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雙重上市,科蒂或迎歷史重要拐點
來源/未來跡
作者/巫婉卿
據WWD消息,9月25日,科蒂提交了在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請,正式推進其在巴黎證券交易所的雙重上市計劃。也就是說,科蒂在2013年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之后,將在法國巴黎實現雙重上市。
雙重上市,對這個美妝巨頭而言意味著什么?
01申請巴黎泛歐交易所專業板上市
凈收益主要用于償還債務
科蒂是全球最大的美妝公司之一,擁有GUCCI、Burberry、Chloé、Calvin Klein、Lancaster、Orveda等香水、彩妝、護膚和身體護理等標志性品牌,按最新年度業績,科蒂在全球美妝公司排行第十位。
據了解,科蒂此次正式推進其在巴黎證券交易所的雙重上市計劃,將在全球范圍內發行3300萬科蒂已發行的A類普通股,按其最新股價(11.79美元/股)計算,發行價值將達到3.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43億元。
本次股票發行將在美國進行,并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包括歐洲經濟區)以私募方式向符合相關法規要求的合格投資者發行。科蒂已申請將其A類普通股在巴黎泛歐交易所的專業板塊上市和交易,該上市須經法國金融管理局批準的上市招股說明書。
根據定價日的現貨外匯,投資者可以選擇以歐元購買巴黎泛歐交易所上市的科蒂股票,或以美元購買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科蒂股票。擬議發行的完成取決于若干條件,包括市場和其他條件。
雙重上市多指一家企業在兩地甚至多地同時進行掛牌或者上市的操作。例如聯合利華、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都是雙重上市的例子。對于企業,尤其是對規模龐大的那些巨頭而言,雙重上市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選項,不僅可以降低融資成本,增加不同市場上不同貨幣的運用能力,同時還能降低外匯風險,增加股票的流動性。
據WWD報道,科蒂公司首席執行官Sue Y. Nabi此前也解釋了該公司考慮兩地上市的原因。
“歐洲投資者希望購買科蒂的股票,就這么簡單。”Sue Y. Nabi說,“現在是這樣做的最佳時機。科蒂連續11個季度的業績符合甚至超過預期。我想說,在巴黎證券交易所,一半的市值是由美妝和奢侈品公司構成的,而我們正好是一家美容和奢侈品公司。”
科蒂首席執行官Sue Y. Nabi
BUSINESS WIRE報道稱,科蒂公司打算將此次發行的凈收益主要用于償還未償債務的本金,其余則主要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如對科蒂業務的戰略投資、營運資金和資本支出。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控股科蒂集團并得到德國億萬富翁雷曼家族(Reimann family)支持的投資集團JAB,已批準管理層審查該項上市計劃。
JAB對科蒂雙重上市的舉措表示支持,該公司認為:“科蒂在經歷了多年的虧損、管理層變動以及在大舉收購期間積累的高額債務所造成的困境后,財務基礎已經更加穩健。”
02上調2024財年業績預期
多季度負債率近70%
此次科蒂謀求在巴黎證券交易所實現雙重上市,離不開科蒂公司現階段發展的兩大背景:
第一,業績回暖明顯,2023年2月以來多次上調預期。
正如Sue Y. Nabi所說,科蒂業績情況的確不錯。就在前不久的9月20日,科蒂在官網發布消息稱,科蒂將提高對2024財年上半年和全年的業績預期。
截圖自科蒂官網
該則消息稱,自2023財年財報電話會議上發布指引以來,科蒂發現其主要市場和品類的美容產品需求勢頭強勁,尤其是高檔香水。
其中,科蒂最近推出的Burberry Goddess香水產品創造了新的市場記錄,尤其在美國市場大賣,銷量為競爭對手產品的幾倍,此外另外兩款創新香水也躋身市場前五。據科蒂表示,目前集團內共有三個香水系列在美國市場排名前十,綜合鞏固了科蒂“香水領導者”的地位。
因此,科蒂預計,2024財年上半年銷售額增長將達10%—12%的同比增長,高于之前預測的8%-10%;2024財年銷售額預計同比增長8%—10%,高于之前6%—8%的預期。
同時,科蒂將調整后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預測數據,從之前的10.7億美元-1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8.1億元-78.8億元)上調至約10.8億美元-10.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8.8億元-79.5億元)。
