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精品视频_亚洲网在线_欧美另类久久_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岛一牛影视_91视频www

用戶登錄

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消費賽道“女投手”,掌管50億資金,多個品牌沖刺IPO

來源: 天下網商 2024-08-26 14:55

來源/天下網商

消費賽道從來都是浪潮不斷,品牌興衰更替。

乳制品賽道的認養一頭牛、知名彩妝國貨品牌毛戈平、護膚品品牌林清軒、家用健身器械品牌麥瑞克、預烹飪食品品牌大希地等等,在這些品牌的背后,都站著一位陪伴者——頭頭是道基金。

在西子湖畔、葛嶺山腳,《天下網商》跟著鳥語蟬鳴拾級而上,在一棟民國風別墅建筑里,見到了頭頭是道基金管理合伙人姚臻。她留著一頭利落的短發,搭配絲綢套裝,襯得精明干練,又平易近人。

頭頭是道投資機構創立于2015年,是普華資本旗下專注于文化和大消費領域投資的子品牌,由投資人曹國熊和財經作家吳曉波共同發起設立,目前管理資金規模在50億左右。姚臻也是頭頭是道的1號員工。

這十年,中國的文化和消費賽道波動起伏,有高光時刻,也有至暗時刻。但在投資人眼里,“有波動才有機會”。在波動中做出合適的投資判斷,靠的是投資人對于賽道長年累月的洞察,以及對于創始人人性的判斷。

對文化和消費賽道來說,最好的發展時光是在2016年-2018年,頭頭是道投資的一大批企業順利邁過了安全期,包括認養一頭牛、樂刻、毛戈平、林清軒、麥瑞克、大希地等,不少品牌還跑到了細分類目第一或頭部的位置。

“消費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完全不同,不可能在三五年的周期里變成一個巨無霸企業。”在姚臻的認知字典里,“消費企業的發展需要時間,一定要做時間的朋友”。所以頭頭是道的平均投資周期為七年,有的項目時間更長。

頭頭是道的投資偏好,是選擇在明確的增長型賽道上有明確優質產品的創業企業。投資人會系統思考這個品背后蘊藏的迭代性、時代性、系統性的機會。其中,圍繞中國家庭升級性消費的項目居多。

例如在餐桌升級方面,團隊發現乳制品在中國飲食結構里面迭代最快。基于此,團隊找到了踩中多個互聯網流量紅利的認養一頭牛。姚臻表示,和認養一頭牛接觸后發現,創始團隊既抓住了包括微信、社群、直播、新零售的各階段流量紅利,又懂傳統生產和供應鏈管理的能力,這就有機會鑄造全鏈路的競爭力,有了與業內“兩座大山”掰一掰手腕的潛力。

在專訪過程中,姚臻對目前話題度頗高的鐘薛高、熊貓不走等品牌,做了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在她看來,創業公司滑鐵盧的原因很多,比如創始人對資金調配和風控能力的不足,又比如消費環境變化導致消費信心變化,進而引發連鎖效應等等。

“性格決定命運,創始人成功或失敗都是有規律可循。”姚臻看來,這就倒逼投資人努力修煉“慧眼”。同時,對于失敗的事情應該做總結和復盤,越快越好。在她接觸下來,那些善于傾聽并接受,且能迅速內化成核心能力的創業者,能跑得更快。

隨著中國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消費升級也將刺激一些消費板塊規模增長。對于未來的機會賽道,“唯一不變的是快消和餐飲之類的最基本的消費選項”。

“股神”沃倫·巴菲特有句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濕雪和長長的山坡。”消費板塊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消費結構升級的空間也大。投資人永遠都在找更便宜、更好、更有性價比、更有發展前景的企業。

當前,創業投資行業已進入下一個周期。

隨著國家基礎設施能力的完善,“所有產業都存在一輪新質生產力的洗牌”。資本要做的是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形成更牢固的競爭優勢,堅持長期主義的創業理念。這與當下倡導的“耐心資本”相契合,有利于提振投資信心和消費需求。

導讀:

1、頭頭是道是如何甄別早期的明星企業并決心陪伴?

2、在平替經濟盛行的當下,消費升級的趨勢判斷是否依舊正確?

3、在中國供應鏈產能十足充沛的環境里,如何找到選擇品類的方法論?

