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升級,中國零售業集體亮劍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上上千
編輯/娜娜
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關稅戰成為大國博弈的重要手段,而在全球局勢動蕩的2025年,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日益高漲。繼多番加征后,4月11日凌晨,美國對華關稅政策再次刷新歷史,最終將綜合稅率升至145%。面對美方一系列舉措,中國于4月12日將美國進口商品的加征關稅稅率從84%提升至125%,并明確表示若美方繼續加稅將不予回應。
4月11日,為應對美國關稅調整對外貿企業的沖擊,京東宣布未來一年將斥資大規模采購超2000億出口轉內銷商品,憑供應鏈與渠道助力外貿企業清庫存;盒馬則以生鮮為切入口,為外貿食品企業定制銷售方案;永輝超市利用全國門店網絡,開辟專門陳列區;鳴鳴很忙集團也發揮終端渠道能力,針對中國優質食品出口企業,設立“專項對接通道”......一場國內零售行業助力外貿企業轉型的浪潮方興未艾。
一、零售巨頭齊發力,助力外貿企業轉型
在全球貿易形勢復雜多變的當下,外貿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幫助外貿企業順利轉型,國內各大零售企業紛紛挺身而出,推出一系列極具針對性的扶持舉措,為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注入強大動力。
京東率先宣布,將推出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未來一年大規模采購不低于2000億元的出口轉內銷商品。為保障計劃落地,京東在政府指導下,于各地開展招商對接活動,利用自營模式和供應鏈能力,派專業采銷團隊駐點,直接與外貿企業對接。京東還開設外貿優品專區,以流量傾斜、全渠道營銷加快商品銷售,避免低價競爭。新入駐外貿商家可獲培訓、補貼及資源支持,快速適應國內市場。此外,京東公布了專用郵箱和二維碼,外貿企業留下基本信息即可獲幫助,還能在京東APP實現0元開店,1分鐘完成入駐流程。
盒馬迅速響應,開通24小時綠色入駐通道,專人加急處理申請,簡化認證流程,縮短審核周期。重點邀請家居、戶外、寵物、美妝、母嬰、康養等百貨品類外貿企業入駐,以“云享會”頻道為進駐快車道,后續增設“外貿專區”。同時,盒馬利用三級倉網體系優化供應鏈,助力優質商品快速觸達消費者。此外,盒馬攜手有研發意愿的外貿企業,貼合用戶需求與流行趨勢,開發自有品牌創新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
永輝超市也積極作為,發布《致中國優質供應鏈公開信》,表明自身是消費者選購優質商品、中國制造走向市場的關鍵紐帶。面對出口遇阻、庫存積壓的企業,永輝開通“綠色通道”,保證15天內商品上架;針對外貿商品國內知名度低的情況,提供推廣支持;助力供應鏈企業產品升級,攜手研發新品。這些舉措既解了外貿企業的燃眉之急,也為自身供應鏈優化、渠道改革帶來契機。
華潤萬家于4月9日正式推出四大舉措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內銷市場。為優質外貿企業開辟內銷“綠色通道”,確保優質商品能以最快速度上架,第一時間與消費者見面;將匹配不同企業的產品定位,分級分類在旗下精品超市、綜合超市、社區超市落地,讓更多優質商品通過全國2000余家門店走進萬千家庭;將聯合優質外貿企業開發自有品牌,釋放產能,共同為消費者打造優質好商品;將通過旗下商貿公司,提供“代理+經銷”雙引擎,助推出口外貿企業加速在中國市場的成長。
這些零售企業的扶持計劃,不僅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也反映出中國市場強大的韌性與潛力。在全球貿易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不再是被動接受貿易規則的一方,而是積極采取措施,捍衛自身利益。中國通過反制措施和擴大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展現出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為外貿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應對貿易風險的有力支撐。
二、中國零售企業的轉型突破與全球格局重塑
中美關稅博弈不僅是國際貿易摩擦的短期現象,更是全球權力格局重構的縮影。中國零售行業在這一背景下展現出深刻的變革邏輯,從供應鏈安全、內需驅動到規則話語權的爭奪,折射出國家經濟戰略的轉型路徑。
中美關稅戰深刻影響著中國零售企業的發展走向,促使其在多方面實現轉型與突破,進而重塑全球商業格局。這場關稅博弈本質上是全球權力格局從“單極霸權”向“多極共生”轉型的體現,中國零售企業在此背景下的一系列策略調整,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中國零售企業積極重構供應鏈,將安全置于首位,實現從“效率優先”到“安全優先”的轉變。美國的技術封鎖與關稅政策,暴露出部分領域供應鏈的脆弱性。例如京東從歐洲采購商品,構建“去美國化”供應鏈,有效降低地緣政治風險,這一舉措體現了國家經濟安全對市場邏輯的重塑。
在供應鏈主導權的爭奪中,中國企業展現出不同的應對方式。沃爾瑪轉嫁關稅成本遭商務部約談,而盒馬、京東等企業則與中小供應商合作,形成利益共同體。中國憑借制造業全產業鏈優勢和龐大市場,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據關鍵地位,如農夫山泉利用地理優勢增強供應鏈控制力,京東借助區塊鏈優化跨境物流,盒馬運用大數據匹配外貿商品與內需偏好,這些技術創新成為重塑全球貿易規則的重要力量。
中國內需市場在關稅壓力下加速分層,呈現出“啞鈴型結構”。盒馬計劃2025年新增百家門店,重點布局縣域市場,拼多多借“百億補貼”維持低價,凸顯下沉市場對性價比的追求;與此同時,一線城市高端消費也在持續升級。內需市場的這種變化,不僅是企業應對市場的策略結果,更是“雙循環”戰略在市場層面的體現。2024年,中國內需對GDP貢獻率達69.7%%,遠超出口與投資總和。美國加征關稅導致進口商品漲價,加速了國產替代進程。
在國際舞臺上,中國正從全球貿易的“規則接受者”向“規則制定者”轉變。中國主導的6G技術標準獲國際認可,京東跨境電商平臺在東南亞市場份額超越亞馬遜,標志著“技術標準+商業模式”組合拳的成熟。與美國依賴關稅、長臂管轄等硬性手段不同,中國對RCEP成員國的出口增長因美國加稅而加速,顯示出區域合作機制的韌性。
地緣經濟“朋友圈”重構明顯,中國對東盟出口占比已超美國,盒馬、京東的采購重心轉向東南亞和日韓,在RCEP框架下,中國將制造環節向越南、泰國轉移,同時保留研發、品牌等高附加值環節。在經貿規則博弈中,中國通過精準反制展現對全球價值鏈的掌控力,如對美大豆加征關稅推動國產大豆種植面積擴大,這種“非對稱反制”依托中國在全球中間品貿易中20%的份額優勢,使關稅戰的“回旋鏢效應”對美國傷害更深,凸顯中國在全球供應鏈關鍵節點的戰略地位。
寫在最后
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如潮水般涌起的當下,中國零售企業勇毅地迎接關稅戰的挑戰,全力助推外貿企業實現轉型。這一舉措,既為自身開辟了廣闊的發展通途,也為穩定中國經濟格局、維系全球貿易秩序注入了強大的正能量。展望未來,隨著內外貿一體化進程的持續深化,中國零售行業必將在國際經濟的大舞臺上,綻放更為璀璨的光芒,肩負起更為關鍵的使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