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雙11,天貓、京東豁出去了
來源/電商報Pro
作者/趙云合
這屆雙十一,平臺太卷了
雙十一大促,傳來了好消息。
10月15日,據天貓、京東統計,10月14日晚8點雙11開啟后,家電、美妝和服飾品類銷售大漲,銷售破億元的多為頭部品牌。
直播渠道方面,部分頭部直播間預售首日的加購金額同比增長超兩成。
圖源:淘寶
數據顯示,天貓預售日打響后,首小時天貓大家電成交同比去年“雙11”預售首日大漲765%。比如,海爾、美的、小天鵝等品牌快速破億。
京東方面,則是大服飾的增長比較突出。比如,活動開啟四小時,HAZZYS、Levi's、森馬等超過1000個品牌成交額同比翻倍。
由此看來,這份戰報,可謂是為今年的雙十一開了一個好頭。而這背后,也離不開電商平臺的努力。
過去的一段時間,各電商平臺深陷在“全網低價”的內卷中,由此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淘寶平臺事業部總裁處端向界面新聞等媒體表示,“我們認為,一味低價會讓中國的營商環境、消費以及制造業倒退。”
為此,電商平臺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調整了大促的營銷策略。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從卷低價走向了卷平臺,做出了一系列利好用戶的措施。
雙十一開戰前夕,電商平臺之間上演了“互聯互通”的友好行動。9月份,淘寶全面接入微信支付。
同時,用戶也可以通過微信內的淘寶用戶H5頁面完成下單支付,無需跳轉至淘寶APP。
圖源:淘寶
有業內人士猜測,下沉市場、中老年等群體偏好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戶,將趁著“微信入淘”有機會成為淘寶天貓商家的新增量。
此外,淘天將在10月中旬接入京東物流,淘寶APP內可直接查詢京東物流軌跡信息。
京東則是在停用支付寶長達13年后,計劃再度將其引入自家平臺。京東還將接入菜鳥驛站,作為包裹代收站點。
電商平臺之間的互相示好,攜手合作,也是為了激發出更大規模的市場空間,“兌換”出更多的流量。
電商平臺除了各自之間的一些合作外,也努力發揮自身的優勢,用不同的玩法以及優惠活動來刺激用戶消費。
今年雙十一,還是開啟最早、周期最長的一屆雙十一。
拼多多和抖音在10月8日就率先開啟雙十一,京東和天貓則是10月14日開啟。整體來看,這次大促的活動周期接近甚至超過一個月。
雖然平臺不再盲目追求追求全網低價,但低價仍然是淘天雙十一的關鍵詞。
淘天放出了將近300億元的消費者優惠紅包,在直降、滿減基礎上,發放88VIP大額券;20億元的直播間紅包,每人每天最高可領1500元。
圖源:淘寶
今年88VIP大額券迎來全新玩法,券量翻倍,每人可領取的張數從2張提高到了4張。同時,天貓還疊加了各地政府發放的大額消費券和補貼。
京東方面推出了跨店滿減活動,每滿300元減50元,優惠封頂40000元。用戶可每天領取60元額外補貼。此外,還有平臺滿200元減20元補貼券,可與其他促銷權益疊加使用等。
今年京東雙十一也是大力支持以舊換新消費,“以舊換新”政府補貼覆蓋多品類,上京東買家電、電腦可享政府補貼八折優惠,單品至高立減2000元,電動自行車補貼500元。
拼多多今年雙十一首次推出“百億消費券”活動,并將“百億加倍補”升級為“超級加倍補”。
此外,拼多多將此前的“買貴必賠”服務將升級為“買貴雙倍賠”服務,將于10月16日生效。
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也積極加入到雙十一大促中,并推出了多重玩法來吸引用戶。
越來越多的平臺加入到雙十一的大促中,平臺之間的玩法也在不斷做出改變。最后贏家是誰,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電商平臺,拼命示好商家
在電商交易中,平臺、商家、用戶三者缺一不可。
平臺在做出多重改變以便更好服務用戶的同時,也在試著為商家減負,幫助商家一起成長。
不可否認,此前電商平臺之間的價格戰,以及“極致比價”和“僅退款”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商家的積極性。
為此,電商平臺也是開始關心起商家的處境,并推出了一系列為商家減負的策略,希望能幫商家重拾信心。
天貓方面,針對中小商家,淘寶、京東分別推出“黑標店”和“廠貨百億補貼”計劃,調整白牌供應鏈體系。
圖源:淘寶
今年雙十一,天貓還將投入百億購買流量,通過與超200家互聯網平臺合作,全面為商家拓客流。
淘寶商家在天貓“雙11”期間,將全面實現大促免傭、店播免傭,還將為淘寶商家解綁運費險。
早在9月份,淘寶天貓平臺已全面上線退貨寶服務,為商家降低約20%至30%退貨成本。該服務上線短短一個月,已有近100萬商家訂購,商家退貨運費成本整體下降了23%。
在更早的7月,淘寶上線了店鋪體驗分體系,對4.8分以上的優質服務商家,平臺不主動介入僅退款。通過這一策略,淘寶有效攔截了不合理的“僅退款”訂單,日均攔截規模達40萬單。
京東也在多個方面助力商家,雙11期間,京東包括云言犀數字人在內的多款AI產品,都將免費開放給品牌商家試用。
京東還升級了“春曉計劃”,從流量扶持、AI技術提效、超輕資產運營三大維度加大對第三方賣家的扶持力度。
圖源:京東
在直播領域,京東投入了高達10億元的資源支持,并提供免費體驗京東數字人、退換貨保障等權益。
比如,京東針對商家推出千億流量扶持政策,幫助白牌商品和工廠直供商品獲得更多流量和價格補貼,針對商家推出廣告金獎勵池。
為商家免費提供了20款AI工具,涵蓋商品經營、訂單管理、客服接待等方面;京東物流給予平臺商家倉儲服務費優惠券、商務倉新簽優惠等政策,針對低毛利訂單京東物流提供了專項運費險補貼。
拼多多方面,將商家貨款賬戶提現門檻從100元下調至1元,免除了商家偏遠地區訂單物流中轉費,將所有先用后付訂單技術費率由1%降至0.6%。
同時,拼多多還持商家對異常訂單、惡意投訴訂單等進行申訴,商家申訴成功后將由平臺對相關訂單進行賠付,并不再限定商家的申訴次數。
抖音電商也不甘示弱,將投入億級現金補貼和千億級流量資源,幫助商家撬動生意。
針對新開店鋪,抖音支持商家一證開多店,同時下調店鋪保證金,最高降幅九成,覆蓋60%以上商家,傭金方面也有降低,甚至減免,其中日用百貨下調至2%。
各電商平臺針對商家給出的一系列舉措,證明其確實聽見了商家的呼聲,也在積極地幫助商家從困境中走出來。對于平臺來說,也能優化營商環境,實現共贏。
現在,電商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京東、淘天、拼多多這三大傳統電商巨頭在努力維持自己的位置。
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玩家,也在虎視眈眈,想要往上爬。在今年的雙十一中,這些電商平臺都鉚足了勁,全情投入想要創新高。
但擺在面前的事實是,消費者對大促活動的熱情在持續減退,甚至對平臺某些過于復雜的大促玩法感到疲倦。這也是電商平臺在不斷改變營銷策略,以及示好商家的原因。
平臺、商家、用戶三者是緊密聯系的,如何平衡好和用戶、商家之間的關系,這對平臺來說是一個大難題。
日后,電商平臺可能會經歷一段自由探索的新階段,這也將推動著電商行業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