌恒、茅臺投資、霍普投資、常州彬復以貨幣資金認購。
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高瓴懌恒持有阿寬食品6.21%的股份;茅臺投資持有公司1.19%的股份。
圖 / 阿寬食品招股書
為吸引投資,阿寬食品以及實際控制人陳朝暉也與多方資本簽署了對賭協議。
招股書顯示,阿寬食品曾經與常州彬復、前海投資、南海成長等投資人簽署了6項對賭協議,就業績承諾及補償、回購安排、最惠待遇等特殊股東權利進行約定。
2021年6月,各方簽署協議,約定上述特殊條款不可撤銷地終止,終止效力追溯至特殊權利條款或協議簽署之日,相關特殊權利條款自始無效。
然而,阿寬食品仍然存在具有生效可能性的對賭協議。
2021年6月29日,阿寬食品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朝暉與南海成長、高瓴懌恒、前海投資、奉化投資、常州彬復、茅臺投資、壹叁投資、廣州信加易、上海眾源、青島同創、兼固投資、麥星投資、祖文博(以下簡稱“相關投資人”)簽署附生效條件的回購協議(以下簡稱“回購協議”),對特定情形下需承擔的回購義務作出約定。
根據回購協議條款,若阿寬食品出現首發上市申請受理后被撤回、被終止審查、未通過審核等情形,相關投資人將有權利要求陳朝暉回購股權。
根據相關約定,以2023年12月31日為回購條件觸發日進行測算,陳朝暉所需回購資金合計高達6.14億元。若扣減陳朝暉的相關資產及投資人可獲取的分紅后,陳朝暉仍然需要籌集回購資金4.29億元,這就需減持42.97%股份來募集這筆錢。
根據相關要求,各板塊在審IPO項目中,針對發行人曾作為“對賭義務人”的對賭協議安排均被要求必須不可撤銷的終止,且相關股東應確認該安排自始無效。這意味著,如果阿寬食品以公司IPO失敗作為恢復對賭協議的條款,很有可能會反過來影響到公司現在的IPO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據澎湃新聞報道,近一個月,A股主板已經有6家“衣食住”企業IPO終止,其中包括鮮美來、老鄉雞、沃隆食品、大洋世家、書香門地、同富股份。這似乎也從側面印證了今年年初市場流傳的說法:產品為食品、家電、家具、服裝鞋帽等相對傳統、行業壁壘較低的大眾消費類企業為上交所主板“限制類”上市行業。
阿寬食品雖然申報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但上交所的限制是否會影響到深交所對于食品行業的審核,還是一個未知數,因此,阿寬食品成功上市的概率有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此外,若阿寬食品沒有成功上市,陳朝暉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回購股份,屆時將會給阿寬食品帶來致命打擊。
*文中題圖來自:阿寬天貓旗艦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