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迪、永輝、沃爾瑪等品牌一周關閉17家門店
出品/壹覽商業
撰文/蒙嘉怡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11月第2周,共有13個品牌關閉了至少17家門店。
從行業看,有3家商超閉店,分別為永輝超市、沃爾瑪、美思佰;還有2家健身房閉店,分別為美健健身機構、威爾士健身;此外,還有3家4S門店關閉,均為天津永濠奧達這一品牌。
從數量看,餐飲行業是上周閉店數量最多的行業,共關閉4家門店,其中有2家咖啡店、1家茶飲店。關閉的門店中,庫迪咖啡和叻茶均為連鎖品牌,前者在全球有超萬家門店;叻茶主要分布在廣東,主打產品為檸檬茶,窄門餐眼數據顯示目前有10家門店。
隨著秋冬來臨,不少茶咖品牌都開始進入調整期。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5家新茶飲連鎖品牌在10月的新開門店數量與上月相比砍半,環比減少51.75%;咖啡品牌第三季度新開門店數量腰斬,同比下滑51.60%,環比下降6.71%。
秋冬的換季時刻屬于茶咖行業淡旺季的轉折點,很多連鎖門店“撈”到了旺季的營業額后就會開始提前布局門店轉讓方面的事項,以避開淡季可能發生的虧損,這也是秋冬閉店數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最近,4S店的倒閉也值得關注。9月以來,至少有10家4S店關閉,且絕大多數門店的閉店原因為“資金鏈斷裂”。上周,天津永濠奧達就關閉了旗下永濠奧迪、永濠紅旗、永濠東風本田3個品牌的4S店。
為什么4S店最近頻頻傳出閉店消息?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4S店的運行邏輯。4S店的運營模式是經銷商先從銀行貸款買車,車到店后將車輛合格證抵押給銀行,只有當4S店把車賣給消費者,把錢收回來,再去銀行贖回合格證后,才算完成整個交易鏈條。
而隨著新能源車的滲透率越來越高,燃油車市場份額持續走低,傳統汽車品牌4S店壓力逐漸顯現。在傳統經銷商體系中,雖然新車銷售是汽車經銷商的主要收入來源,可是售后服務才是利潤的大頭,售后服務產生的利潤通常會占據一個傳統4S店總利潤的70%。新能源汽車的售后服務卻不存在如此大的利潤空間,由于電動汽車的保養周期較長,平均保養費用較低,這對于依賴售后利潤的4S店來說,幾乎是無利可圖。
同時,今年以來,國內生產企業產能增加、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競爭加劇,導致許多車企及經銷商不得不“以價換量”,打起價格戰。價格戰使得進銷倒掛嚴重,經銷商賣得越多虧得越多,同時又面臨融資到期履約困難壓力,經銷商面臨經營回款斷流,就很容易造成資金鏈的斷裂。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經銷商進銷倒掛數據最高已達-22.8%,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10.7個百分點。據相關數據分析,今年8月,新車市場的整體折扣率為17.4%;今年1~8月,“價格戰”已致使新車市場整體零售累計損失1380億元。
而且,商業模式的改變也對經銷商市場也帶來不小影響。在以前,消費者買車需要前往4S店,經銷商相當于鏈接汽車品牌與消費者的中間商,而現在,大量汽車品牌在商場開起了直營店,通過了解用戶需求,從而不斷向用戶售賣周邊產品,迭代新車功能,實現消費者的用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這一過程中,擠占了原本屬于經銷商的業務和市場。
多重因素下,被淘汰出清的經銷商也就越來越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