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20億后,夸父炸串必須回答4個致命問題
出品/壹覽商業
作者/史馬
“#夸父炸串#你對得起我三個月消費20+次嗎? ”“昨天315看到別的都無所謂,看到夸父炸串和淀粉腸我破防了,因為我真吃,這對于一個大饞丫頭來說實在是太殘忍了 ”“夸父炸串被315之后,我的朋友圈一片鬼哭狼嚎”——這是315晚會曝光夸父炸串食品衛生問題后,夸父“粉絲”在社交平臺上發表的集體“感言”。
圖源:微博
315次日,#夸父炸串被質疑靠吸血加盟商賺錢#沖上熱搜,開出超2000家門店的夸父,在抖音、知乎等社交平臺早有對其加盟“套路”、不掙錢、掙錢難的“訴苦”聲音。甚至有加盟商將二手平臺閑魚當成“翻身”渠道,轉讓夸父炸串加盟店,名額、設備全轉讓,試圖“低價”止血。
圖源:抖音、知乎、閑魚
5年拿到近5億融資,作為創投圈的“當紅炸子雞”,夸父卻被視為近年來小吃連鎖總融資額最高的品牌之一。其創始人袁澤陸則定下今年新開3000家、2026年實現萬店的“小目標”。雖表示暫無上市計劃,但對標品牌“喜姐炸串”去年便遞表沖刺“炸串IPO第一股”。以平均每天新增8家店搶跑的夸父,很難不會在融資和IPO上加速度。
炸串賽道規模有多大?僅從頭部看,至少超40億;從整個賽道看,則被業內認為可以往千萬級規模以上想象。
那么,在“油鍋里狂飆”的夸父,到底是如何被消費者和加盟商“捧紅”的?又該如何直面問題、解決問題,以免被消費者和加盟商拋棄?
兩千多家加盟店,撐起了夸父的快速擴張,但加盟商“負重前行”、增收不增利,如何修復其對夸父的信心,事關未來能否吸引更多加盟及加盟商的“復購”。進而,關系到接下來的融資和IPO。
而“被質疑靠吸血加盟商賺錢”等問題,涉及的則是夸父模式本質,也是喜姐炸串乃至新茶飲、性價比咖啡等新消費賽道連鎖品牌的“通病”。
要開萬店的袁澤陸,將如何為消費者、加盟商、投資人和自己解題?在偌大規模、競爭殘酷、花樣搶跑的賽道里,夸父的潛力還有多大?
年入21億
據夸父炸串官方公布的數字,其2021年營收近10億、2022年營收21億,2023年營收目標為36億。在一二線城市為主的街頭、商場,夸父炸串的門店越來越多,新店排長隊也成常態。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夸父的聲量也得益于粉絲的爆棚日趨放大。
那么,夸父炸串是如何成功起飛進而快速贏得市場的?其方法論何在?
其一,從“老破小”的細分品類中切痛點,差異化起飛。
由于有過西少爺肉夾饃的合伙創業經驗,夸父炸串創始人袁澤路,堅持走“不開大店開小店”的原則,不求高客單價求復購,鎖定街頭小吃賽道中的細分品類,保證成本可控的同時,讓消費者吃得起、愿意吃,即興消費,不愁客流和復購。
炸串作為街頭小吃,多年來給消費者的印象是“老破小”,門頭甚至小攤毫無裝修美學可言、設備破舊,像極了日常買水喝的夫妻老婆小賣店。
雖為“老破小”,但深得吃貨厚愛,或與油炸食品能激活人體多巴胺,促進多巴胺的合成和釋放,緩解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壓力“有點關系”。因此,作為“多巴胺加油站”之一的炸串,就有了如同奶茶、咖啡一樣的吸引力和復購黏性。
創始人袁澤陸或許沒有從多巴胺機制上琢磨得這么細致,但在他看來,客單價不高、選擇性多的炸串攤店,若能用品牌策略加以包裝,再用連鎖加盟模式實現快速擴張,其中的品牌溢價,顯然是“老破小”的攤位、小店難以做到的。
圖源:夸父官網
這可以視作夸父炸串一鳴驚人的“第一把刷子”。用差異化、連鎖化、品牌化,強勢鎖定和重構炸串這一細分品類,想不驚人都有點難。
其二,要做大,做供應鏈。
夫妻老婆炸串店的優勢是極低的成本,而使出品牌、連鎖、差異化定位組合拳打法的夸父炸串,要想與小攤位、小門頭貼地競爭,同樣需要極致地壓縮成本,方能獲得最大化的品牌溢價后的真金白銀。
而做供應鏈,便是做大的開始。夸父炸串創立不久,便著手建設冷鏈物流、食材及調味料等上下游工廠在內的供應鏈條,要么自己出資建,要么合作入股。
