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40的自選快餐,打工人快吃不起了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撰文/孫雨
自選稱重,風靡餐飲業
自選稱重模式大范圍普及,從快餐到火鍋、烤肉,從社區食堂到高校食堂......
在內參君公司樓下,已經有四家自選快餐模式,以稱重或菜品實際價格結算,如下圖:
其中,有越來越多現炒快餐門店向自選稱重模式轉變。
據廈門相關媒體報道,從去年開始,自選稱重的中式快餐新模式在廈門悄然流行,午餐2.88元/兩,晚餐2.68元/兩。據廈門市餐飲協會介紹稱,廈門有“稱重式快餐店”超50家,數量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同時該模式存在于快餐、麻辣燙、海鮮大排檔等多個餐飲業態中。內參君看到,當地一家名為“八公公智選餐廳”已經開出8家門店。
一方面,是以鄉村基、老鄉雞、大米先生、小女當家等為代表的連鎖快餐品牌崛起,尤其是小女當家早在2017年就帶火了自選稱重模式,2022年老鄉雞在上海開出首家自選稱重門店,鄉村基旗下子品牌大米先生門店也普遍升級成此模式。
另一方面,有品牌門店開始升級,浙江嘉興本地的快餐連鎖金小悅飯堂,今年門店試水自選稱重模式;海底撈旗下子品牌五谷三餐,從小碗菜改為稱重制;當下火爆的社區食堂(長者食堂)、跨界做餐飲的永輝食堂自選快餐,供應自選菜品有30多道,按照1.98元/兩的價格稱重。
最近,吉林、武漢、山東等全國各地冒出來一批“稱重火鍋”,即顧客自選葷菜和素菜,按斤或者按兩來稱重結算,以單店為享受自己動手的快樂。武漢門錢乾農貿市場火鍋,葷菜5.8元/兩,素菜1.9元/兩;“胖大叔自選稱重火鍋”按斤稱重籮筐火鍋店,葷菜38元/斤,素菜18元/斤...
這些稱重火鍋,主打用餐場景的新奇感、現場選品的豐富度、菜品的新鮮度、豐儉由人的顧客體驗感、更高的性價比等等,百余種菜品,現選現煮,打破傳統火鍋店的吃法。
有人認為,這種菜場火鍋和稱重模式適合夫妻店做社區火鍋,菜品豐富且新鮮和高性價比;不過也有人并不看好該模式,僅僅是個噱頭和讓顧客圖個新鮮感而已。
此外,在各個高校食堂,自選稱重快餐也非常普遍。
自選稱重,為何興起?
自選稱重模式,并不新鮮,當下卻越來越普遍,原因是什么?
真正俘獲消費者內心的,還是自選稱重快餐商家主打的新鮮現炒和煙火氣,以及快餐的高頻和剛需特點。近兩年,預制菜一直被消費者詬病,盡管已經被正名,人們對于預制菜的接受度也還需要很長時間,同時預制菜成為許多餐飲品牌的困擾,在此背景下,現炒快餐迅速崛起和風靡行業,他們能夠滿足顧客對新鮮現炒和健康用餐的追求。
新鮮現炒+自選稱重的雙重結合,再次讓快餐賽道重新賦予了生命力。
拆解來看,自選稱重,由自選+稱重構成。
自選,是把選擇菜品的主動權交給消費者,豐儉由人。相比傳統炒菜快餐,自選稱重快餐里的亮點是菜品種類非常多,至少20種起步,有的甚至有40余種,人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吃什么、吃多少、自由搭配菜品、減少菜品的浪費等等,實則給了顧客更高的尊重權,避免出現服務員故意手抖,導致菜太多而浪費和結算貴的問題,顧客現取現吃,不用等待制作時間,效率更高。
稱重,透明、公開,與消費者建立信任感。稱重,其實是將人工結算升級為機器結算,在稱重機器有順利保證的前提下,消費者稱重后結賬拿走,正常來說,在用餐高峰期,會減少人們從進店-選餐-稱重結賬的流程環節,以及排隊等位時間,有利于提高用餐效率和門店翻臺率。不過目前來看,在結賬環節一般會安排工作人員,以防出現漏算、機器故障等臨時問題。
在快餐商家角度,自選稱重不乏是一種新的經營模式,如果運轉得當,這一模式無論是在快餐還是火鍋品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門店人工成本和提高的出餐效率,作為門店新的盈利模式。
感受不到“性價比”
人們開始怨聲載道
然而,當自選稱重模式順勢崛起后,吐槽的聲音也接踵而至。
一位網友稱在蘇州周莊古鎮游玩時,買了兩碗自選稱重的冰粉,店家稱重后為179元,她降價后實付150元,據說是按照多少錢/克稱重的,實際看上去按照正常價格也就二三十塊。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或是景區環境里的消費本就高、或是商家的經營小心機等等。
同時,自選稱重快餐給顧客創造菜品選擇自由的同時,同樣也被貼上了“快餐刺客”的標簽!捌鋵嵲S多人對于自選稱重快餐是有誤區的,認為這樣的快餐性價比會更高,吃一頓的價格會更低,實則并非如此。”一位行業人士說道。
在漳州一家新開的“華姐自選餐廳”,葷素同價稱重,有顧客稱兩個人吃了80多塊,還沒有敢拿太多,又不能放回去;有人建議“不要在肚子餓的時候去吃稱斤食堂,兩個人拿了兩盤菜,結賬時108元,我真想原地消失”;此前,永輝食堂開出來后,有網友積極去打卡,結果卻是“滿懷期待去嘗試,付款那一刻直接僵化”;甚至有人坦言,這么貴還不如去吃15塊的東北盒飯。
據內參君不完全統計,部分自選稱重門店有不同的定價。老鄉雞2.98元/兩,永輝食堂1.98元/兩,小女當家3.75元/兩,金小悅飯堂2.88元/兩,大米先生4.6/兩,鄉村基2.98元/兩、稻狀元3.68元/兩......(注:價格或有不確定性,品牌不同區域門店的定價出現上下浮動。)
所以,顧客不能產生這樣的錯誤認知,自選稱重餐廳,不能和便宜劃等號。
自選模式為啥貴?
