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元“酸奶碗”爆火,專割中產的“韭菜”?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內參君
01
健康餐又有新故事,
酸奶碗成為“新頂流”!
繼去年白人飯之后,健康餐屆又迎來一位新的網紅選手——酸奶碗!
日前,小紅書上,#酸奶碗#話題瀏覽量已經達到4.8億次。某短視頻平臺上,制作一碗花樣百出的酸奶碗,就能實現播放量輕松過萬。#酸奶碗到底啥味#、#酸奶碗擺攤#等話題也登上了熱榜,有近千萬人在看。
更重要的是,酸奶碗不僅成為了全國熱議的話題。創業的風,也吹了過來。
長沙、貴陽、武漢、洛陽、天津……各地都在卷“xx首家酸奶碗”,并都打出了“全程手工制作流程”的賣點。這些店有的是新創業,主打酸奶碗;有的原本是做輕食、茶飲、水果店,將酸奶碗作為新品推出。
一些茶飲、酸奶連鎖品牌也紛紛入局酸奶碗,如王子森林·現釀酸奶推出“藍莓香蕉酸奶碗”,一個月不到成為了當紅爆款,門店銷量第一。門店還表示,接下來將上線“無糖酸奶基底”。
一時間,酸奶碗儼然成了“竹筒奶茶”、“罐罐烤奶”、“米其林烤紅薯”后,又一大網紅小吃頂流。
酸奶碗不同于普通酸奶,算是一個細分領域,跟普通酸奶比,大有學問。其最大的區分特點是需要過濾。
先是將優質天然酸奶或希臘酸奶用紗布裹住,冰箱靜置一段時間,濾掉酸奶中的大部分乳清,過濾后的酸奶口感會變得厚重,且酸度更低。然后再往里面加入水果、堅果和蜂蜜等,根據營養、口感和美觀度進行搭配。
如今,社交媒體上已經衍生了不少酸奶碗的創新玩法,尤其在外觀上,更是卷得天花亂墜。
02
被吐槽“口感差、難吃”,
為什么還能賣60塊錢一碗?
酸奶碗的概念是從國外傳進來的。在國外社交平臺,它是許多網紅達人維持身材的健康餐。來到國內,低卡健康的酸奶碗,正好拿捏住了主打健康和精致生活的國內中產。
實際上,對于酸奶碗的“品類嘗試”,在早幾年就已出現,但在當時常被部分消費者詬病,口感不好,“吃一口能噎得脖子伸出二里地”“像吃水泥”。
此次在國內的翻紅,不僅與去年出圈的“白人飯”也有關系,更是“健康風潮”的一大外在顯現。生冷、寡淡,但看著干凈吃著簡單,尤其迎合了靠低糖減脂控卡的飲食風潮。
酸奶碗作為白人飯的“姐妹產品”,更多了一個足夠好看的優點,以其色彩豐富、精致擺盤的外觀,吸引消費者拍照打卡。總歸來說,吃的是一份儀式感,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樣一份酸奶碗,普遍價格在30到50塊錢的區間。
隨著酸奶碗熱度的上升,以及越來越多餐飲品牌、餐飲創業者都盯上了這個苗頭,有的酸奶碗已經賣到了將近60元的價錢,連制作酸奶碗的原料“希臘酸奶”也跟著水漲船高。
而“酸奶碗”這一品類也開始出現爭議:60元天價貝果、300元天價吐司,現在又來60元酸奶碗,這是新的“智商稅”嗎?
小紅書上,一位在武漢做酸奶碗創業的博主,詢問網友定價40元是否合理。這條帖子吸引了將近4000條評論,大多數網友都表示,貴得離譜了。
“打工人端著5塊錢的熱干面走了”
“日常當正餐吃40元算貴的,而且打工人光吃這個不可能有腦力去工作”
……
03
酸奶碗的“餐飲創業風”
能夠吹多久?
盡管不少餐飲人把目光盯向了酸奶碗,但細看行業發展及現狀,事實上白人飯的熱度,已經開始回落。
一個主要原因是并不適合中國胃,正如網友所說的,“僅僅是維持生命體征”。實際上,不少人在跟風嘗試過白人飯之后,最后還是棄之投入麻辣燙、火鍋、拌飯等的懷抱去了。
在餐飲品類極其豐富的國內餐飲環境中,酸奶碗的走紅,能維持多久?而跟風創業的餐飲人,是否又會如跟風“擺攤小吃”般,沒多久就宣布創業失敗?
一位“酸奶碗”創業小白表示,自己看到酸奶碗的創業風潮后,立馬買了12斤純奶,經過48小時發酵冷萃后,做出了10份酸奶碗,在元宵節當天找了客流最大的位置售賣。“前后折騰好幾天,一下午只賣出1份,自己還凍感冒了。創業失敗!”
而如果專門為酸奶碗開出一家門店,則需要更復雜的原料備貨,在儲存和運輸上也不一定容易。另外,除了好看,有著口感硬傷的酸奶碗,如何能夠提高產品的復購,也是一個問題。
所以,對于不少新茶飲店、輕食店來說,目前酸奶碗只是個豐富sku的引流產品。
主要流行于都市白領、健身一族等群體中的酸奶碗,其熱度主要是靠其精致豐富的外觀,符合互聯網的傳播規律,收獲了一波波流量,但實際上,消費者對其的需求到底有多大,還需要一些時間驗證。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在餐飲行業產品本身是長久發展的根本。
當下,酸奶的話題度很高,但“越來越吃不起”愈發成為酸奶賽道的輿論基調,如果酸奶碗不能與“智商稅”區分,將會影響其擴大消費群體、成為餐飲的大熱門產品。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