圖源:夸父官網
供應鏈做大后,夸父炸串也得益于規模效應,有了將自身體量做大的更大資本。因為,基于供應鏈,可以實現所有加盟門店無需自行采購食材,加工處理也能做到標準化。
于是,“炸串界”的“開封菜”也就能實現大拱門的虹吸能力。短短幾年,夸父炸串門店達到2000家。而今年袁澤路要將數量突破5000家,算下來,平均一天要開8家店。沒有供應鏈,想都不敢想。
其三,向全鏈數字化要競爭力,驅動B、C兩端。
多年前,能在星巴克蹭個網都是高端的消費體驗。而如今,新消費用上數字化,更是有了超強的作戰能力。
夸父炸串發力數字化,先是以B端,即加盟商以及供應鏈端為主,推出夸父商家客戶端,用來高效溝通、高效管理、高效采購,從而降本增效。
圖源:夸父官網
而在C端。數字化的玩法更“多彩多樣”。“花式開店”甚至成了夸父炸串C端的隱形戰斗力。基于數字化,實現線上線下形成天地包圍圈,開一家店爆一家店的“底座”成為其數字化運營能力的標簽。
由此來看,懂網紅品牌打造邏輯,用網絡品牌包裝重塑街頭小吃“老破小”的價值,基于對網紅品牌打造的深刻洞察與獨特理解,夸父炸串是將網紅效應從門店到大單品層層滲透,從而實現店火、“串火”。
通過花大價錢買下的“夸父”商標,包裝成年輕人樂于接受的國潮IP。加之選址上,多種門店模型齊頭并進,各地也會進駐萬象城這樣的潮流“地帶”來提升品牌溢價效應。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暫且稱之為“創始人精神”。袁澤陸從西少爺肉夾饃開始創業,后來經營不善退出。而夸父炸串能成功,是他花了將近一年的功夫,前往全國各地進行“田野調查”,通過親自調研、品嘗、溝通、對比等,得出了夸父炸串的花樣創業模式。
這種創始人精神,在傳統餐飲連鎖小老板中,還是少見的。
四個必須回答的問題
315期間,湖北經視 《315我們在行動》節目中,曝光了夸父炸串武漢白沙天街商鋪店員使用隔夜食材,不按照規定廢棄,食品撒料的有效期標簽提前寫,而且在食品加工區域垃圾蓋成了瀝水架等問題。
圖源:湖北經視微博
第一:食品衛生問題
夸父炸串品牌連鎖門店竟然存在食品衛生問題?這讓吃貨沒有料到。原以為品牌連鎖店,會比炸串小吃攤衛生一百倍。
得虧有強大的多巴胺效應和品牌心智加持,消費者很快對夸父炸串從斥責變成了“又恨又愛”,戀戀不舍,甚至有些沒吃過夸父的網友也因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臺看到好友的“集體感言”后,分分鐘要“路轉粉”。
但食品衛生出現問題的根源,實際上是管理跟不上門店增速,加上過分篤信數字化監督門店操作,也過于冒險。要知道,2021年時,一個夸父炸串的城市督導需要完成的工作多達128項。但不斷落地“全鏈路數字化”理念后,一個督導的工作縮減到不足10項,其他都用數字化解決。至于門店增速何其激進,稍后會有提及。
第二:割加盟商的老套戲碼是否有解?
吃貨這關好過,加盟商的訴苦卻隨即涌現各大社交平臺。315次日,#夸父炸串被質疑靠吸血加盟商賺錢#沖上熱搜,這道甚至比食安還致命的問題,讓夸父炸串走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梳理輿情可知,加盟商們的訴苦主要集中在不賺錢、增收也難增利,還常常被予以“罰款”,令加盟商苦不堪言,賠本賺吆喝,甚至干脆在閑魚等二手平臺轉讓整店,包括加盟名額和全套設備等,比官方加盟要省不少。
此外,則是在知乎甚至抖音平臺,被網友曝出加夸父炸串運營人員為拿提成而向加盟商推薦門面,甚至連裝修費用也可以分潤。
整體看下來,兇猛的輿情背后,實則是割韭菜的老套戲碼。
但連鎖餐飲、新茶飲等的固有頑疾,無不與加盟制模式有關。夸父炸串被指為了自己的利潤,而“榨干”加盟商,業內人或見怪不怪。
但這個“難題”拋夸父,袁澤陸勢要破題。因為,他不僅需要安撫現有加盟商的“軍心”來吸引更多新加盟商。而且,在其如意算盤里,更大的“買賣”是刺激老加盟商“復購”,實現老加盟商開新店、多開店的裂變效應。
