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別!河南商界追思丹尼斯原總經理蔡英德
來源/大河財立方
撰文/楊霄 陳星冉
鄭州丹尼斯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尼斯)原總經理蔡英德于4月22日在臺北市逝世,消息如平地驚雷般在河南商界炸響。
4月24日,大河財立方記者獲悉,過往兩日,河南商界人士對蔡英德紛紛表達了哀思和致敬,并聯系其家人以表哀悼。
有消息人士稱,兩三年前,蔡英德在臺北市意外摔倒后,身體狀態每況愈下。“此前雖對先生離世有預判,但要和這位河南現代零售業的引路人真正永別,難抑心中沉痛。”
河南第二代商界靈魂人物離世
亞細亞王遂舟的真正對手是蔡英德
蔡英德離世的消息,讓河南商界驚愕且悲痛。
“他是河南零售業劃時代的人物,他才79歲就離開了……”一丹尼斯內部人士稱,蔡英德退休后極少再回公司。很多年輕員工只聽過有關他的傳說,以及他留在丹尼斯的那句司訓:居安思危,穩扎穩打。
退休后,蔡英德回到臺北與家人一起生活,很少再到大陸。在鄭州杉杉奧特萊斯總經理張建的記憶中,與蔡先生最近一次見面,是在新冠疫情發生前的鄭州。當時,蔡先生健康狀態不是很好,邀幾位近友相聚,彼此表達了祝福。疫情期間,他得知了蔡先生意外跌倒的消息,但也只能遠隔千里惦念。未料,再未見。
這位劃時代的人物,在河南商界備受尊敬。
“1995年9月12日到的河南。”這個日子蔡英德記得非常清楚,那年他50歲。代表臺灣東裕集團在鄭州籌組丹尼斯百貨,并計劃將其建成鄭州最大的商場(丹尼斯百貨人民路店約4.5萬平方米)。
同年,河南商界的一號靈魂人物、鄭州亞細亞商場原總經理王遂舟,尚在指揮著他的“野太陽”艦隊在全國開疆拓土、揮斥方遒。在王遂舟的時代,亞細亞誕生了門店的LOGO,打破商場里常用的三尺(高)柜臺,攪動一城百貨店對其圍攻,讓國內零售業自此有了營銷戰、服務戰、廣告戰、商品資源戰……他是同業的頂尖“異類”。
彼時,王遂舟對跨過海峽、初涉中原的蔡英德或無感知。但同一時間點,蔡英德站在二七商圈,對鄭州商戰“六朵金花”(包括亞細亞在內的6家鄭州傳統百貨店)產生了諸多不解:商業怎么可能是國營體制?商場怎么可能什么檔次的商品都賣?難道一個商場生存了30年,柜臺的營業員也要堅持到50多歲?
彼時,亞細亞投資人晉野與總經理王遂舟,被國內商界稱為黃金搭檔。晉野給了王遂舟絕對的信任、放權與支撐,成就了“王遂舟=亞細亞”的傳奇。
但“晉王CP”絕難料到,海峽彼岸竟有如出一轍的故事:1995年9月,“世界圣誕燈大王”、臺灣東裕集團董事長王任生敲開了蔡英德的家門,邀這位臺北零售圈知名的職業操盤手同赴中原,將流行百貨店、量販超市在鄭州完成落地。自此,河南商界誕生了“王蔡CP”的佳話。
1997年,丹尼斯百貨人民路店開業,讓河南誕生了首家本土流行百貨店;次年,丹尼斯有了第一家大賣場。這是蔡英德來到大陸的首戰,他為丹尼斯成為中原零售業新一代梟雄開始打樁。同年,亞細亞因虧損嚴重,供貨商抽款、斷貨,銀行抽貸,在省內外陸續閉店,王遂舟抱病辭職、黯然離場。
客觀來看,丹尼斯與亞細亞在鄭州市場并未交手,卻神奇般完成了領頭羊身份的交替。彼時,亞洲金融風暴對中國經濟傳導了深刻的外作用力,催化零售業發生產業大變革:由計劃轉向市場,由國營切換民營。幸運的是,蔡英德和他操盤的丹尼斯站在了前沿梯隊。
但如果,歷史能為王遂舟史詩版的成功再延續10年,亞細亞與丹尼斯之間就會存在“德比之戰”,誰贏?
