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訪樂爾樂超市尋求合作,前首富黃光裕不認輸
來源/雷達財經
撰文/李亦輝
作為前首富的黃光裕,他的商業生涯充滿了挑戰和逆境,但他從未輕易認輸。
在國美零售陷入經營困境之時,黃光裕仍在尋求新的機會,這次的目光瞄準了折扣店。近期,據媒體公開報道,國美集團創始人黃光裕夜訪了位于湖南長沙的零售連鎖企業樂爾樂,創始人陳正國及高管團隊親自接待。參觀結束后,雙方閉門會談,并進行了合作協議的簽約。
據悉,樂爾樂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硬折扣超市。所謂硬折扣,即通過供應鏈優化,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經營成本而實現的低價策略,也就是說即使不打折,商品的價格也便宜。目前,如樂爾樂、奧樂齊、山姆、Costco以及量販零食店,都是硬折扣模式。
種種跡象顯示,黃光裕仍在自救。去年11月份,市場傳出了黃光裕欲3年打造10000家“國美超市”的計劃;今年4月21日,國美宣布入局即時零售賽道,并正式發布旗下“國美即時倉”及“國美便利店”。
但在過重的債務負擔之下,國美零售仍深陷泥潭,財報顯示2023年國美零售銷售收入為6.47億元,去年同期為174.44億元,縮水96.29%;歸屬于母公司擁有者應占虧損為100.57億元,同比減少49.60%。
從財務數據來看,黃光裕自回歸國美后,一系列的自救措施收效甚微。
01
盯上了硬折扣模式
5月15日,抖音“國美超市”短視頻賬號發布了最新視頻,內容為黃光裕到訪湖南樂爾樂商業連鎖有限公司的畫面,并稱硬折扣或將成為實體新零售的成敗關鍵,以最優惠的價格及高品質的商品形成強大品牌競爭力。
其他幾條相關的視頻中,也顯示“黃光裕大動作,與樂爾樂陳正國正式簽約,劍指硬折扣,讓利消費者。”
與此同時,此事也引發媒體的關注。根據報道,4月底,國美集團創始人黃光裕夜訪了這家位于湖南長沙的零售連鎖企業,創始人陳正國及高管團隊親自接待。黃光裕一行人相繼參觀長沙樂爾樂上河國際總倉、雨花區供應鏈中心、開福區的共享倉,和代表即時零售的閃電倉。
據36氪報道,黃光裕與陳正國進行了合作協議的簽約,雙方沒有透露具體的合作內容。但據可靠信源,黃光裕此行目的或為收購樂爾樂而來。
“目前我們和國美處在雙向熟悉的階段,框架協議已經簽定,落地的合作方案正在探討中。”樂爾樂集團副總裁車海燕對外透露。
樂爾樂是誰?外地的人可能比較陌生,但在湖南,樂爾樂以低價、硬折扣聞名。據長沙本地媒體稱,樂爾樂銷售的產品要比普通超市便宜15%-20%甚至更多。
據新零售財經,4月13日,2024“食博會·預博會”期間,車海燕在分享中表示,樂爾樂是一家發源于長沙,后逐漸成長為以硬折扣為標簽的連鎖品牌企業。2011年5月董事長創立了第一家小店,總面積130平方米,首年銷售額達1700萬。
截至目前,樂爾樂已經發展了13年,門店數量約4000+。2023年新增門店數量1000+,整體銷售額突破400億。“我們打造的以批發+零售+會員的特殊門店模型已經實現單月銷售額過億。”
車海燕將樂爾樂的經營原則概括為商品全、價格優、流通快,同時輕裝修、輕體驗、輕服務,將所有重心集中放在商品和商品的價格上面。
其中,支撐低價的關鍵是直采模式。陳正國在受訪時提到,樂爾樂取消了中間環節,供應鏈由廠家直接對接倉配,再由倉配直接發到門店及加盟店。
在此策略之下,低價、硬折扣成為樂爾樂的殺手锏,據悉目前盒馬、永輝超市、家家悅等多家公司,紛紛進軍折扣零售。
與此同時,2024年伊始,樂爾樂宣布開放全國加盟,并預計今年通過(樂爾樂)匯盟招商突破萬店。
目前,黃光裕以何種方式與樂爾樂展開合作尚不得而知,但據陳正國在抖音的回復:雙方談怎樣一起做大做強。
02
黃光裕自救動作不斷
除了上述動作,在國美零售陷入經營困境之時,黃光裕不斷嘗試新的業態,試圖力挽狂瀾。
去年11月份,國美超市橫空出世,計劃三年開10000家的消息更使得彼時國美零售盤中暴漲超90%。根據公開信息,國美超市是國美控股集團旗下品牌,當時廣東馬務門店已經開業。
國美零售隨即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擬開展的超市業務將由國美主要股東黃光裕及其關聯方與獨立第三方合作經營。
但目前來看,國美超市距離“三年萬店”的目標還有不少差距。紅星資本局從國美超市駐廣東某位負責人處了解到,黃光裕為國美超市的項目注資上千萬。目前國美超市在廣州有6個直營店,深圳一家直營店也將在6月上線,其他省市的店還在推進中。