為了實現這一計劃,早在今年2月底夸父炸串2024年戰略發布會上,創始人袁澤陸就宣布正式啟動“3億盟想家計劃”:其中,1億元用于“加盟補貼”,重點針對新、老加盟商,尤其是老加盟商做裂變,做大額的、巨量的補貼,讓加盟商以更低的成本復制成果;另一超2億元預算,則是用于2024年的爆品營銷、爆店營銷和爆城營銷等品牌營銷上。
圖源:夸父官網
用袁澤陸的話說就是,要跟所有加盟商共同把品牌勢能推向高潮,進一步擴大夸父炸串的市場份額。
或是基于此,袁澤陸為夸父炸串定下了2024年營業收入36億的“小目標”。
然而,在今年要將門店突破5000家的計劃下,1億元即便“雨露均沾”的話,每家加盟商不過最多才能拿到小2萬塊的補貼。
相對于加盟夸父的整體投入,對增收不增利甚至虧錢的加盟商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
截至目前,夸父炸串并未公開表示如何解決加盟商遇到的“小煩惱”。袁澤陸若能破解加盟這一商業模式本質上的頑疾詬病,或不僅夸父能跨出一大步,則會讓整個以加盟制為商業模式的新餐飲、新茶飲等賽道迎來往前邁一大步的機會。
只是,加盟模式要解題,也并非沒有可能。
其一,品牌方將一部分利潤真正給到加盟商。但在商言商,創始人和錢也沒愁,是否甘愿讓利于加盟商,要看品牌方走的是不是長期主義路線。
其二,引入更為科學的門店管理和輔導督導體系,不以罰款為規范加盟門店經營的戒尺和皮帶,這只會將加盟商推向品牌方的對立面。品牌方需探索將加盟商真正當作事業伙伴,協力奔赴同一個遠大目標,讓門店自我精進、實現單店本身的營收溢價能力,這考驗的是企業組織管理和到位的輔導督導創新能力。
其三,社媒時代,加盟商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數,他們同樣能制造聲量。品牌方若讓加盟商無法像看短劇一樣實現腦回路的強自我獎賞效應,沉默的螺旋帶來的回旋鏢,擊中品牌方的軟肋會成常態。因此,若像某玩加盟的大佬那般,追求的就是短期吸金,只能被反噬而淘汰出局。
真能讓加盟商,獲得簽約加盟時品牌方給出的投資回報預期,才是解題之根本。加盟商賺不到錢,品牌方很難長足發展。
第三:如何解決同質化問題
成立于2019年的喜姐炸串,與夸父炸串正“貼地摩擦”。
融資上,前者融資額近4億元,且先于夸父遞表沖刺IPO。后者,則5年累計融資近5億元。
門店數量上,喜姐炸串超過2000家,夸父炸串也在2000+,且兩者都有開萬店的“小目標”。
產品上,僅以生炸大雞腿為例,去年底在抖音直播首秀的夸父生炸大雞腿,實則早就出現在喜姐炸串的店招里。
作為夸父炸串的對標品牌,二者之間的競爭,若不從差異化上錯位經營,只會隨著各自融資、開店加速,而日趨膠著甚至“雙輸”。
第四:萬店的計劃,是不是過于激進?
要開萬店是每一個新消費連鎖品牌的夢想。但是,若基本的門店衛生等食品安全問題都難以搞定,消費體驗下降,是會影響口碑和復購的。
何況,當下市場,盡管錨定炸串這個夠窄的賽道,但前有喜姐炸串“同頻”,后有的下沉市場的炸串先生等眾多中小型連鎖品牌拼命搶跑擴張,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雖然有開店的爆火方法論和大單品的爆款邏輯,但食安問題在2000家門店規模時就能被曝光,說明夸父炸串存在對門店具體運作上的整體監督管理短板。而且,加盟商信心亟需修復的現實,也讓2026就要實現萬店的計劃過于激進。
2024年門店總數突破5000個,相當于僅在今年夸父就要開出約3000家新店,約等于每天新增8家店的節奏。這與過去三年夸父平均年開千家店相比,節奏著實變得太快,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短板,會日益冒出。
一鳴驚人容易,成為常勝將軍不易。
面對消費者體驗和加盟商盈利難的兩端現狀,倒不如實打實走穩健路線,開一家做好一家,在數字化上進一步加碼人工智能等,確保最基本的門店規范作業,保證食品安全,這才是食品小吃品牌的立命之本。在此基礎上,有序擴張,則更穩妥,
好飯不怕晚。消費者缺的真心不是多一個夸父炸串還是喜姐炸串,而是能放心到可以無腦去吃的高品質炸串店。
被資本帶偏的“現象級項目”?