4、對投資案例“認養一頭牛”“鐘薛高”和“熊貓不走”怎么看?

5、中國市場的未來,和日本有相似處嗎?

6、募投管退各環節均出現了策略調整,每一個決策都是反人性的?

7、為何對家庭餐桌升級和家庭智能化兩條賽道極度確信?

以下是《天下網商》專訪頭頭是道基金管理合伙人姚臻的對話內容,有刪減:

消費企業要做時間的朋友

《天下網商》:認養一頭牛、樂刻、毛戈平、林清軒、麥瑞克、大希地等品牌,這些在當前被認為是細分賽道的冠軍品牌,頭頭是道投資的時候他們還很小,當時是怎么考慮的?

姚臻:我認為文化和消費賽道,最好的時光是在2016年-2018年,大部分這些企業踏上了一個比較明顯的臺階。2018年之后,一大批企業起起落落,而前面跨上臺階的企業有了一定耐受力,基本都扛過來了,您提到的這些品牌都具備這些特點。我們在投這些品牌的時候,行業里沒有特別大的資本介入,只有像我們這些投文化、投消費早期的企業長期在投這些公司,比如我投毛戈平是在2011年。

我覺得消費企業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要做時間的朋友。不像互聯網企業或者這個時代紅利型的企業,可能在兩三年或者三五年的時間周期就能變成一個巨無霸企業。這對消費類企業來講是非常難的,兩三年可能只是一個很關鍵的節點。或者是脫離了死亡期,獲得了安全墊,或者是某一方面競爭能力的差異化顯現了。要真正成長成一個特別優秀的或百年長青的企業,那路程還遠著呢。所以我認為,這些企業還屬于非常年輕、非常早期的企業。

《天下網商》:2018年(消費投資)特別熱的時候,一些投資人不看短期經營狀況,更多的是看故事、看賽道。現在頭頭是道在決策的時候,會更聚焦嗎?

姚臻:對投資人來說,一個行業如果盤子足夠大、增長特別快,他們會非常喜歡。2018年很多錢進來的原因,是大家用互聯網企業的發展邏輯在看消費企業,但事實上兩者有比較大的偏差。

我們以前看互聯網企業,DAU(日活躍用戶數)是不是可以從1萬漲到100萬,對吧?這個事情跟消費企業完全不一樣。投資人在預期和客觀規律之間是存在Gap(差距)的,他們認為的發展速度、方向跟真實的企業客觀規律,或者團隊能力成長之間,客觀上是有很大距離的。

投資人很多時候也是被現實教育的。經歷過這些之后,投資人思考會更理性一些,更接近現實一些。所以反觀很多消費賽道投資人出現退潮的情況,其實更多是沉淀下來,哪些人更適合干這些賽道,哪些人應該去追逐更好的機遇型的賽道。

對于“消費升級”的正確理解

《天下網商》:那時候您提出的投資理念是關注中國家庭的升級性消費,在頭頭是道投的很多項目也都是這樣。但這個話題最近出現了不同的觀點。您覺得這個理念當時判斷是對是錯,或者說今天來看,消費升級仍然是一個投資主要方向?

姚臻:從我自己底層的邏輯上認為,這件事情是正確的。核心點是消費和人的需求是一樣的,只能往上走,沒辦法往下。從消費者需求度上來講,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但大家可能對“升級”本身有一些誤解。以前說的消費升級可能以價格為衡量體系,覺得買得更貴,就是在升級。但在今天,國家的基礎設施、基本生活水平的數字化能力有了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已經滲透到了所有的消費行業,類似物流,數字化等等,已經變成一個產業的基礎能力。

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幫創業企業降成本。隨著基礎設施能力起來,所有產業都存在一輪新質生產力的洗牌。以前RIMOWA品牌的行李箱價格要到兩千多,但網易可能是最先做三四百的,再到今天做一兩百的企業已經非常多了。整個供應鏈成長是核心,對供應鏈的整體效率加上材料的復合使用,加上所有基礎設施的配套,造就了整個供應鏈成本。

第二個是流通端的效率。做產品,除了產品成本端,流通端效率占了成本效率里面最高的部分。企業去零售端做一些改造或升級,都是在做創新迭代。大家應該正視一個問題,在供應鏈、渠道等方面,其實是有大量成本可以優化的。