還有媒體認為,在宣傳和樂爾樂合作事宜之前,國美超市官方抖音號已經停止更新了4個月,國美超市微信公眾號在去年11月15日之后也未更新,似乎顯示國美超市的快速拓店計劃受阻。
除此之外,4月21日,國美在杭州舉行“2024即時出發”發布會,正式發布旗下“國美即時倉”及“國美便利店”,宣布入局即時零售賽道。
現場透露,為推進即時零售,一方面,國美將加大力度改造傳統純線下實體門店,賦能更多實體小商家;另一方面,國美還計劃將即時零售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落地縣域經濟體。
早在去年10月,國美集團便成立了國美鄰里(浙江)科技有限公司,以即時零售生態鏈為主攻方向開展業務。
國美鄰里CEO羅晶介紹稱,國美鄰里將以國美即時倉、國美便利店兩個項目抓手切入即時零售賽道,構建完整的生態鏈路,實現商業閉環。
4月26日,國美零售發布2023年年報。財報中國美零售表示,國美沒有躺平,過去一年集團在直播、類加盟等創新運營模式上的探索已經取得了成效。
此外,圍繞主業的同時,家居家裝、社區團購、汽車體驗館、租賃業務等新的業態業務也開始啟動,同時還將重點布局無人零售、籌劃家電出海等新的發力方向。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黃光裕合計持有國美零售13.93%的股權。
03
國美零售去年虧損超百億
曾三度登頂國內首富寶座的黃光裕,2010年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
2021年2月18日晚,出獄不久的黃光裕,在國美集團高管會上公開發言表示,“力爭用18個月時間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
但事實證明,18個月過去,國美并未能顯著改善其業績和市場地位,國美系核心上市公司國美零售虧損不斷、股價跌成“仙股”。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1年國美零售全年的營收約為464.84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為-44.02億元。
2022年8月19日,黃光裕發公開信承認,“18個月的目標是我們國美的戰斗號角,更是給團隊鼓勁、打氣,是奮斗的目標。如今看來,時移勢易,我們對執行的困難預料不足,加之疫情長時間擾動,導致現實與這一目標有一定差距。”
實際情況更糟。自2022年以來,有關國美欠薪、裁員、拖欠貨款等問題時常被曝出。公開報道稱,從2022年11月起,上海、天津和西安等多個城市的消費者經歷了在國美購買電器后不發貨、不退款的情況。
進入2023年,國美零售宣布加大短視頻、直播及構建門店本地化生活等領域的投入,希望借助短視頻和直播電商打造第二增長點。
但問題在于,目前零售市場線下受到嚴重擠壓,線上幾乎被京東、阿里、拼多多等瓜分殆盡。努力一年后,國美零售仍在虧損泥潭中。
2023年財報顯示,國美零售去年實現收入6.47億元,下降96.29%;毛利率為26.89%,同比上升16.46個百分點;全年歸屬于母公司擁有者應占虧損為100.57億元,同比收窄49.6%。
對此,公司解釋稱,期內收入大幅減少主要受資金限制及零售網絡規模縮減影響;另外,由于若干主要供應商暫停供貨,導致報告期內及報告期末后收入大幅減少,對集團的營運帶來重大影響。
與此同時,國美零售2023年資產負債率為130.89%。截至2024年2月29日,國美零售逾期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包括應付債券)本金共為192.6億元,正積極與相關銀行及有關單位商討(其中包括)改變貸款條款或延長貸款期限。
截至2024年2月29日,國美零售涉及的未決訴訟案件共990宗,涉及金額45.4億元;已有法院判決案件共計922宗,涉及金額共約130億元。
除此之外,5月16日,上交所發布《國美電器有限公司關于重大事項的公告》,公告稱,由于國美電器的關聯方業績持續虧損,部分已資不抵債,且債務已逾期,面臨訴訟,導致國美電器賬面應收關聯方款項無法收回,產生203億信用減值損失。
同時,國美電器2023年發生商譽減值損失9.60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損失1.47億元,從而導致國美電器凈資產由2022年末的121.32億元降至2023年末的-131.70億元。
這意味著,這家昔日的家電零售霸主已嚴重資不抵債。黃光裕想要讓國美重新崛起,首先要解決的便是自身的債務問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