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6.6元咖啡狂飆,蜜雪冰城的幸運咖突破4000家店
來源/紅餐網
撰文/李金枝
咖啡賽道再出重磅消息,這一次的主角是幸運咖。
近日,幸運咖宣布全國門店數量突破4000家;同時在其大本營河南,已經解鎖“單省1000店”成就。
作為蜜雪冰城的“親兒子”,幸運咖曾在2020年時喊出“5年復制出一個咖啡版蜜雪冰城”的宣言,彼時蜜雪冰城剛剛加入萬店俱樂部。五年之期將至,幸運咖的體量距萬店還差一大截,更遠遠落后于2萬+店的瑞幸以及剛突破萬店的庫迪。如今奮起直追,幸運咖還趕得上這波咖啡市場的紅利嗎?
01
5個月開出800+門店,
幸運咖找回擴張節奏
細數幸運咖的發展歷程,并非一帆風順。
2017年,幸運咖在河南開出首家門店,早期由于沒找準品牌定位,一直反響平平。2020年,時任蜜雪冰城總經理的張紅甫親自操刀改革幸運咖,堅持低價策略,才算把幸運咖帶上正道。
2022年,幸運咖開始加碼下沉市場和學生市場,迎來了品牌第一個快速擴張時期。極海品牌數據監測顯示,幸運咖在2022 年、2023 年合計開出2800+門店,門店數迅速沖高到3000家。
不過這股勢頭并沒有持續很久。2023年底,幸運咖被卷入關店風波,媒體報道其多地門店“空鋪”,不少在營門店營收不佳。
大多數分析人士都認為,幸運咖栽跟頭的原因在于,其在價格和市場布局上都被瑞幸、庫迪“追著打”。
2023年,庫迪咖啡憑借“1元任飲”“8.8元喝咖啡”等低價策略快速擴張。隨后,瑞幸也開始狂推“9.9元咖啡”。二者的低價策略,讓以平價為殺手锏的幸運咖失去了優勢,從而影響了拓店的節奏。
圖片來源:幸運咖官方微博
同時,幸運咖深耕的三四線下沉市場,也被急于拓店的瑞幸和庫迪盯上。今年1月,瑞幸宣布新增 “定向點位加盟模式”,該模式的首批城市名單以三線及以下城市居多。今年,瑞幸通過聯運模式加速拓展下沉市場,門店迅速增至2萬+。
被“圍攻”的幸運咖并不好過。今年上半年,幸運咖門店增速仍在下滑。極海品牌數據監測顯示,2024年一季度,幸運咖僅新增門店110+,而去年同期新增門店1300+。
直到下半年,幸運咖才重新找回擴張的節奏。紅餐大數據顯示,今年6-11月,幸運咖新增門店超800家,平均每個月新開130+門店。
幸運咖找回擴張速度,或許與進一步降價和供應鏈有關。據紅餐網觀察,今年以來,幸運咖在產品結構、門店模型以及擴張策略上并沒有明顯變動。
但在今年6月,幸運咖主動掀起了新一輪咖啡價格戰,推出“66幸運季”活動,除幸運冰系列外全場飲品6.6元封頂,比瑞幸和庫迪的9.9元更便宜。幾乎擊穿咖啡底價的降價,對幸運咖門店營業額的拉動效果顯著。
許是嘗到了低價的甜頭,幸運咖原定僅一個月的“66幸運季”活動一直持續到了10月31日,也就是其全國門店突破4000家的同一天。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在幸運咖狂推6.6元咖啡的同時,瑞幸、庫迪的9.9咖啡補貼力度已經有所收縮,對外宣稱持續打價格戰的姿態也緩和不少。兩相對比之下,幸運咖的品牌聲量有所增長,得以吸引更多的顧客和加盟商。
業內人士認為,幸運咖加入價格戰的底氣,或來源于供應鏈的進一步打通。今年初到現在,幸運咖和蜜雪冰城供應鏈逐步貫通,共享采購、研發資源以及倉儲物流體系。8月,蜜雪冰城向幸運咖開放了蘭州倉,直接將青海等地區門店的配送時效縮短一半,大大降低了門店的隱性成本。
眼下,幸運咖對未來的進一步增長又有了信心。據36氪未來消費報道,今年年中,幸運咖對外稱計劃到年底將門店數拓至 4500 家。而在10月舉行的運營部門四季度動員大會上,這個目標數字被更新到了5000家。
顯然,幸運咖想通過拓店進一步擴大優勢,但要保持快速擴張的態勢,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比如,已經停止6.6元咖啡活動的幸運咖,如何吸引更多加盟商?若6.6元咖啡持續,規模遠不及瑞幸的幸運咖又能堅持多久?
02
新茶飲集體加注咖啡賽道,
但跑出頭的并不多
在幸運咖狂奔的同時,新茶飲巨頭們也基本完成了在咖啡賽道的試水動作。
具體來看,此前新茶飲品牌拓展咖啡業務線的形式主要有3種。
第一種,投資或收購咖啡品牌。比如奈雪的茶投資了AOKKA咖啡、怪物困了2個品牌,喜茶投資過咖啡品牌Seesaw,并在去年年底收購了喜鵲咖。目前來看,這種方式并沒掀起多大水花。Seesaw在今年多次身陷關店境地,喜鵲咖全國唯一門店也已關門。
第二種,在門店中增加咖啡產品線,典型如古茗、COCO都可等。據36氪未來消費報道,目前古茗的咖啡產品已上線旗下超2000家門店,而在9月,這一數字僅為500家。
第三種則是孵化一個咖啡品牌,比如蜜雪冰城、滬上阿姨、茶百道、茶顏悅色、7分甜等。目前來看,這一路徑跑出了幸運咖和滬咖兩個千店咖啡品牌。滬上阿姨的“滬咖”,此前多為“店中店”,今年9月正式獨立運營,據紅餐大數據,滬咖截至目前已經開出了2000+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茶百道孵化出的咖灰,從去年年末成立到今天,僅在成都開出1家門店,還未開始連鎖擴張。
整體來看,除了幸運咖和滬咖,新茶飲們做出的獨立且跑出規模的咖啡品牌少之又少。
今年以來,manner、Tims天好咖啡等中腰部咖啡不約而同地放緩了開店速度,反觀幸運咖、滬咖卻在逆勢開店,為此也有不少業內人士看好二者的發展。
新茶飲賽道已經告別高增長態勢,相比之下,咖啡賽道仍在高速增長。《中國咖啡產業報告2024》顯示,目前,我國整體咖啡市場規模達到1500億元,其中現磨咖啡市場規模超過1200億元。報告指出,現磨咖啡將快速成為消費主流,預計市場份額將從不足40%提升至超80%。
新茶飲品牌做咖啡,有著天然的優勢——供應鏈。擁有數千家門店的新茶飲頭部大多有著自己的供應鏈基地以及冷鏈運輸網絡,這些資源在做咖啡時大都可以共享,更快地進行布局,實現門店拓張。
此外,經營飲品的經驗也可以適當地進行復制。像幸運咖延續了蜜雪冰城的平價路線,產品單價保持在5-10元,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鴛央咖啡復制茶顏悅色的成功套路,也已經成為長沙咖啡市場的頭部品牌。
未來,這些新茶飲的咖啡副牌們能否抓住機會,做成咖啡賽道下一個“瑞幸”,還需要更長的時間驗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