袁澤陸的萬店計劃,與資本的推波助瀾或不無關系。鹵味、小面風光褪色,性價比咖啡、新茶飲賽道非小體量投資人可以靠近。
炸串就這樣被創投圈視為接下來幾年,或能誕生IPO的新賽道,而夸父炸串得益于網紅品牌溢價、數字化加持、爆款打法等,則被資本貼上了現象級賽道中“現象級項目”的標簽。
創始人敢于開萬店,投資者自然嗅到更大的回報可能。而不斷地拿融資,看似風光無兩,實則也會一不小心從創始人變成資本的打工人。
5年融資5億,不是小數目。與昔日相比,如今的風投更謹慎,也更鮮有像今日資本徐新那般秉承長期主義的十足信心和耐心。因此,這5億在創始人袁澤陸手里實際上是燙手的,要不加速擴張、加快沖刺IPO。
只有通過IPO,才能讓投資者可以在拿著回報退出還是繼續陪跑之間有所選擇。投資人有可選項,創始人才不至于兵荒馬亂被資本帶偏節奏。
由此來看,只有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將供應鏈繼續做大做實,在產品創新上加強研發能力,做到大單品的不斷迭代,尤其是實現與對標品牌喜姐炸串在引流和盈利單品上的充分差異化錯位競爭,才有成為常勝將軍的更大底氣。
夸父的潛力有多大?
前文提到,夸父炸串2022年營收21億。而喜姐炸串2022年營收則為16.5億元,2023年一季度營收5.51億,同比增長42%。從兩家頭部數據看,炸串市場規模或不容小覷。
而炸串先生、胡夫炸串、天下共享、炸貨鋪、喜姥姥……越來越多的炸串品牌在不同區域或下沉市場“掃街”開店。整個炸串行業的爆發,則在2021年前后。
企查查數據顯示,當年全國炸串企業注冊量達8184家,較5年前增長近10倍。截至今年4月,則有超6萬家主營炸串企業在錄。
圖源:企查查
據此,甚至有業界人士認為,資本油鍋里的“炸串”,稱得上是繼鹵味、小面、新茶飲、性價咖啡之后,千億級往上的賽道。
那么,在有頭部、有腰部甚至也充滿長尾的炸串賽道,還值得擠進去嗎?
若是個人開店,走加盟還是自己學學手藝或請個師傅,是道各有利弊的選擇題;
若想成為下一個袁澤陸,意欲再造一個夸父或喜姐炸串,資本充沛的話,倒也不是難事。
只是,僅去像素級復刻即有品牌,怕會走到“卷”的地步。任何賽道一旦陷入非良性競爭的廝殺,無論對后來者,還是現有玩家,都不是好事。
日趨擁擠、同質化的炸串賽道,并不講究先來后到,誰都需在模式和玩法上,探求進一步的差異化創新,如此才會挖掘更大潛力。
這也可以用來判斷現有玩家,像夸父炸串,在接下來還有多大潛力?
其一,在差異化上,能否自己打敗自己?
用差異化重塑炸串賽道之后,又能多大程度上用新的差異化解構自身的商業模式,釋放品牌溢價的更大潛力?
以產品為例,新消費的標簽就是喜新厭舊。無論是奶茶、咖啡還是炸串,都需要不斷地開發大單品,來刺激消費者“麻木”的味蕾。
夸父炸串試圖以增加爆款單品的頻率,來釋放其營收潛力。從每年推出一個現象級爆款大單品,到如今,試圖以月為單位,加速新品迭代。
卷自己卷出更大的潛力,或是新消費品牌共同的課題。從年到月,從月到半個月,從半個月到一周一次,新品迭代有多快,消費者味蕾被打動的次數就約等于復購頻率的增加。
其二,組織建設和管理能力也是影響未來潛力。
夸父炸串不過是一家成立5年的“小公司”,企業管理、組織體系等并不完善,品牌根基也不夠深厚。
據虎嗅報道過的一組數據顯示,僅2021年底到2022年上半年,夸父炸串就有將近三成的中高層決定離開公司,其中不乏一些公司的“老人”甚至VP級別的人。
其三,能否不斷獲得新增長,刮出高中獎率的“刮刮樂”?
夸父炸串在探索的,是從門店到外賣到抖音……這種一路死磕新渠道的增長路徑。
譬如,去年7月,夸父炸串在抖音首播3天,銷售額做到2600萬元,相當于其2022年全年收入的3%。2023年底,夸父炸串又將生炸大雞腿在抖音直播了3天,銷量額破3000萬元。
不過,判斷夸父炸串或者喜姐炸串,甚至其他新消費連鎖品牌,未來潛力還有多大,尚需跳出門店、外賣、直播間,跳出具體的產品品類,從品牌力的角度,用“刮刮樂”的“中獎率”做研判。
因為,品牌力本身,才是一個根基不牢的新消費連鎖公司“最大的單品”所在,也是其潛力或者說“刮刮樂中獎率”未來還有多大的關鍵所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