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出手幫扶,永輝能否脫困?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王國平
零售圈開始流行磕CP,“霸總”是胖東來,凡被“撩”過的企業,都不自覺的漲停了。飯圈們各種腦補他們在一起相處的甜蜜時刻,總覺得愛情會天長地久。
二級市場資本圈很有意思,覺得胖東來幫扶后能為股東創造豐厚的利潤,可胖東來就喜歡把大部分利潤分給員工,對股東反而“摳摳索索”的,資本市場也不知道在瞎嗨什么。或許就是把胖東來當作資本炒作的工具,無風不起浪。已經有不少人說要把大潤發等也拉過來給胖東來“開光”。
為何這輪商超行情規模越大虧得越慘?
上一輪商超行情叫新零售,核心是打通線上線下,主要攻擊重點是技術化信息化。那輪的標桿盒馬鮮生跟現在胖東來一樣風光,到哪里都是前擁后簇。幾年時間,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信息化是因為傳統商超相對電商來說,系統實在落后,數據缺失,也無法有效優化,到了必須要改革的程度。
另一面是這種信息技術升級的突出矛盾是否認前端人的價值,把人極盡工具化,認為人不需要能動性,只要像機器一樣完成某個環節,最好是流水線化,還要懂得極度壓抑自己、不會抱怨。不好理解?可以看看互聯網公司對于騎手的壓榨,換到商超行業,這些被互聯網洗禮的超市員工這些年過得有多壓抑就能體會。騎手,至少錢給到位,忍;商超員工,只有1000多、2000多工資,忍別人所不能忍。每次出現困境,為什么沒什么員工說老板好話,說老板不容易,反而想著怎么能“叛逃”到像胖東來這種“敵方”陣營。
永輝曾經是商超行業的一大標桿,那時候合伙制搞得如火如荼,我曾經到過永輝一家鄉鎮店,那里的店員一個月能拿到一萬多,我當時都懷疑是不是真的,員工個個都很有干勁。被互聯網思維“馴化”后,現在個個苦大仇深的,有的連店都倒了,員工各自紛飛。把員工當人還是當工具,對于企業來說,還真是有區別的。
信息化改革一方面否認人的價值,超市行業呈現通過技術升級對前端進行大量的裁員,現在門店員工跟早年相比是增加還是減少很容易算;另一方面后臺維護和支撐信息技術人員快速膨脹。此消彼長,超市人力成本并沒有實現降低,反而很多企業因為后臺成本膨脹,導致需要急速規模化,以攤薄不斷增加的后臺成本。
這輪規模化的主要作用是攤薄成本,并沒有帶來利潤的提升,導致體量越大虧損越大。直到扛不住時,這些規模化超市先后采取大規模閉店、裁撤前臺人員、裁撤后臺人員的節奏來止損。可是這些辦法都不能解決單店盈利能力不足的問題。單店運營能力持續走強的胖東來成為前期走技術化規模化的超市想要高仿的對象。一方面希望借此提升單店運營能力;一方面提振資本市場信心,贏得自救空間。
胖東來幫扶,永輝能否脫困?
胖東來模式強調人在經營中的主導作用,認為技術化只是幫助人來管理企業的輔助工具。通過給予員工更好的文化理念及待遇等,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去創造美好生活,而不像傳統超市只是把人當成廉價工具。
于東來的理念在今年出現持續的破圈,迎合了中產階層對于歐洲福利國家工作生活模式的向往,同時也切中了中國正在進行的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主題。這種破圈擊穿中產階層的現象,吸引了大量中產人群反向前往不發達的許昌進行消費,或者通過代購來實現理念情感上的共鳴。
永輝超市作為上市公司不可能把大量的利潤分配給員工,否則難以向資本交代;現階段企業資金也比較緊張,不具備向員工大量分潤的基礎。胖東來對永輝超市的幫扶只能是局部試點,最大的作用是實現資本市場的溢價。同樣受幫扶的步步高超市,其改革邏輯是,被幫扶門店的員工漲薪及降低工作時長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再對賣場的商品、供應鏈、動線等調整,提供更好的商品及環境;通過胖東來概念吸引市場目光,利用胖東來自有商品引流、進行轉化,人流量入場后帶動其它商品隨機購轉化。
這種幫扶短期會對試點門店帶來較好的效果,隨著幫扶結束,胖東來團隊撤場,永輝超市會保留部分自認為有益的方法,對胖東來模式進行增減配,再向其它門店進行推廣。
胖東來模式的先進性
胖東來模式是國內零售企業自主研發適配市場發展的先進模式,一改以往通過全盤引進歐美模式做法。胖東來模式就算進入歐洲市場也具有一定先進性,為未來中國零售企業出海發達國家奠定了良好的模式基礎。
事實上,胖東來模式對于未上市的中小超市會更加適配,超市老板可以自由分配自己的利潤,發揮員工能動性服務消費者,讓全體員工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對于已經上市的超市來說,資本市場是首位度,所有改革的必要性都是要迎合資本,就算學習胖東來,都會進行減配。
經過胖東來理念洗禮后,中國超市行業會迎來歷史性的重大轉變。企業經營從以往的傳統資本主義壓榨模式,到資本讓利模式轉變,讓所有員工都能享受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員工從為老板打工,到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轉變。沒有跟上胖東來理念節奏的,路會逐步變窄。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個人首部經營分享著作《美好之路》重磅上市,以至真至誠至善之心,教你成就美好企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