我們以前跟唐老師(叮叮懶人菜創始人唐萬里)也聊過這個事情,本質上預制菜對于整個供應鏈成本的節約是非常明顯的。如果把概念放大,對于食品賽道的節約,對于食品科技的發展,或者說保鮮技術等等,這些科技發展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這幾年消費賽道在供應鏈端卷得非常厲害,降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

還有就是消費者端。以前很多消費者會為了一些創新概念去買單,今天就變得更理性一些,把錢放在刀刃上。他們會真正去研究好產品,在意給到自己提供的價值。這實際上是所謂的良幣驅除劣幣的一個過程。

最后上升到品牌這件事情。品牌最終要具備的核心是你有溢價能力。零售品牌像山姆、沃爾瑪等,最終是要把利潤讓利給消費者,所以永遠是薄利規模。但對于一個消費品品牌來講,最終的核心能力是定價權,或者說是消費者的信任度。

我認為消費升級的趨勢肯定是不變的,但從創業也好,從投資來講也好,是分賽道的。有些賽道天然是高維打低維,永遠是好東西賣最貴而且被信任。有一些賽道其實是創新為核心的,或者說是以潮流為核心的,類似于服飾等等,食品賽道其實是以安全性為核心的。

我以前分享過為什么投乳制品,因為看到乳制品是中國在飲食結構里面迭代最快的。中國人會越來越講健康營養,所以在這個賽道上一定是升級的。那們看到很多消費細分品類,比如說針對特殊膳食的人群,這些賽道未來都會非常好。

一個好的消費創業環境,它就是多樣化的。產品的創新或者說多樣化,對于整個市場來講,一定是升級的。以前市場不升級,一定是只做規模,現在市場升級了,一定是做需求。針對不同人群,有更好的產品來滿足,就一定是個消費升級的賽道。

所以在升級這件事上,其實不用懷疑。這幾年非剛需性的產品,發展還是頂著比較大的壓力。我不能說產品功能比別人好一倍,但價格貴十倍,(要賣出去)可能很難。但如果產品功能好一倍,價格跟原來持平,甚至比原來更低,那可能是非常好的的創業機會。從這樣的一個方向來看,成本比原來還低的核心,還是取決于整體系統效率的能力。

《天下網商》: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一般是什么心態?會焦慮進晚了、退不出這些問題嗎?

姚臻:投資是一個節奏的問題,在什么節奏進、什么節奏出,以及你對這件事情的預期,跟你組織的這些LP(有限合伙人)或者出資人背景的組成都密切相關,是一個系統的活兒。所以我覺得在沖高的階段是非常焦慮的,比如說約創始人可能變得很難,幾家投資人都在共同競價的過程中,你又很難保持冷靜。焦慮的點在于說,我是不是會被擠下牌桌。

那現在有一波退潮了以后,我們持續焦慮,甚至比以往任何階段都要焦慮。我們會復盤項目是不是投貴了。因為基金是有時間階段的,什么階段投進去的估值不一樣。有些企業港股上市之后,可能只有第一輪投資人賺到了錢,后面幾輪投資人是攔腰砍,所以看起來是一個比較明星的項目,事實上還是挺血淋淋的。

投資人永遠都是想找更便宜、更好、更有性價比、更有發展前景的企業。

再到今天,在投資端我們也很焦慮,募到了錢也投不出去。因為好項目如果談不到好估值,他也不愿意融資。他會回到最本質的問題,自己不缺錢,為什么要拿錢?這對于投資人來講,就變得比較雞肋。

我覺得投資跟創業一樣,無論你走到哪個階段,都會面臨自身這個階段的一些焦慮,面臨一些要去克服的困難。

判斷投不投,主要看兩點

《天下網商》:今天中國的供應鏈產能過剩,所以在一些產業就形成了非常大的競爭,甚至是激烈的價格戰。很多品牌創始人不堪其擾,甚至被擊垮。對于這些品類,你們怎么抉擇,你們是只投那些能夠形成品牌價值的品類嗎?