30年前跨海峽為中原零售業引路
“蔡時代”誕生河南第一大零售集團
如果說,王遂舟是河南零售業邁向現代化的啟蒙者與開拓者,那么,蔡英德則是激發省內全行業二次迭代的引路人。
對蔡英德操盤周期的丹尼斯發展脈絡和結果做個梳理:河南有了第一家流行百貨店、第一家大賣場超市、第一批社區型便利店(便利丹)、第一代超高型百貨店(鄭州花園路店)、迄今仍最大的超級商業綜合體(大衛城)、第一代封閉式商業步行街區(七天地),第一套成熟的百貨業品牌合作體系、第一套商超零供網絡及結算體系、第一套商品集采物流系統、第一張儲值型購物卡、第一套會員卡積分兌換體系、第一套返券營銷體系。
不僅如此,本世紀初國內現代零售業崛起進程中,蔡英德也是業界最早提出“客群分級”“區域為王”“首店經濟”等經營發展理念的關鍵先生之一。
業界曾有人評價,丹尼斯是國內最早一批復制西方現代零售模式的企業。這得益于當年的中國臺灣地區是“亞洲(區域經濟)四小龍”之一,當地零售業較大陸同業提早20年完成了產業迭代。蔡英德到鄭州前,已完整地經歷了臺灣地區零售業的初創期、發展期、競爭期和成熟期。所以,丹尼斯的成功或是一位“復制者”的成功。
這種判斷有其道理,但不可忽略一個基本事實。
上世紀90年代未所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深刻波及了國內經濟與民眾購買力,“下崗潮”成為最典型的時代符號之一。當年,鄭州火車站商圈的各類批發市場的極度興盛,鄭州市民乃至省內消費者把批發市場當商場逛,成為其“興盛”的重要支撐力。與此同時,百貨店在當年一度被邊緣化。
從某種角度看,王任生帶蔡英德雄心勃勃回鄉再創業,好似一腳踢到了亞洲金融風暴的“鐵板”上。當年,橫亙在“新生兒”丹尼斯面前的有三項難題:一是流行百貨、大賣場業態,如何實現與鄭州市場購買力適配?二是兩種新業態雖先進,但鄭州零售圈兒沒人會玩,專業化團隊怎么建?三是國內外知名品牌商對河南市場的認知相當貧瘠,如何打破僵局引導他們到豫投資?所以,丹尼斯在初創后并未像外界所說的那樣“井噴”,只是在鄭州、洛陽零星布局了幾家店。
早年間,蔡英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復制成功并不難,難的是如何成功復制。穩扎穩打才是丹尼斯應該做的。”“居安思危 穩扎穩打”,這幅匾額在他辦公室一掛就是20年。
換個角度看,自中國加入WTO,2004年以來有家樂福、沃爾瑪、百盛、正大等500強入豫投資,各家首戰都是先打丹尼斯,輪番上陣反而把它“越揍越強”了。
圖源/聯商網
2007年的蔡英德,意氣風發,對當年新一輪鄭州商戰中的丹尼斯優勢,總結為連鎖化、規模化發展及集團信息化,多業態、多形態的復合型組合。他強調丹尼斯要在本地做成一條鱷魚。(聯商網供圖)
蔡英德是丹尼斯成功的基建者,在其控盤經營期間,丹尼斯坐穩了中原第一大零售集團的交椅:第一個雙百級(門店超百間、年營收超百億元)商企,第一個闖進中國連鎖百強榜的河南商企,第一大商業地產商(自持商用物業約400萬平方米)……
功成身退后,丹尼斯戰略軌跡依然延續著蔡英德的既定計劃:它的旗艦大衛城,不僅是河南第一大購物中心,也是當地最大的奢侈品品牌聚集地,并有望在今年單店營收實現首破百億,重新刷榜國內零售業“單店王”。
一生同行無對手,只有學生和朋友
蔡英德是河南商界的集體記憶
