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餐賣爆了,30歲打工人搶著吃
出品/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張鰻魚
01
當成年人開始擠進兒童餐
搶完了社區老年餐,又開始搶兒童餐了。
最近,打工人們找到了新的工作餐好選擇,不是19元10個菜的東北盒飯,也不是3元無限續的“窮鬼套餐”,而是9塊9的兒童餐。
飯點,26歲的大廠打工人飽飽,拋棄了公司食堂、放棄了健康餐外賣,轉而開始投向“西貝兒童餐”的懷抱。據她所說,身邊同齡的朋友,幾乎超過半數都在工作日吃過兒童餐。“想不到吧,打工人點外賣的盡頭,竟然是兒童餐。”
而今年31歲的曉東,則是愛上了太二的9.9元兒童餐。餃子、玉米胡蘿卜、西蘭花西紅柿,再加上雞翅……
“兒童餐才是真的‘窮鬼套餐’,而且還是妥妥的優質健康版。”
在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成年網友發布了自己打卡兒童餐的內容。從耳熟能詳的麥肯、西貝兒童餐,到新晉選擇太二酸菜魚、熊喵來了、老鄉雞……各大餐飲品牌的兒童餐,開始被年輕人們瘋狂打卡,熱度不斷。
一系列話題也開始被炒熱,關注度甚至達到了1.5億人次:“兒童餐對大學生來說剛剛好”、“26歲在西貝全款拿下兒童餐”、“關于30歲還在肯德基做小朋友這件事”……
甚至,在大齡兒童們心中,餐廳的兒童餐也有了全新的定義和名稱——小孩菜。
02
突然爆火的兒童餐
為啥成了打工人們的最愛?
在小紅書上,有30歲網友把兒童餐定義為自己的“減脂餐”,直言品質及性價比完勝“減脂沙拉”;有23歲少女為了小狗造型氣球,專門“借個孩子”去吃西貝兒童餐;更有“兒童餐”賽道的專業博主,帶頭測評全國兒童餐。
選擇初衷或許不同,但便宜、健康,還能提供情緒價值,是打工人們開始忠愛兒童餐的最顯而易見的原因。
有消費者總結,對于30歲的“大齡兒童”來說,兒童餐就是一個能吃飽還有玩具送的打工人優質午餐選擇:
“分量不大,剛好吃完;品種豐富,造型可愛;低油低鹽,堪比健康餐;更重要的是,他真的把我當小朋友寵,送小汽車!送氣球!”
“以前點一頓外賣的錢,現在可以點兩家不同的兒童餐。花的錢更少了,吃的花樣更多了、也更健康了。”
當然,餐飲品牌們越來越開始押注兒童餐,將其作為品牌重要支線之一,也是一個原因。
因為這意味著,餐飲行業在做兒童餐這件事上,品質、產品、體驗都開始不斷提升甚至“內卷”,細節到每個季度都有不同的主題和相應的菜品。消費者們在兒童餐的選擇上,也更豐富了。
03
開新店、上新品……
餐飲人和超齡兒童“雙向奔赴”
正如消費者的猛熱攻勢,勢必也會影響企業在同一階段的選擇一樣,品牌開新店、狂推新品,也為消費者們提供了“看到、選擇”的機會。
2月初,被打工人狂薅兒童餐羊毛的太二酸菜魚,其母公司九毛九開出了全國首家兒童體驗店,非高峰時段上座率超6成。
除了整體裝修風格更加兒童化外,在產品上,酸湯肥牛、番茄蝦滑等以番茄為主題的菜單被不少網友稱之為“孩子的食堂”;在功能上,有專屬兒童活動區以及細節到更符合兒童身高的洗手臺、座椅等;在體驗上,也添加了扭蛋爆米花、兒童互動唱跳等活動。
各地更是開始冒出一些針對于“超齡兒童”,主打“一人食寶寶餐”的餐廳,以此來吸引從單身消費者到家庭消費者等不同群體。
比如北京近期出圈的“面包超人主題餐廳”燒將居酒屋,從裝修風格到菜單菜品,都更加“兒童化”“動漫感”。不少打卡的“情侶”及“成年女性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發表種草反饋,“這年頭,除了游樂園,還有誰能把你寵成孩子?餐廳可以!”
與此同時,一些大牌餐飲也在逐步加重兒童套餐的比例。
蔡瀾港式點心前段時間推出多款兒童餐,包括脆魚魚薯角套餐、嫩嫩滑雞套餐、芝士牛牛云吞套餐在內的幾款兒童餐,定價30元檔。
去年底,海底撈在北京、四川、廣東等地區的部分門店,也上新了兩款兒童套餐,以意大利面及菌菇炒飯為主。同時,相同時間段內,海底撈還與知名動畫IP“超級飛俠”推出限定主題店以及多款聯名兒童餐。
一些相對不適合寶寶食用的川渝火鍋品牌們,也先后推出了兒童餐。比如后火鍋推出的“免費寶寶餐”,從主食、湯羹到時蔬、零食,根據季節不停更換菜單;熊喵來了更直接表示要“做餐飲界的迪士尼”,部分門店還有專屬兒童客群的熊本熊人偶服員工……
另外,較早發力兒童餐賽道的西貝,面向1-12歲兒童的餐品,從2017年開始持續不斷完善與上新,如今已經升級到4.0版本。在今年初的新年信中,西貝集團創始人賈國龍也表示將兒童餐歸為新年重點項目。
同樣在正餐賽道里,全聚德、喜家德、南京大牌檔、云海肴、小廚娘、麻六記等知名餐飲品牌們,也都在悄悄押注兒童餐……
04
小結
根據《2023年中國兒童餐食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兒童食品市場規模為3623.27億元,并有望于2025年突破5000億元。
5000億元兒童餐市場規模背后,越來越多餐飲企業押注兒童餐賽道,實際目的其實也是在瞄準家庭用餐市場。
一位同時兼具“寶媽”與“創業者”身份的資深餐飲人對內參表示,“如果同類型餐廳中,其中一家有品質好些的兒童餐,以及能夠讓孩子自己玩的區域,哪怕定價稍高,也會毫不猶豫首選這家。”
“消費端倒逼產業端創新升級迭代,是必然的結果。”
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拋開頭部的規模及成本優勢來說,盡管有越來越多的大牌餐飲押注,兒童餐也仍是餐飲中的小眾細分賽道。
對于更多餐飲人而言,把兒童餐當做第二曲線,以此盈利增收,這事依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嘗試與探索。
但在“大齡兒童沉迷打卡兒童餐”的需求出現后,破局的機會點,似乎正在打開,畢竟已經有不少餐廳開始玩起了份量更多的“大兒童限定版·兒童餐”……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