姚臻:第一個,我們希望這些品牌的差異化和競爭力是足夠高的。

今天我們在討論投資企業的時候,都有一個靈魂的問題,就是他到底有什么壁壘。很多產品同質化程度很高,那個差異化是創業者自己說的,消費者感知沒有那么強。我們說同質化程度,其實是用同樣的供應鏈,用同樣的產品,然后你只是在外觀或者小結構上創新,他不具備有顛覆創新的能力,就會被一波一波的浪蓋過去。當然企業發展不可能一步到達“哥倫布的新大陸”,中間會有很多過渡的階段。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在品類上要有選擇和考量。一些明顯是紅海市場,或者供應鏈市場,我們會適當小心的。

第二個是團隊選擇。我不認為在消費行業里必須是學霸創業,最后還是看綜合能力,是看短板,一旦你有非常明顯的短板,你的長板也很難發揮。你要快速用長板突破、短板補齊,這個輪回周轉的效率要求是比較高的。消費行業的企業能力需要更快速地迭代和成長。

所以我覺得,一個是對創始人的要求更高,創始人至少要對這些事情的認知很明確。第二個是綜合團隊的要求很高。所有消費行業里,很難有一個人的能力就是天花板的,是搭伙團隊都很強。創始人必須是宏觀能力很強,系統能力很強,或者組織管理能力強。下面的各個業務板塊也很強。如果你光是知道這動作怎么打,沒有人幫你把這些動作干下來,執行力上不行,那這個團隊也是不行的。

《天下網商》:剛才您也說了,投資會先選一些品類,有的品類可能供應鏈主導,有的品類是品牌集中度太高,可能就不進了。那在品類選擇過程中是否有一些方法論?

姚臻:我喜歡在特別明確的小賽道上有特別明確的東西(的創業企業)。我會系統思考這個品有什么迭代性的、時代性的、系統性的機會。有一些品類明顯就沒有什么太大的系統性機會。頭部企業比創業企業反而有更大的創新能力,你真的搞一些微創新的產品,傳統企業會做得更好。

如果是創業企業沒有機會的,我就會找“老炮”,這個賽道里已經干得還不錯了,沒有被資本化的(企業),看他要不要資本化。有些企業可能前一個階段的生存期已經過掉了,我資本幫他解決不了問題。但企業在生存期到明星企業之間,我資本還有一點價值,那就可以參與。我不在乎是什么階段能對他起到幫助,更在乎的是我這個資本在這個階段合不合適。

《天下網商》:我們在專訪創始人的過程中發現,品類的冠軍,他不一定都有那么強的做品牌的意識。很多人說有品才有牌,覺得做出了超級產品,就自然會有品牌,對于品牌的無形價值并不會去刻意尋找。對于這種情況,您怎么看?

姚臻:我覺得要想成為品牌,想有更強的百年基業,這個事情肯定是要做的。你要建立起你在消費者心智當中被認可的那個點到底是什么。作為消費企業來講,優質的客戶和品牌影響力是終極的目標。因為品牌能極大地降低獲客成本,讓自己脫離出那種內卷。就是你能脫離出內卷的唯一方式就是讓大眾認識你,而不是通過別的人認識你。

第二個,我覺得大家對品牌精神真正的理解是不足的。大家對于品牌的大部分理解是我見到他的次數,我看到的貨架上面有哪幾個東西的存在,還沒有到我真正地去跟它形成在思想上的共識。這個事情我覺得中國還是有點遠的。這個遠,取決于創始人、品牌主理人,整體的品牌運營方式上,都還沒有升級到那個高維的程度。

對于認養一頭牛、毛戈平、鐘薛高、熊貓不走的看法

《天下網商》:大家都知道在乳飲行業,蒙牛和伊利是兩座大山,你們投了認養一頭牛,是覺得當時他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機會點在哪兒?

姚臻:現在的環境,蒙牛、伊利的競爭意識跟那個時間點的競爭意識是不一樣的。但現在認養一頭牛、簡愛等新的乳品企業起來,他也被打擊到了,也開始卷了。

首先,我覺得“認養”在當時的營銷端和產品端是有一定紅利的。第一個是微信公眾號紅利。早期我們投了一大堆微信公眾號,我們的邏輯非常簡單,就是通過內容教育消費者對我產生信任。后面,認養又吃到了一波云集這類社交電商的紅利。再后面又開始鋪一類電商,然后再做直播。

他能走到今天的規模,因為他在每一個階段的紅利都能踩到。這一類企業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他以一個撬動點,先拿到了第一波,再拿到第二波,至少讓他站上了安全期。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再跟其他企業進行競爭的時候,他又有了一些新的底牌。

