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緩解京東的焦慮?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和二
編輯/蔡建楨
兄弟,是劉強東話述體系中最鮮明的標簽,幾乎除了劉強東之外,沒有哪個企業老板在各個場合稱呼自己的下屬們為“兄弟”。
作為一家擁有超過62萬員工的平臺企業,劉強東的“兄弟”稱謂,讓那些互聯網大廠的基層員工——尤其是那些風里來雨里去的快遞銷售感受了來自上層的支持,一種歸屬感、親近感和尊嚴。而對于京東來說,兄弟不僅僅是一個稱謂,更是一種價值觀——同甘共苦,真心相對的企業文化的蔓延和浸染。
但是,要管理好超過60萬人的兄弟們,光有身份認同感是遠遠不夠的,而這一次,似乎京東內部巨大的制度漏洞——甚至是欺上瞞下、人浮于事的“大公司病”被暴露無疑。
事實上,劉強東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這么雷厲風行地“發一次大火”。
從2017到2018年,京東腹背受敵,四面楚歌。2018年底,劉強東在一次內部會議上,痛斥高管“人浮于事、拉幫結派”。
緊接著,京東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那是京東史上規模最大的組織架構變革:京東商城被劃分為前臺、中臺、后臺三部分。并且啟動對高管10%的末位淘汰,引發了外界對于京東裁員潮的質疑。2019年4月份,京東又被爆出取消旗下快遞員的底薪,將淘汰不能拼搏、績效差及性價比低的三類人。
2022年12月份的一次會議上,劉強東花了四個小時在視頻中痛斥那些用PPT、新詞“欺騙”自己的中高層是“騙子”。劉強東警告京東的管理層:很多兄弟夜郎自大、沾沾自喜,這樣下去早晚會成為第二個蘇寧。有京東人士稱,這是2018年以來,京東的一次大復盤、大總結、大調整。
1
一邊發火,一邊加薪
5月24日,京東高管視頻會議上,劉強東義正言辭地痛批“躺平”員工:每天中午關燈兩個小時睡大覺,公司能有好業績,員工能有高薪酬,京東還能實現夢想?這絕不可能!京東永遠不能允許大量員工“躺著睡大覺”,“不努力不是我兄弟”。
劉強東此次痛批那些他的“兄弟們”是有原因的。
據媒體披露,京東內部居然產生了“代打卡產業鏈”,京東內部每個月有1.4萬人次找人代打卡,部分員工一年里代打卡近百天,每天4點就下班,卻能領到全額薪水。更有甚者,某些實習生甚至兩個月都不來,但通過代打卡,騙走了公司1.5萬元工資。還有員工出現長期早上10點來上班,下午4點即下班的情況。
匪夷所思的是,中午辦公區居然“關燈午睡”,這哪像是一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需要拼命搏殺的互聯網大企業?
而所謂的“代打卡產業鏈”放在今天任何一個現代化企業都更加不可想象,更何況還是京東這樣的互聯網明星企業。員工遲到早退,請別人幫忙打卡,代打卡一次只需要支付15元的勞務費,這樣的荒唐事蔓延,說明京東內部管理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HR部門難辭其咎。
不過,劉強東對兄弟們還是夠意思的。剛批評完,就宣布對采銷人員加薪。
據報道,京東宣布為在直播間沖鋒陷陣的采銷兄弟加薪。所有采銷C1、C2、C3管理者,現金薪酬最低漲幅20%。其中,C1和C3層級平均漲幅30%,最高50%;C2層級平均漲幅50%,最低漲幅30%,最高100%。
全體采銷人員每半年增加年終獎,這意味著未來兩年時間內全體采銷人員的年薪增長至20個月的月薪。京東還將給每個事業部設立1000萬元的激勵基金。另外,自2024年7月1日起,通過一年半時間,京東采銷年度固定薪酬由16薪提升至20薪,業績激勵上不封頂。
東哥為什么這么重視“采銷”這個崗位?大眾首次聽說京東采銷,是在去年的10月份,當時因為一款名叫“海氏烤箱”的產品,京東的采銷人員在朋友圈質疑李佳琦“二選一”,京東采銷挑戰頭部主播而一下博得大名。
所謂的“采銷”是京東體系內涵蓋采購和銷售職責的崗位,主要任務是尋找供應商、進行價格談判、簽訂合同、處理訂單以及提供售后服務。可見,采銷這個崗位對京東來說太重要了,找商家的“采購”動作讓京東擴大電商的平臺屬性——非京東傳統的自營屬性,商家進駐越多,京東的市占率、GMV就越大,越能夠與阿里及拼多多競爭。
另一方面,采銷還需要幫助商家做銷售,這是妥妥的幫公司掙錢、幫公司掙市場地位的崗位,所以難怪劉強東要給采銷的兄弟加薪。
2
管理松懈,都怪“老劉”?
