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菜場店”為何成為最佳區域零售實踐?
來源/零售商業財經
撰文/海鼎零售業務咨詢專家 常安邦
筆者于今年幾次走訪東北,在長春、吉林、錦州等地看到一些生鮮連鎖品牌,如季小強、麥多福、香橙源等,這類品牌門店數量均在幾十家的規模,大多處于單一城市深耕的發展階段,雖然品牌經營方式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但整體來看,可將其視作“菜市場”的升級轉型業態。
圖:東北的生鮮超市
為什么在東北地區能出現多家這種經營方式的連鎖品牌?
首先,與歷史因素密不可分。
在仍保留著較多“早市”習俗的東北,家庭采購人會在一日清晨,買好全家一天的食材。家庭采購人“趕早市”的時候不僅要貨比三家,還要會“抹零”這一基本講價技能。至于店家,“搭贈”和“來,你嘗嘗”的試吃,也是其富有人情味的銷售手段。逐漸的,菜市場與“便宜”劃上了等號,也與“買的開心”、“人情味”沾上了聯系。
其次,從零售經營的角度來看,既然這種業態有消費基礎,所處城市又有發展條件,順勢而為便是最好的選擇。
01
裝修與選址
東北商鋪的建筑面積普遍較大,而且老城區街道狹窄,可以做街對面小區的生意,這使得菜場店可以覆蓋更多的小區,通常來說可以覆蓋4至12個小區。另一方面,東北小區平均戶數少、居家人數少、客群年齡偏大、老城區多,這也使得專營的小店型不容易存活,競爭沒那么激烈。
基于以上市場條件,菜場店的面積大多在800到1500平米之間,由蔬菜、水果、肉鋪、鮮活水產等常規生鮮大類構成,有條件的還會引入熟食、面食、豆制品、咸菜、鹵味等,整體下來生鮮占比在80%以上。
菜場店只做高頻的核心商品,預包裝食品和百貨商品則占比很低,因此這類店更像是綜超的“節選版”,將生鮮板塊獨立摘出、深度經營。
如果店鋪面積再大些,超市品牌方會招多家相似業態商戶,但一般同業態也不會超過2家。
圖:東北菜場店內部示例
裝修方面,東北菜場店與華東某些菜場改造項目不同(它們以精致的陳列道具、數字化的生產大屏作為菜場的整體賣點),東北菜場店的裝修則以整潔衛生、通道便利、柜臺實用為目標,更接地氣。
圖:華東烏中集市、陽普國和菜市場
東北菜場店不需要開在商場,仍屬于街鋪,地理位置離社區更近。此外,沒有復雜的道具、精致的美陳,以新鮮、便宜、人情味作為整體賣點,這種經營方式當下在東北卻很有生命力。
02
不可或缺的熟食、面食、豆制品
東北菜場店的品類特點之一,就是熟食檔口多。
當熱,熟食種類也非常多,包括各種香腸、鹵牛肉、豬手、金錢肚等,而且熟食分得非常細,不僅以食材類型做區分,還會再以品牌來做口味區分,比如都是純肉香腸,不同品牌之間的口味差異就很大。各熟食品牌之間也會主動做產品差異化,以打造自己的特色。
如此一來,消費者的口味偏好就形成了,熟食品牌之間的替代性降低了,所以菜場店往往會招租多家熟食品牌。
圖:一家菜場店的多熟食品牌檔口
排在熟食之后的就是面食類,東北消費者居家做面的習慣并不突出,很多面食如饅頭、花卷、餅仍以購買為主,這使得面食檔口成為高頻剛需消費場域。
豆制品在全國很多地方是不設立獨立檔口的,通常以風幕冷鮮柜的形式存在。在東北菜場卻可以做成獨立檔口,經營著包括干豆腐、大豆腐在內的暢銷品,還有豆干、豆泡、豆絲等衍生產品,以及調味后的豆制品下酒菜。
若賣場還有空余面積,之后招租的檔口一般是咸菜、炒貨、鹵味等。這個引入順序由購買率、貢獻率從高到低的順序決定。
03
“聯營”菜場店的重要組織形式
對于東北菜場店來說,熟食、面食、豆制品這些品類很重要,但超市品牌方又不容易自主經營,所以品牌方往往采用聯營的方式,進行門店與人員的復制。
超市品牌方通常會將蔬菜、水果這兩個品類自營,成為菜場的核心品類。這些品類具有高毛利、有價差、引客流的特性。同時也經常需要打爆款、做特價以吸引客流,而這類必要的降價活動,聯營商戶往往不愿意承擔。
然后,超市品牌方再以招租的形式,召集很多聯營商,以品類檔口的形式存在。合作方式上既有分租形式,也有聯營扣點的形式,采取聯營扣點的超市須具備統一收銀能力。
超市品牌方的盈利來源主要有自營品類的收益、租金或聯營扣點、管理費等。超市方收取管理費并負責垃圾清運、保潔、保安等服務性工作。
而檔口攤主方面,雖然不同類型檔口利潤稍有不同,但整體而言差異不大,都能獲得相對穩定的生活來源。
有從業人士給筆者講了個故事,我們可以見微知著:他的一個攤位一年3萬5的租金,每個月300元的管理費,兩個人工6000元,水電費單獨計算,一個月銷售21萬,利潤差不多3萬。后來菜場空余面積太大,又引入了一家同業態的攤位,對方率先發起價格戰,他也做了回應,現在一個月利潤不到1萬了(發文時筆者得知,原競爭對手已經撤場,菜場又新引入了一家,雙方沒有再做價格戰,他的利潤有所回升,但并未回到最好的時候)。
聯營的攤主以個體戶居多,做聯營商之前都有過相關從業經驗,新入行的很少。
像是刀手、魚佬的工作,是需要具備一些專業技能的,且這些技能要經歷長時間的實操經驗。在東北,這些角色很多是之前就在親戚家幫忙做學徒,能獨立經營后再去盤個鋪子。親戚獨立去另一個菜場店開店,對家庭來說也是件喜事,大家可以一起拼單進貨,剩余商品也有機會調撥。但經營層面一般不會交叉持股,仍保持獨立關系。