第二個事情是認養雖然不具備有蒙牛伊利那么大的供應鏈能力,但本身它是有供應鏈能力的,創始人徐曉波本身是管理奶牛場等這些體系的。認養不是一個從零開始的企業。今天有很多消費品創業的企業,對消費者的認識是清楚的,對供應鏈的認識是零,反而要花很長時間去打磨供應鏈的能力。

所以你看到這幾年有些品牌跑出來比較快,他們早期是做ODM(加注釋),后來做自有產品,再做一些出海、品牌營銷等等,他們需要跨出去的鴻溝是做供應鏈產品,這些公司能否找到好的品牌主理人。

品牌天然具有多元化、多樣性,不同的消費者對于品牌的喜歡程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我更在意的是在這些細分品類里它有哪些機會,這個機會它的天花板夠不夠高。你看毛戈平,我們2010年早期投的時候小幾億估值,去年6個多億凈利潤,就是這種公司十年陪伴,對我的投資和性價比來講,就是非常好的。

我覺得中國未來的消費品品牌發展,會出現很多品牌矩陣型公司,會出現很多以供應鏈見長的多品牌類型的公司,也會出現以品牌運營管理為核心的公司。

《天下網商》:當前消費者的主流情緒會陷入到“平替”中去,但品牌需要超額利潤,只有超額利潤才會投入創新,才會對供應鏈改革,才會形成壁壘,實現品牌溢價。消費者會覺得超額利潤這件事是“原罪”。比如說鐘薛高,曾經這么明星的項目,現在創始人還要直播賣貨還債。你怎么看這種情況?

姚臻:我覺得這個事情兩看。一個投資人很難投資他不喜歡的項目,這是我多年投資生涯經常會有的感觸。如果我看到創始人一開始就很不舒服,哪怕所有人都跟我說他有多好,我其實到最后會發現說,那些坎都會遇到。

這個點來說,我還是篤定相信的,尤其是在投消費品品牌這件事情上,他的商業模式、團隊運營會很重要,你不懂也沒關系,只要脈絡正確、方向正確,就沒什么問題。消費品創業就像投資人創業一樣,它是門藝術,不是完完全全有共識的。

你剛剛講到輿情的這件事,首先得知道你的產品是做給誰的,然后這些消費者的情緒價值來源到底是什么。這個過程中,我覺得鐘薛高真的是命運多舛,他的問題不在于價格,因為它的產品質量配得上性價比。他真正遇到的問題,是對輿情的管理和控制,超出了他的控制能力。這是一個企業相對悲哀的事情。

內因和外因都有。內因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把它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當然也不排除,這本身就是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賽道,你都不知道對手來自于誰。第二,這個事情最后變成了一個全民來抒發情緒的一個點,不僅僅針對雪糕品類和產品配料表,它擴大成了一種情緒,一種全民的狂歡。這是網絡上好的地方,但也是網絡非常可怕的地方。后面,他對于經銷商、對于供應商以及對于員工的責任,對于投資人的責任,那是他企業需要負的一個責任。

《天下網商》:現在鐘薛高到了這個階段,投資人一般會怎么看待?是當這個項目失敗了,還是說等他再起來?

姚臻:鐘薛高到了今天還是有些價值的。我們很早以前就知道他面臨著這個危機,有過一些重組方案,洽談各種收并購等等。在最后一根稻草出來的那一周里,我接了好多想要并購他的電話,至少會問一問這個品牌還有沒有出售或者并購重組的機會。

所以我們在投品牌這件事情上有一些長期價值的。真正形成品牌以后,它的勢能或者影響周期還是長的。鐘薛高,即使到今天,我認為這三個字在消費者心智中,依然是有被認知的價值的。

但是從投資人角度來講,我們現在要按什么方式收回來,這件事情比較渺茫。我現在還在幫林盛做一些事,他要直播、要東山再起、要怎么樣的。我覺得只要創業家的精神不死,繼續在往前跑,我們就沒有理由放棄。我們得在認清現實的基礎上,繼續幫他往前走,哪一天運氣好了,他可能還有翻盤的機會。運氣不好,我們也得認這個賬。

《天下網商》:現在熊貓不走這個項目算是結束了嗎?