談到強勁的業務勢頭,Sue Y. Nabi不無信心地表示:“這證明了科蒂在高端香水領域的創新能力和進行顛覆性營銷活動的策劃能力。在過去三年,我們加強了科蒂的基本面,提升了各個品類的組織能力,科蒂將以一流的創新和營銷,進入下一個增長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今年2月以來,科蒂第4次上調業績預期。
綜合科蒂2019年財年至2023財年的業績情況來看,科蒂在2023財年的營業利潤實現了126.7%的同比增長,凈收入連續兩年實現增長,增長勢頭向好。
第二個背景則是科蒂居高不下的,接近70%的負債率。
據了解,截至2023財年Q4的5個季度中,科蒂的負債率盡管呈現微弱的下滑趨勢,但總體仍接近70%,最新季度公告顯示總負債達85.71億美元。而對于一家消費品公司來說,這樣的負債率水平無疑意味著較大的經營風險。
為了改善負債情況,科蒂在今年7月推出了一項資產出售計劃,擬以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76億元)的價格將其持股的威娜公司3.6%股份(科蒂目前共持有威娜公司25.9%的股份)出售給投資公司IGF Wealth Management。
科蒂在公告中表示,這筆交易的現金收益將用于償還債務,并推進“去杠桿化”目標。科蒂集團首席財務官Laurent Mercier指出:“出售威娜公司的部分股份,將增加公司的資產儲備量。”此外,他還提到,科蒂集團剩余的威娜股份隱含估值約為9億美元。
但很顯然,即使將威娜的全部股份出清,對于科蒂當前負債情況的幫助仍然是九牛一毛。在此背景下,科蒂集團拋售持股公司部分股份實現貨幣化無疑是正好的解決方式。
綜合以上兩大背景,可以進一步理解科蒂尋求雙重上市的原因。
03Sue Y. Nabi延長任期至2030年
雙重上市后擺脫負債,輕盈起飛?
截圖自科蒂官網
正如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評價的,科蒂能走到雙重上市這一步,離不開其首席執行官Sue Y. Nabi的領導。
Sue Y. Nabi于2020年被聘為科蒂CEO。在任期間,她改善了科蒂運營,并幫助公司股價從上任時的不到4美元/股回升至11.70美元/股。
科蒂董事長兼JAB負責人彼得·哈夫(Peter Harf)表示:“正是因為科蒂在Sue Y. Nabi的領導下取得了進步,董事會才有機會探索在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
在Sue Y. Nabi的領導下,科蒂已將業務擴展到高端產品領域,以瞄準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并試圖扭轉其業績低迷的大眾化妝品業務。
官網顯示,科蒂公司旗下業務目前分為高端美容板塊和消費者美容板塊。前者包含Burberry、Calvin Klein、Chloé、GUCCI、Hugo Boss等十七個高端香水、彩妝、護膚品牌。后者則包括十六個大眾香水、彩妝、洗護品牌。
科蒂財報顯示,2023財年,高端美容部門凈收入為34.2億美元,消費美容部門凈收入為21.34億美元,均獲得5%的同比增長。其中,高端美容部門的增長,得益于高端香水和護膚業務的成功。
過去一年,Burberry Hero、Burberry Her、Calvin Klein等高端香水品牌獲得持續增長。科蒂推出了Burberry Hero EDP和Burberry Her Elixir、Hugo Boss Parfum等新產品,其中Chloé Atelier des Fleurs系列繼續在亞洲高端香水領域表現出色。
面對增勢穩定的核心高端香水業務,科蒂也在謀求進一步擴張。
據了解,Sue Y. Nabi的雇傭期限最初是到2023年,現在已經延長到2030年。根據她之前的合同,除了每年300萬歐元的基本工資外,這位首席執行官還獲得了3000萬股的股票激勵,這些股票將在3年內授予,且不與任何業績相關的目標掛鉤。
Sue Y. Nabi表示:“我感謝董事會一直以來的支持和信任,并很高興有機會領導科蒂度過增長和價值創造的下一個篇章。”
此次科蒂尋求雙重上市,或將成為這個美妝巨頭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對于科蒂扭轉當前困局,進一步實現增長、擴大規模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這也是科蒂走出“轉型期”陣痛,恢復市場信心的表現。
此外,在歐萊雅、寶潔、雅詩蘭黛等“十強”美妝巨頭都在持續加碼中國市場的大背景下,科蒂在中國市場的潛力還待進一步挖掘。雙重上市之后,科蒂是否會跟進各大美妝巨頭,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值得期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