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豁出去了,沒商家入駐,就是死路一條
出品/電商報Pro
作者/李不凡
01
快手啟動“新商起航計劃”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電商市場已步入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期,大家越來越傾向于在線上進行購物。
而在電商市場中,內容不再僅僅是吸引流量的手段,更是與銷售緊密相連,推動轉化、增強粘性的重要因素。
內容與電商的結合成為了推動營收增長的關鍵策略。
近日,快手電商推出了名為“新商啟航計劃”的激勵方案,直接砸下1000億流量,讓新商家在平臺上更輕松地入駐、成長。
圖源:快手磁力引擎商業洞察公眾號
此計劃作為2024年度策略的一部分,重點在于為新商家提供全階段、多領域的流量扶持,幫助他們順利啟動并快速發展業務。
計劃核心權益包括三項,優質流量扶持、數據工具賦能還有多場域助推。
優質流量扶持中,新商家將獲得不同階段的階梯式任務,完成任務即可享受對應的流量獎勵,加速其經營的“冷啟動”過程。
數據工具賦能中,商家可利用“快手小店生意通”查看獎勵流量和其他經營數據,以便及時調整策略。
而在多場域助推中,除直播外,商家還有機會通過短視頻內容獲得流量助推,優質內容會得到更多平臺推薦。
圖源:快手磁力引擎商業洞察公眾號
為了鼓勵新商家積極參與,快手設定了明確的參與門檻和獎勵機制。凡是在快手平臺首次經營90天內的新商家,只要符合平臺法規及評分標準,就有資格享受冷啟動扶持政策。
例如,新商家在首周開播并完成指定任務,最高可獲得15000流量獎勵;在入駐的前90天內,完成相應任務,每日有機會瓜分總計3億的流量池,甚至有可能單日贏得百萬流量的高額獎勵。
圖源:快手磁力引擎商業洞察公眾號
對于有能力舉辦大場直播的新商家,完成特定任務后,每天還能瓜分2億的流量資源。
此計劃的推出,是對快手電商引力大會上副總裁孔慧所提及的千億啟航計劃承諾的具體實踐。
會上,孔慧提到,快手電商將通過超千億新商啟航計劃、全面的全域商家激勵策略、十億低價好物商品補貼、五千萬經營增量激勵等等多種策略,持續加強平臺的信任體系建設,與商家緊密合作,共同努力,共同致力于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
圖源:快手電商營銷觀察
快手通過精準的流量扶持與數據賦能,不僅解決了新商家最為棘手的“冷啟動”問題,還為其后續的快速成長鋪設了堅實的基礎。
02
快手持續深入下沉市場
2023年,快手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全年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134.7億元,實現了從巨額虧損到百億盈利的轉身。
這一成就不僅重燃了市場的信心,也反映了快手戰略調整的成效,即從追求高增長的模式轉向關注盈利能力和業務優化。
圖源:虎嗅APP
快手之所以能在內容電商領域占據著一定地位,關鍵在于它看清自身優勢,與抖音等競爭對手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它選擇了深度挖掘下沉市場的潛力,走上了與拼多多相似卻又獨具特色的路線。
在去年的引力大會上,創始人程一笑提出了低價好物、優質內容、貼心服務三大戰略。快手以此為核心來發力,也是對自身內容電商特質的強化。
同時,快手電商的崛起,離不開對內容生態的精準把握。不同于抖音以流量和算法為核心的模式,快手更注重人與內容的連接。
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快手偏向于構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橋梁,這使得快手的用戶粘性極高,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快手的用戶基礎更為堅實。
快手深知,與其盲目跟風,不如深耕自己的土壤,因此,它在內容電商領域深耕細作,通過上線“大牌大補”等核心玩法,以及“低價好物”戰略,精準匹配消費者需求,激活了下沉市場的消費潛力。
快手電商的差異化策略還包括對商家的賦能。快手通過“川流計劃”等措施,加強了達人與商家的生態融合,推動了泛貨架場景與直播場景的融合。
快手對商家經營策略的調整,如新商家階段性免傭政策,以及對用戶進行分層運營,都有效促進了用戶增長和交易活躍度,使得平臺電商GMV在2023年達到1.18萬億,彰顯了其在下沉市場深耕的成效。
然而,內容電商的繁榮并非沒有隱憂。
低價競爭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一些商家可能會犧牲商品的質量,甚至出現假冒偽劣商品的泛濫,這些問題不僅損害消費者利益,也會對整個平臺的信譽造成負面影響。
快手在保證價格競爭力的同時,應更加重視商品的質量控制和服務水平的提升,這是維護消費者信任、保持長期發展的基礎。
這是快手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
隨著電商平臺競爭進入更為成熟和復雜的階段,各平臺之間的競爭焦點已經從最初的用戶獲取轉向了更深層次的用戶價值挖掘、服務質量提升。
快手應繼續發揮其在內容創作和社區互動方面的優勢,同時加大對低線城市及農村市場的開發和滲透,尋找新的增長點。
同時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打擊假貨,確保商品來源正規可靠,并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將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固并擴大自己的領地,走出一條不同于抖音,卻同樣成功的電商之路。
03
電商市場再次風起云涌
如今,電商內容化成為了當前電商平臺的主要趨勢,即使是淘寶、京東一類的傳統電商平臺也開始重視內容元素的重要性,籌劃了一系列的活動措施,推進內容化進程的發展。
可能用戶最初沒有購買意向,但通過主播的展示、試用、講解等互動內容,激發了用戶對商品的興趣,從而產生購買欲望。
當用戶因內容而產生了購買興趣后,直播間的角色就轉變為類似傳統電商中的“商品詳情頁”。這時,直播間會提供商品的詳細信息、展示商品特點、解答用戶疑問,幫助用戶做出購買決定,完成從內容消費到商品交易的轉換。
圖源:互邦電商
同時,內容平臺商業化也成了內容平臺的一大趨勢。而由于內容屬性強,平臺對內容質量的要求程度會更高。
總的來說,這還是一場流量爭奪戰。
在互聯網經濟中,流量被視為“互聯網的血液”,是衡量一個平臺活躍度、影響力乃至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用戶訪問量、點擊量、瀏覽時長等直接關系到平臺的廣告價值、轉化機會和市場地位。
傳統電商依賴搜索排名、廣告推廣獲取用戶,但隨著在市場逐漸飽和的情況下,新用戶獲取成本遠高于維護現有用戶。因此,通過優質內容吸引并留存用戶,提高用戶活躍度和忠誠度,成為平臺間競爭的關鍵策略,內容成為新的流量入口。
內容平臺則通過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或娛樂,聚集大量用戶后,探索電商變現路徑,實現流量的商業價值轉化。
在流量紅利逐漸平緩的今天,如何高效獲取并利用流量,成為所有互聯網企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