姚臻:熊貓不走有點可惜,因為他們其實過了最難的階段,卻掛在了不應該掛的時間點。即使到今天,我也覺得這個事情是可以干好的,主要的點是在于這種模式對于組織要求是很高的,是以人為核心,所以規模比較小的時候,管理是非常好的。但一旦拓到更多地方了以后,他對于一些鞭長莫及的,或者在某一個城市長期沒法保證的情況下,就容易散。

第二個是外部環境對這個行業的影響。他前幾年很艱難,但去年下半年已經收縮到了一個相對正向的階段。今年情況急轉直下,沒等他回過血來,供應商發生了一些擠兌。這個事情跟外部環境有關,這些供應商本身自己也不樂觀。現在創始人還是負責任地在解決這些事情,說實話也比較無奈,他能負的責任也有限。

中國消費市場未來會和哪些國家比較相似?

《天下網商》:這些年大家在看消費市場的時候,會看不同的國家,也會看到日本,在之前失落的30年里也會有一些品牌走出來。那個時候大家消費欲望沒有那么強,但是像薩利亞、優衣庫等等品牌也能跑出來。那你認為中國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會和哪個國家會比較相似,有哪些輸入可以分享?

姚臻:我認為中國跟日本是非常不相似的,基本沒有什么借鑒力。

日本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便利店模式。整個國家足夠小、人的密集度也足夠高,這就為便利店發展提供了比較好的基礎環境。中國便利店這幾年也得到了發展,但模型本質上是不一樣的。還有他們對商品的系統化管理,對于陳列的系統化管理,很多中國企業對管理運營的一套體系,目前是沒有積累太多的經驗。

方法論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取其精華,找到真正該學的東西是什么。

第一個,中國這幾年數字化發展很強。日本很多數字化能力還集中在怎么去做好客戶營銷,但我們今天的跨領域數據整合能力比海外都要強。第二個,一定不要小看我們的物流和線上體系。今天中國任何一家線下零售商,沒有線上也是不行的。這些基礎設施和條件,明顯跟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比較大的差距。

中國城鎮化分布邏輯不一樣,環境差距特別大。做中國市場,就得結合中國市場未來的城鎮化分布,居民生活狀態以及供應鏈供給情況去做匹配。

今天中國有很多零售企業,對于如何做好精細化的商品運營,以及客戶對這件事情的感知,他能力是欠缺的。我特別希望很多互聯網人,很多做數據的人能進入到這個行業。

以前這些零售行業里,你看到夫妻老婆店創業的特別多,小學畢業初中畢業的創始人有一堆。他們在這里面摸爬滾打了很多年,在一定的地域性、一定的范圍里,很多企業都做得好。

但這幾年零售,標準化極其統一的奶茶咖啡在飛奔。他們靠的是供應鏈改造加上數字化結合的能力。我一直在說,奶茶賽道是非常好的賽道,是少見的這幾年里面整個賽道上,供應鏈掙錢,零售端掙錢,消費者滿意的賽道。當然這幾年也開始卷,但很難再看到一個賽道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跑出那么多頭部的公司來,這還是很厲害的。

“選擇退出點”是一場欲望和現實的博弈

《天下網商》:市場不好的時候,不少消費賽道的投資人都下崗了。現在募的環節會不會比較吃力?

姚臻:如果現在募純消費的基金,我覺得還是很累的。說實話,我們還是會有目標地去選擇消費標的。我們肯定不是所有很熱的賽道都一定要投,但也不像有些機構一樣,徹底放棄這個賽道。因為我覺得以前投的案子,以及在行業里面的一些感知度,還是可以投出一些標的來的,所以會持續關注。

募的部分,我們的策略就是在逆水行舟的時候放緩一點,有時候這個舟旁邊靠一靠也沒問題。在消費這條道上,我們現在其實是在尋找新的戰略伙伴,以前的LP(注釋)不適合現在的消費投資的LP了,現在產業投資的比例在升高。后面投的這個目標和標的,不只是面向于to c(加注釋)了,還要面向于整個產業帶。

LP這一端,我們match(注釋)的,那就組織一下,這個規模也不求大,還是求匹配。基于這些匹配,如果滿足不了我投資端的需求,那我可能就會用一些綜合性基金來消除單一的賽道的影響。這是我們基金的一些策略。

《天下網商》:在募投管退的“管”的過程中,投資人會跟企業增加交流點,但有些企業會覺得只需要資金到位,希望干預少一些。這種情況下,如何實現一種新的平衡點?

