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新茶飲要一條道“走到黑”
出品/咖門
撰文/靜子
2024年進入尾聲,盤點近期爆款,我發現“黑奶茶”又火起來了!
滬上阿姨、桂桂茶另辟蹊徑,走“黑紅”路線,分別推出五黑血糯米奶茶、黑芝麻牛乳,上市引發大批網友嘗鮮。
“黑奶茶”熱賣,透露了什么產品趨勢?
多品牌熱賣“黑奶茶”
飲品圈開始走黑紅路線?
喜茶、奈雪、茶百道等都在發力蔬果汁時,“黑奶茶”悄然登場。
桂桂茶升級推出太極黑芝麻牛乳與太極黑芝麻雞蛋仔,新增奶蓋和黃豆粉,不僅吸睛還營養,上市兩周累計賣出6萬+杯。
滬上阿姨取黑米、黑芝麻、黑桑葚、黑枸杞、黑豆五種黑色食材,搭配大紅袍茶底,推出五黑血糯米奶茶,多重養生buff,一上市就引發大批網友嘗鮮。
“回味有濃濃的芝麻香和茶香。”
“養生感拉滿,打工人愛了。”
“黑奶茶”之外,我發現,零售市場的“五黑”“五紅”產品今年也格外多。
比如五谷磨房上新五黑豆漿粉,元氣森林推出纖茶桑葚五黑茶,北京同仁堂開賣五紅固體飲料,桂格推出五黑、五紅燕麥片。
隨著年輕人對健康愈發關注,更多人開始食療滋補,“五黑”“五紅”的概念日益受到追捧。
在抖音平臺上,“五黑”話題的播放次數高達4.5億。網友不斷發布自制飲品筆記,持續推高話題熱度。
紅餐大數據顯示,藥食同源輕養生市場各添加成分銷售情況中,電商渠道“五黑”相關產品鏈接超350萬個。
飲品上游供應鏈端也新出了一款五黑乳,在研發群體中積累了一波不錯的口碑。
上下游都在押注,“黑紅路線”是下一個爆款方向?
健康又日常
“黑紅”入飲,有4大優勢
1、以“色”養身,既有賣點又有普適度
“五黑”概念源自《黃帝內經》中“五色入五臟,黑色入腎”的理念。醫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記載:“以胡麻等五黑,熬制成糕,常食,可使人發絲烏黑”。
以黑養黑,是古往今來國人的養生智慧。相比單一養生食材,將五種黑色滋補食材疊加的“五黑飲”,營養價值更高,賣點也更有吸引力,同時滿足冬季追求進補和濃感的消費需求。
比如以黑芝麻為主風味的五黑乳,某種程度上與很多人小時候喝的“黑芝麻糊”相似,一秒勾起童年記憶。
可以說,以黑米、黑豆、黑芝麻等人們熟悉的食材為原料,基底風味具有較高的國民認知度和接受度,不需要過多教育。
2、谷物熱起來,“黑谷物”易打造差異化
用谷物打造爆品屢試不爽。
去年,米乳在行業掀起流行。今年,玉米專門店在全國遍地開花。這些都無形中推高了谷物的熱度(尤其秋冬)。
比如奈雪趁勢接連推新,10月推出“黃金麻薯稻谷黃茶奶茶”,以內蒙古赤峰的特產黃糯小米為小料,結合炒米香黃大茶茶底,風味層次豐富。
11月又推出了“織云米布寶藏茶”,引入云南特色小食“米布”,上新首日即斬獲門店銷量冠軍。
這波熱潮下,“黑谷物”營養buff,具有差異化優勢。
而且,黑色飲品更具辨識度,也容易出圈。比如喜茶的黑TEA、茶百道烏漆嘛黑,至今仍是消費者心目中的“白月光”。
打造黑色系飲品,搭配黑色系周邊,亦能營造年輕化的時尚感。
3、風味日常,茶、咖都好搭,容易研發落地
谷物在飲品中的應用,基本以基底的形式存在,五黑飲品可直接借助上游的五黑基底乳。
研發測試發現,“五黑乳”所用都是消費者熟悉的食材,風味日常、平和,搭配茶飲、咖啡都不突兀。
比如五黑乳加烏龍茶等茶感重的茶底,制作出的奶茶既有谷物香氣,又有茶香,風味不沖撞。
而且冷熱飲均可。冷飲更清爽,熱飲谷物的焙烤香氣突出。
“五黑乳”與咖啡也有較好的融合度,能使風味更具辨識度,增強記憶點。
谷物大爆發
“黑紅路線”或持續流行
健康的消費趨勢下,品牌不斷探索新的產品思路。
如果說去年行業的重點是卷熱量、配料表,今年很多品牌則把重心放在了原料本身的價值感上。
比如以高營養密度為主要特征的“超級食物”廣受追捧,“超級果蔬”成為各大品牌上新的熱點元素。
有業內人士認為,谷物或是下一個創新方向。
一方面,谷物元素是飲品的“忠實搭子”,擁有廣泛的受眾;另一方面,谷物的創新挖掘空間還遠未到頂,谷物小料的創新和“五黑”產品的正向消費反饋,都證實了這一點。
推出五黑乳的伽那食品認為,未來做谷物創新有兩個關鍵點:
1、谷物疊加應用,突顯功能價值
谷物原料擁有廣泛的國民認知和接受度,但也由于“接地氣”的特性面臨“價值感不高”的質疑。
“五黑”“五紅”等谷物復配是個可行的思路,在原料天然的基礎上,多元復配、輔以傳統養生文化概念,突出健康養生的功能價值。
2、既要有適口性,也要有創意
谷物飲品具有天然的香氣和熟悉的口感,但要獲得更廣泛的市場歡迎,需要解決適口性和創意感的問題:
比如通過技術處理去除谷物的顆粒感,讓口感更細膩、順滑。還比如除了作為基底乳,能否做成云頂、奶蓋、沙冰等更具創意、新鮮感的呈現。
當然,開發多種應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原料的利用率,實現降本增效。
總而言之,飲品的更新周期正在加速,“黑紅路線”下會誕生出哪些爆品,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