如超市品牌方門店數量持續增長,也有可能與聯營攤主共同發展出“合作商”。即某些聯營個體也成立公司,聚焦于提供某一個品類的服務,后續隨著超市開店而配套入駐。
但在筆者所接觸的幾個品牌中,這種“合作商”仍是少數,主要還是受限于聯營個體的綜合實力與人才儲備。如果有更多“合作商”,連鎖生鮮超市的發展也將得以提速。
聯營商如果多是個體,就會面臨標準問題,超市一般會要求聯營方的經營須符合國家法規,但是超市自身的要求并不會太多,而且不同菜場店在管理上也會略有差異。不過由于攤主一般是老板自主經營,都是為了做生意,服務和運營標準也不會太差。
與華南生鮮超市相較,比如豬肉的精細化分割、小份包裝等,這對東北的聯營個體就很難做到了。當然,有差距的地方,也是未來可提升的空間。
圖:廣東某生鮮標超的豬肉分割
筆者也嘗試詢問幾位豬肉攤主,是否可以幫忙切片或者切條,部分東北攤主會給予熱情回應,但當地消費者需求最多的還是絞肉餡這項服務。
總之,一個連鎖品牌的組織形式,取決于品牌方綜合能力與人才儲備,東北菜場店大多選擇聯營為主,也是因地制宜的有效選擇。
04
運營特點低能耗、輕成本、少動作
以“菜場”為經營模式的生鮮超市,從運營上來說會粗獷一些,的確有很多精細化提升的空間。但我們也要注意到東北年輕人口外流、人均購買力低、生活節奏緩慢的時代背景。
基于此,東北菜場店未嘗不是一種生鮮零售的最佳實踐,這是一種低能耗、輕成本、少動作的運營方式。
筆者觀察認為,賣場內的運營特點包括以下幾點:
檔口招牌
非常明確的店內分區,超市品牌商統一提供招牌,招牌做的很有質感、非常醒目,無形之中營造了商品的品質感。
圖:檔口招牌凸顯專業檔口
通常一個菜場店的品類結構是提前規劃好的,這家攤主不做了,超市會再找一家接盤,而非調整品類。
菜場店檔口的招牌比綜超要醒目很多,用檔口的形式向顧客傳遞了隱藏信息,是由這家攤主在經營,可以講價,同時也幫攤主建立了“這些顧客是我的顧客”的服務意識。
有色燈光
對于燈光的使用,一般菜用綠色、畜肉用紅色、水產用藍色,以凸顯商品新鮮。筆者發現,有些檔口有色燈光使用的極其夸張。
圖:不用品類使用不同的有色燈光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管理辦法修訂,2023年12月1日起,“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
當這項規定落實到門店,就需要零售商提高自身的經營水平,做好商品訂貨、日清促銷,提升對鮮度管理的重視程度。
大排面陳列
南方生鮮超市一個SKU的排面寬度在20至40厘米,但在東北菜場店,要30至60厘米。
商品普遍使用大排面展出的陳列方式是由有兩個因素造成的:一是歷史消費習慣,東北人更喜歡“大”商品,緊湊小氣的樣式不受歡迎;二是是食材的尺寸,也普遍偏大。
圖:普遍采用大排面的陳列方式
大排面相對容易做出豐滿陳列,達到貨滿堆山的效果。同時,由于店鋪面積較大,大排面陳列并不會顯得SKU少。隨著消費趨勢的變化,也有越來越多的“小號”食材進入東北市場,逐步改變了當地的陳列方式。
但從品類深度角度,仍有提升空間。筆者看到一些南方生鮮標超,某一時段會特意擴大一個品類的深度來打造差異化,例如西紅柿同時上架4個SKU,不同產地、不同酸甜度,給消費者帶去差異化、多元化選擇。而東北生鮮超市還未觀察到此方式,西紅柿可能做1至2個SKU,一支高性價比,一支有特色的。
玻璃展柜
東北菜場店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不少蔬菜檔口仍保留著用玻璃柜陳列的習慣。不由顧客挑,而是顧客說要多少,商家拿出來,給顧客裝袋。
圖:玻璃陳列展柜
這對商家而言是利大于弊,容易做到先進先出、降低損耗,同時也能靠“一把抓”、“湊整”的方式提升客單,還能靠“搭贈”、“抹零”的方式提升客戶滿意度。
這里隱藏著一個風土人情,顧客沒那么較真,每個菜都要挑一下。對大多顧客來說,商家折讓幾毛錢的“人情味”與“面子”,大于精挑細選的收益。如果這個商家不老實,回去后發現商品以次充好,那下次不再來就行了。
05
未來發展預判
東北“菜場店”這種生鮮超市業態,是結合了歷史文化、人群經濟能力、商圈特點、從業者特性等多方面的集合產物。目前在東北“生長”是適合的,東北存在著很多這種經營方式的生鮮超市品牌。
從精細化運營管理的角度,菜場店與社區超市、生鮮小店相比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但只要是適合真實的消費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就有存在的道理。
與東北情況相似的地域,都有可能參考此店型,做一次“菜市場”升級。超市品牌方抓住核心品類,與聯營商共同提供更好的服務。
至于是否能發展到全國各地的四五線城市、縣級市,走出東北?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