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天流量砸向小紅書,但沒有然后
出品/財經無忌
過去兩天里,中國的社交媒體小紅書以一種沒人能想到的方式在全球出圈了。
隨著TikTok“不賣就禁”的禁令靴子或即將落下,出于抗議或不滿情緒,這群尋找新陣地的海外用戶在小紅書掀起了一場“TikTok難民”浪潮。
如今在小紅書,隨處可見的中外交流大賞——有國人求老外幫忙寫英語作業,有老外攜貓狗在小紅書重生,自稱是“交貓稅”。
截至發稿前,小紅書話題標簽#TikTok Refugee下,總瀏覽量超已超2.6億,討論量超過575萬。
有美國用戶這樣寫道:“感謝我們的中國東道主熱情接待我們,對于造成的混亂,我們先行致歉。”
圖源:小紅書
不過,面對潑天的流量,小紅書似乎還沒有完全準備好。
截至目前,小紅書尚未上線翻譯功能或中英文語言分區。但據媒體報道,小紅書內部在1月13日開始就已經加班,針對外國用戶做功能優化。
而隨洶涌流量而來的是兩種聲音:一種聲音是樂觀,一直在主動尋求出海的小紅書,此次借TikTok跌倒,加速了其全球化的腳步;另一種聲音則認為,小紅書目前正處商業化的關鍵階段,TikTok作為內容平臺出海先軍,如今深陷地緣政治的困境已是前例,即便是小紅書加大出海,接住流量,TikTok所走的路它也會再走一遍。
01
“TikTok難民”涌向小紅書,不是一場偶然
“我想連美國政府官員也無法料到,在TikTok禁令即將實施之前,美國人會紛紛涌向另一款中國社交網絡應用”,彭博社這樣評價“TikTok難民”事件。
外媒眼中的“沒料到”,也是當下小紅書的現狀。
來自TikTok的海外用戶在小紅書上,學習普通話、發表情包斗圖、幫國人完成英語作業,他們甚至已經開始熟練掌握中文互聯網的梗,玩起抽象。在TikTok上,人們的畫風也是一樣,海外用戶甚至在發視頻表示,已經開始收拾行李,準備移居中國。
圖源:TikTok
這些打破文化壁壘的行為,也讓不少網友表示:“論沖浪搞抽象,國內外網友都一樣”。
但事實上,“TikTok難民”選擇涌向小紅書,并非是一場偶然。
首先,從自稱為“TikTok難民”就能看出,海外用戶選擇小紅書是一場情緒驅動的集體性行為,面對美國政府不顧用戶情緒對TikTok的封禁行為,用戶自然產生了逆反心理。
創作者@saadia___m 在TikTok擁有超10萬粉絲,她在小紅書注冊了自己的同名賬號,談到自己來到小紅書的原因,她這樣表示:“祝賀美國政府玩弄你們自己,當你們坐在這里爭論這個應用程序是否應該留在這兒時,你們知道這個應用程序的創建者和用戶在做什么嗎?沒錯,我們去了又一個中國人擁有的應用程序。”
情緒驅動下,找到有著“中國標簽”的平臺,而非Facebook、Instagram或X,這是海外用戶涌現小紅書的底層原因。
圖源:TikTok
其次,小紅書的去中心化和視頻板塊的“抖音化”也降低了海外用戶的遷移成本。
今年1月,小紅書對視頻播放界面進行了改版,將原本位于視頻內容底部的互動按鈕調整至右側,在“熱門”入口上也采用了單列信息流的形式,用戶可以上下滑動切換視頻,這些改動都讓小紅書在視頻內容呈現上變得越來越像TikTok。
圖源:小紅書
除此以外,小紅書的“去中心化”算法的關系網也增加了海外用戶的真實體驗感。
來到小紅書的TikTok創作者Elder Millennial說:“我們真正喜歡TikTok的一點是真實感以及用戶的參與感,我們可以把真實的自我融入到分享的視頻中,但Instagram一直是一個有著‘人造感’的地方,很假。”
除此以外,一位TikTok運營認為,“TikTok難民”話題在小紅書的火爆背后也一定有平臺的有意為之。“本身美區流量質量高,小紅書應該是想先把流量引過來,再做區隔”。
02
小紅書出海,能力有限
人們對“TikTok難民”的討論,也將小紅書的國際化放置了聚光燈下。
小紅書誕生之初,最初解決的就是跨境購物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因此具備天然的“內容出海基因”。
據《霞光社》此前報道,小紅書在海外華人圈層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小紅書內部人士也透露:“哪個地區華人比較多,小紅書用戶就比較多,而小紅書的海外人群,集中在亞洲地區,其次就是美國。”
人群上的優勢也讓小紅書曾面向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國家或地區試水打造多個海外獨立App。
如面向歐美市場的家居分享社區Catalog等,但熱度均不及預期。這也意味著,小紅書在出海上依舊保持謹慎克制。
而面對“TikTok難民”所帶來的流量,影響小紅書承接的關鍵因素有二:
一是時間,海外用戶受暫時性情緒影響,新鮮度也有限,小紅書能否抓住這一時間差及時更迭產品功能,這考驗它的運營能力。
二是包括TikTok以及海外的諸多社交媒體平臺,也都在關注TikTok禁令之下分流出的機會。
Instagram 負責人Adam Mosseri就在近期表示,他們會在2025年優先考慮原創內容,同時會積極改變算法,嘗試更多地獎勵創意內容。
一家名為Substack的垂類內容平臺直接宣布了一項獎勵25000美元的“TikTok 解放獎”,吸引能那些夠制作引發潮流的TikTok 視頻創意天才。
03
傳TikTok將本周日關閉美區
但請別忘了這些流量和機會都是基于一個大前提:TikTok 的命運。
過去幾年,TikTok對外展示了中國企業成功的全球化,而它的生存與成功又始終行走在地緣政治的“刀尖”上。
在人們圍觀外國人涌入小紅書之時,很少有人關注到,這家中國企業的高管正在為眼前的挑戰繼續尋找出路,在近期發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TikTok的高管們這樣寫道:
“目前,我們正在等待1月19日前美國最高法院的裁決,我們知道大家有諸多疑問,也希望能為大家明確下一步的行動規劃。我們的領導團隊始終高度專注于規劃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并持續謀劃未來的發展路徑。”
字節跳動沒有放棄自救。
早在去年11月,TikTok美國官網就宣布打通TikTok與字節旗下另一款產品Lemon8之間的賬號和內容同步功能,平臺也積極引導用戶遷移至該平臺。
有TikTok用戶觀察到,過去一段時間內,Lemon8 的廣告相比禁令頒布前明顯有所增。同時,當用戶打開Lemon8時,平臺會顯示它“由TikTok 提供支持”。
據研究公司 SimilarWeb 的數據,Lemon8在美國每日活躍用戶數已超過100萬,12月全球月活躍用戶數為1250萬,用戶規模明顯小于TikTok,但由于禁令所針對的是TikTok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Lemon8是否受波及還有待驗證。
最新1月15日消息,據The Information報道,有兩位熟悉TikTok計劃的人士透露,TikTok計劃在周日關閉其面向美國用戶的應用程序,除非最高法院介入阻止此前的禁令。
而某種程度上,眼下,關注TikTok的命運或許才是一切的原點,因為在內容平臺出海這條路上,TikTok和小紅書一樣,所有人都在一條船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