“三高”不降反增...
東北盒飯在去年因其便宜實惠量大而被看到,菜品和種類確實也很多,但是說實話,這樣的小店或者擺攤形式,出品存在不穩定性、口味和菜品不新鮮、也面臨著衛生食安問題頻發。
相比之下,自選稱重快餐有更高的優越感,不同經營模式瞄準的是差異化顧客群體,就要看顧客的需求是什么。盡管因太貴時常被吐槽,至少在菜品口味、品質、種類、服務等方面是過關的。
否則,如若只是單純賣的貴,沒有給顧客換來同等價值的菜品和體驗,也就不會有每天來排隊吃飯的人,這樣的門店,不用多久,就會自動撤退了。
現實來看,這些自選稱重快餐,做起來也有難度。
自選稱重模式不輕,房租、人工和食材成本等成本都不低,加大品牌連鎖化和規;碾y度。
自選模式的餐廳,一般有現炒區、選菜區、結算區,以及就餐區。他們需要足夠大的門店面積用來展示菜品,安置的用餐座位在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來承擔用餐高峰期的巨大客流。一般算下來,就要百平米以上。
大店的房租必然要更高;同時門店選址也有條件,自選稱重快餐面對的大部分是上班族,所以需要選在寫字樓、商務區這樣客流量聚集的黃金位置,來保證每天有足夠的客流量和高復購。
當然,門店裝修布局相對豪華不能過于簡陋,這樣才能在讓顧客在買貴的同時,感受到服務的升級體驗。
而餐廳的差異化在于豐富且多達幾十種的現炒菜品,需要前端門店提前儲備好食材,也更考驗后端供應鏈供貨能力,但是自選稱重快餐依舊面臨菜品浪費的經營難題,有網友稱自己在小女當家用餐時,看見過工作人員把剩下的涼菜直接倒掉,重新換上新出菜品;而看似前廳的服務員數量減少,實則增加了后廚的人工成本,對后廚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菜品的標準化層面。
而做好以上,則需要品牌門店付出高成本,如果沒有足夠大、足夠集中的客流、以及高復購率,那么就會很難覆蓋門店的經營成本。前不久,小女當家正式宣布開放聯營,經過13年的布局和發展,小女當家圍繞深圳、廣州、上海、江西、江蘇等地區,自營門店50多家。
以上,正是自選稱重快餐的消費,容易吃出餐廳的客單價的原因。
有人認為,“想象很美好,現實很慘淡,稱重模式并沒有根本性突破,如果做不到一菜一價,不會有市場,而做到一菜一價,客單價無法控制,維系不了基礎成本,所以建議慎重嘗試。”
自選稱重模式,有其優勢,但不代表都要走這條路。
比如,2022年,老鄉雞隆重推出的自選稱重模式,但該店并非只做自選稱重,而是針對不同菜品選擇的經營的一個模塊;再如,上海品牌谷子里現炒自助美食,采取的是工作日自選稱重用餐,節假日和周六日是點餐消費,這也說明純粹的自選稱重可能還有待探索。
去年,區域連鎖小菜園推出子品牌——菜手食堂,定位社區食堂,目前有4家門店。據悉,門店模式從上海門店的初期版本再次升級,從最新模式看,菜手食堂的南京門店上新早餐3元自助,6種口味任選不限量,顧客進店自助拿菜然后到收銀臺結算;午餐正餐是顧客自助掃碼支付,菜品呈現形式為小碗菜,或是為了方便中午用餐體驗和提高點餐效率,門店推出了4人套餐(A-H)共八種,團購價均為69元,有人表示自己體驗過后,感覺更像是南城香和小女當家的結合。
能用快餐價格體驗正餐服務,其實對顧客來說,也是另一種性價比。
小結
面對競爭白熱化的快餐賽道,快餐品牌紛紛尋求破局之道,無論是自選稱重模式,還是崛起的品牌衛星店模式,品牌追求的既是門店生意的增長,同樣給顧客提供更高效和更豐富的快餐體驗。
奈何,快餐品牌的創新破局的路上,免不了失敗和吐槽,這條路不好走,但更需要有人打破僵局,最后成功突圍?傊,餐飲人在任何環境下,都不能只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