“在河南商界,蔡英德一生從無對手,只有朋友和學生。”在昨日采訪中,這是大河財立方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這番評價,來自蔡英德昔日在公司的同僚或舊屬,也有丹尼斯的供應商,以及同業市場競對企業的高管們。
蔡英德是河南商界職業經理人的精神領袖。
在外人看來,他是個極愛穿工裝的職業老頭,全年幾乎都是西裝加領帶,發型也一絲不茍。但在丹尼斯的內部人看來,這個老頭詮釋了什么叫“職業”:他把一天大部分時間留給工作,每月都會選擇幾天到部分門店去,尤其是出現一些難解問題的門店,他會親自做一天店長,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推動門店做得更好。他曾說,不論是誰,在發展過程中都有起伏。在低谷的時候,他們需要的是支持和鼓勵。作為總經理,在這方面,他不應該吝嗇。
2006年后,河南商界出現了一支叫“丹尼斯系”的職業經理人隊伍。換句話說,2015年之前,丹尼斯被省內零售同行當做“職業軍校”,該公司很多部門的關鍵崗位會被不止一個“下家”惦記,被高薪“挖”是常事。過往十多年中多達數百人的職業經理人,有很多已成為市場上知名商企的操盤手,他們不僅將丹尼斯所擅長的流行百貨、超市、便利店、街區型購物中心等業態在省內外復制、下沉,同時,更在積極嘗試著駕馭其他新的零售業態。
“作為丹尼斯的曾經一員,有幸親身聆聽蔡總的教誨,無論是(零售業)管理知識,還是職業經理人的素養等方面,都獲益頗多。”一丹尼斯集團前高管稱,“感謝蔡總,這不僅是代表我個人的敬意,同時,也代表所有的老同事,以及所有直接、間接接受過蔡總教誨的每一個人。”
對蔡英德心懷敬重者,絕不只在丹尼斯內,他的關鍵競對亦是如此。
在前大商鄭州地區集團董事長皇甫立志的記憶中,蔡總是能接受同業對手請教的人,他從不避諱向對手輸出他的專業知識與操盤想法。
皇甫立志稱,在國內零售業由計劃轉民營的變革周期,因為河南有蔡英德先生操盤的丹尼斯,讓全省零售業有了產業迭代的清晰方向。從微觀看,是蔡英德為中原植入現代流行百貨的整套模式、客群細分概念及服務方案,以及“流行百貨+大賣場”的連鎖化打法;從宏觀看,在后亞細亞時代,河南零售業陷入泥沼,他如一面旗幟引領眾商企不斷創新求索、技術升維,在區域市場加速重構新型門店與市場格局,相比京滬深地區同業,河南零售業在能力與技術端未被甩開“代際差”,且在2010年前與外資企業對抗的關鍵點打贏了市場。
十多年前,皇甫立志與一眾商企高管到臺灣地區考察學習當地商企,蔡英德得知消息后趕回臺北市,邀眾人吃飯并討論下一輪市場經營的策略與方向。“蔡總心里一定有對手,但他會將對手當做可以競合發展的朋友,這就是受尊敬的蔡英德。”
河南探十里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司小偉深有同感。他對蔡英德的評價是:河南現代零售業的奠基者、第二代零售業技術的創新者,職業經理人標準示范者。
十多年前,司小偉操盤河南首個購物中心項目,心中頗為忐忑。蔡英德前往現場探察,對該項目的環境裝修、氛圍營造、品牌結構等方面給予了積極肯定,而且,當面給出了一些升級意見。“當年,那個小項目能讓蔡英德先生親自到場一看,是他對后輩的提攜,更是他作為河南一代零售業領袖專注、專業和職業精神的體現。”
“一代商業英雄辭世”,河南商界扼腕痛惜,蔡英德的名字將被河南商業發展歷史銘記。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