姚臻:頭頭一直是管得很多的。我們是兩種想法,一種是我能幫什么,第二種是我能學到什么。投資機構本質上跟創業沒有什么區別。一方面,資本市場LP對投資人的要求是高的,你也需要及時了解被投企業的一些情況。我有能力的就幫幫他,沒能力的鼓勵鼓勵他,對吧?當他頭昏腦熱的時候,我也有責任提醒他,有責任去幫他引薦更多人,幫他去砍掉一些部門。當然采不采納取決于創始人,我們沒有辦法進行一些強制性的干預。

另外一個點上面來說,我對團隊也是這個要求。一個case(注釋)投了只是剛剛開始,你更大的學習不是去投100個項目,而是在你投的每一個項目里能得到更大的學習。我們有一句口號:我們一定要跟最厲害和最牛的一些人站在一起,向他們學習,才能變成更牛的投資團隊。

創業者有幾種心態。一種他覺得反正你已經投了我了,我就應該多跟你交流。另一種創始人其實自尊心很強,做得好的時候很愿意跟你交流,做得不好的時候就不想面對你。他就有一種來自于外形的一些壓力。但事實上,這對他來講沒有什么益處,他是在逃避內心。

我其實是非常鼓勵創業者和自己的團隊,對于失敗或者不好的事情應該做總結和復盤,而且這個速度和效率要變得更快。我接觸了那么多的創始人,往往是更加聽得進去東西且內化成自己能力的那些人,是跑得更好的。

《天下網商》:在退的環節,隨著IPO收緊,現在上市退出的路徑很難。那是不是只剩下并購這一條路了?

姚臻:這件事情對我們挑戰也挺大的。只要不是上市,你跟創始人之間就是博弈關系,只有上市才是共贏關系。陷入博弈關系,你就必須考驗對方對你的信任度。

創業是一件非常反人性的事情,他往往要面對很多困難,而且有一定的道德要求標準。他一旦說我不需要為投資者負責,不需要這樣的一種市場氛圍,那這件事情是極其拉垮的。所以我說投和管都很重要,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你跟他建立起了一些連接以及一些內核,其實是很重要的。

我們在退出上面來講,第二種可能性就是股權轉讓。首先第一個事情是企業發展得很好,至少還有新的股東愿意進來。所以我們現在投的是兩種企業,一個是偏早,一個是偏跨過安全期了。

《天下網商》:現在投和退的方式變了,退的時間變得更重要。在品牌鼎盛時期,很多人可以讓你有比較好的回報,接你的股份,但你不一定愿意退。比如鐘薛高,你們肯定有機會退過,但沒選擇退,后面可能就沒有退的機會了。退的時間點,考驗非常大。我覺得這不是對投資人的考驗,是對人性的考驗。我想請問一下你會怎么去判斷這個退的時間點?

姚臻: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覺得做投資,在每一個決策上都是反人性的。

一個項目真的已經到了這種時候,你反而不一定是在這個時間節點退,否則他可能瞬間拉垮。所以這個判斷是動態的。我們今天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了,就是每個項目都要達到一定的回報率。但事實上,我們內心永遠有搏大項目的欲望。但往往在選擇點上,我需要綜合評估這些欲望本身跟現實情況之間的博弈。而且這個博弈的選擇是反常識的,是一個相對個性的。

比如說鐘薛高,我對林盛本人在品牌操盤上的能力是認可的,他犯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忽略了在這個消費賽道,賺錢太難了。所以你在花錢的時候得緊著點花,花得太快了,他完全是一手好牌,只要他有更強的節約用錢的意識,也不至于到今天。但即使到今天,我認為林盛作為品牌操盤手,作為產品定義人,非常成功。

為什么我說投資管理的投后還是要做的,你往往對一個人的信任理解,甚至很多判斷是需要時間的。你跟他在一起時間久了,就大致知道他的能力天花板。簡單說,性格決定命運,創始人的成功和犯錯是有規律可循的。而我們投資人需要的是更大程度地客觀地尋找這個規律,或者認識這個規律。

創業者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必須要犯了錯才能學會,一種是不用犯錯,別人犯了錯也能學會。我更傾向于選擇后者。但在消費賽道,大部分的坑都是要搞一遍,最差的就是一定要自己搞過才算,這個很難避免。

對兩個賽道的前景極度確信

《天下網商》:中國在2019年的時候,人均GDP已經邁入1萬美元水平,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到這個水平的時候,一些產業就會發展起來。這種時候,重點會看哪些機會?