劉強東發火之后,京東終于開始“抓考勤”。
京東高層在反思過去數年間在管理上出現的失誤稱,管理過于松散,京東集團體系存在“大企業病”,甚至比“國企還國企”,管理上出現嚴重問題,導致公司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發展緩慢、業績發展不達預期,主要業務板塊企業文化出現嚴重問題,以及股價長期低迷的局面,因此推出了更為嚴格的考勤制度。
京東開始嚴抓考勤。午休時間由兩小時縮短為一小時,取消午休關燈,高職級的管理層也需要打卡上下班。
從管理的角度看,考勤是一家現代化企業最起碼最基本的動作,嚴格的考勤制度從某種程度上養成了員工“規范化工作”的認知。考勤雖然僵化,但代表了企業當下所需要的“緊迫感”和“標準化”意識。尤其當企業員工數量龐大,無法單純依靠員工的“熱愛”和“忠誠”自動自發地履職的時候,考勤所代表的嚴格管理制度就非常必須。
京東內部管理松散,與劉強東長期不在崗亦有巨大的關系。作為公司創始人,公司唯一的老板,而且是充分參與到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和決策的臺前人物,劉強東長期不在公司,遙控指揮,無論高層還是基層,所有員工內心必然會產生松口氣的“舒適感”。
據報道,京東原本應是CEO許冉前臺坐鎮,但焦慮的劉強東已經親自下場到各個微信群布陣。據多個京東內部權威信源,劉強東不僅進入C1(一般直接向CEO匯報級別)、C2(多是總監級)的群組。有的群還有C2、C3的細分業務線負責人。劉強東在各個群中靜觀群聊情況,冷不丁會發語音,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安排。有時甚至會@某位業務負責人,了解業務的進展情況。
近年來,劉強東長期旅居海外,由于存在時差,在中國時間的深更半夜,業務群中常會有劉強東發的60秒的語音。從劉強東前后發語音的時間間隔來看,從今年3月開始至今,劉強東每天的睡眠時間經常少于4小時。
在今年3月,不少C1/C2級別的重要京東業務高管,還坐飛機到劉強東當時居住的迪拜直接向劉強東匯報工作。
有接近許冉的內部人士介紹,許冉和劉強東的配合默契,有業務一把手向許冉匯報工作時,許冉會很聰明地邀請劉強東共同探討應對策略,劉強東自然會根據業務狀況給出直接決策。這不僅彌補了財務出身的許冉在業務上的短板,責任也會相應地分散。
對比來看,這樣的模式與馬云之于阿里完全不一樣。在聯商網顧問厲玲看來,考勤是最基本的管理內容,如果沒弄好,更何況其他的管理呢,還是那句話,企業要真正的改變,就得老板本人真正的改變。
3
拼多多給的“刺”
京東嚴抓考勤后,據稱還出了個“大瓜”。
京東內網推出通知,主要內容是規范午休時間,午休時間縮短至1小時,期間不得熄燈。而一位應屆生似乎對此嚴重不滿,腦子一熱在通知下面評論了句“什么時候被PDD收購?”據稱,該應屆生立馬被HR和部門領導約談,全程被沒收手機。最后在人力要求監督下提了離職申請。
據稱,這位應屆生的評論是被東哥直接看到了。這些年來,PDD(拼多多)似乎已經成為無論京東還是阿里在內的這些傳統電商的“敏感詞匯”,拼多多成為一根“背刺”,時不時地刺痛了京東和阿里的神經。
5月16日,京東集團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一季度京東收入為2600億元,同比增長7%;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89億元,同比增長17.2%。
5月22日晚,拼多多集團發布2024年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868億元,同比增長131%,經營利潤達259.7億元,同比增長275%,環比增長16%。
對比數據來看,京東的營收要遠遠大于拼多多——這主要是京東大量商品為自營電商,自營部分的銷售額算作營收。雖然營收很高,但是京東的利潤卻遠低于拼多多。
另一方面,營收和利潤的增長幅度,拼多多遠高于京東,這可能是拼多多市值(2100.79億美元),遠高于京東(447.70億美元)的原因。
市值、增幅、市場影響力以及在低價策略上的市場競爭力,這些方面讓拼多多成為京東極其不舒服的關鍵數據。
另外,京東的龐大員工數量,也讓這家互聯網公司越來越臃腫。據媒體報道,截止2023年底,京東為62萬人提供就業崗位。對比來看,拼多多目前員工人數只有1.3萬人。擁有螞蟻金服、阿里云等多個互聯網賽道的阿里巴巴,員工也只有22.5萬。京東的員工人數比阿里、百度、騰訊等幾家頭部互聯網公司員工人數相加還要多。
如此龐大的員工人數,單靠“兄弟”情意顯然不行,而遠在國外遙控指揮的劉強東,什么時候能親自站到臺前,給他的兄弟們更加清晰和直觀的領導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