姚臻:這個東西取決于消費者的一些消費心理的影響。他在消費心理上沒有得到很大的支持的話,消費的整個放松程度就很難。對于一個家庭的支出來講,房產、醫療、教育對其他消費品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對于消費升級的產品影響大。唯一不變的是快消和餐飲的一些最基本的消費選項,其實是真實需求和提升之間的匹配度上,需要更新迭代一些,比如電動牙刷、家庭智能機器人等。所以這些明顯剛需且在滿足人的需求度上有突破性的賽道,一定有機會。

中國是個很大的內需市場,要一直分析大環境、金融政策、工資薪金,以及教育、醫療、旅游等等供給,要看中國消費者收入費用的分配系數。隨著我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家庭餐桌升級這件事情是極度確信的。第二件是我在家庭智能化的這條賽道上極度確信,所以我們會投麥瑞克。

《天下網商》:這兩年頭頭是道布局了很多出海的公司,這是怎么考慮的?

姚臻:首先第一個事情,要在文化上占領別人、讓別人記住品牌的難度是極大的,中國品牌能被海外接受的目前還不多。第二個事情,海外消費者第一次選擇用中國生產或者中國品牌的商品,最先打動他的一定不是多么高大上的品牌,而是性價比強的或者創新型的產品,或者說某些品類的細分產品。而中國強大的體系化供應鏈,上下游整體解決方案,才是我們今天的核心競爭能力。

比如說麥瑞克,他今年出海的品類漲得更好的,并不是傳統的跑步機,而是一些性價比更高或者甩脂機等其他創新品類,甚至很多小件。對消費者來講,第一個選擇的入門門檻很低,決策度很低。你才能快速去切入,靠好產品去贏得這些用戶。

《天下網商》:現在整體的,你們定義的成功率是多少?

姚臻:早期我們也投互聯網公司,那時候大家對成功率的要求是非常低的。一個基金里面投了十個項目,可能兩個項目出來,這個基金就cover(加注釋)了。這幾年,這個概率越來越低了。

所以我們現在把成功分成兩種,一類就是創業者通天成功,一類就是項目可能不一定大,但把握了大賽道的一些時代性機會,這從基金層面上來看還是成功的。面對現在的融資環境和小概率事件,對于投資團隊更大的考驗,是怎么做好耐心資本,怎么保證基金成功率。接下來的年化目標是10%-15%,相當于在一個保底目標。

《天下網商》:年輕人的第一份工作適合去做投資嗎?或者說你們會招募什么樣的人?

姚臻:我們只有兩類人,一類是產業過來的,一類是自己培養的,從投資角度看能力值是0。最重要的是他對于消費本身要喜歡,學習和鉆研的能力要高。消費投資人就得八面玲瓏,對各種都很敏感,很喜歡,很有好奇心,很愿意去看市場,看變化,然后去社交、去收集這些東西。消費本質上的那些大道理,沒什么太大的用處。我以前講過沉浸式投資,就是你對這個行業有體感、有沉浸,以及對創業者和創始人有認知理解和學習。

本文為聯商網經天下網商授權轉載,版權歸天下網商所有,不代表聯商網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你可能會喜歡: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草视频 | 日韩欧美中文 | 亚洲资源在线播放 | 夜夜操夜夜爱 | 美女视频黄网站 | 日韩午夜精品 | 人人搞人人插 | 麻豆短视频在线观看 | 综合av网| 日韩五码在线 | 国产高清在线一区 | 国产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免费a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theav | 亚洲成在线 | 国产成人福利 | 狠狠干夜夜操 | 91在线公开视频 | 欧美精品第一区 | 四虎影视在线播免费观看 | 极品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天美 | 欧美色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精品 |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蝌蚪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 | 日本a√在线观看 | 日韩色电影| 九九热只有这里有精品 | 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 | 在线免费观看黄色网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 免费的黄色 | www.| 天天操狠狠干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 成人毛片a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