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進口美妝同比大跌9.4%
來源/聚美麗
撰文/蘋果
如今的進口美妝正在經歷“倒春寒”!從數據層面,進口化妝品在今年3月數量、金額均下滑。
另一方面,關稅大戰正在持續升級,在未來的時間,也將會對進口美妝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美國進口的化妝品,會受到更多影響。
聚焦進口美妝數據表現,今年1-2月,其經歷了短暫的春天,但在4月14日,國家海關總署發布了2025年3月全國進出口主要數據:其中,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以下簡稱:化妝品)3月進口數量為3萬噸,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6%;進口金額為107.1億元,同比大跌9.4%。
另外,2025年Q1進口化妝品數量近8萬噸,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7.7%;Q1進口金額為280.0億元,同比下跌2.0%。
圖源:國家海關總署
從進口總值來看,3月為1.51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下滑3.5%。結合上述數據,不難發現,不僅進口總值整體下滑,進口化妝品數量、金額更是雙雙下滑。
要知道,進口化妝品的表現不僅反映了國內消費需求的變化,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國際貿易的發展態勢。
如今,進口化妝品再次遇冷,背后原因是什么?2025年Q1國際美妝在華境況如何?關稅大戰正持續升級,2025年Q2進口化妝品會受影響幾何?
進口化妝品跌超9%!
前文已提到,3月進口化妝品呈現金額、數量雙降的態勢,結合國家海關總署近6年3月進口化妝品數據來看,金額最低的是在2020年,為98.8億元;2021年3月,進口化妝品數量達到峰值后,便開始走下坡路。
其中,2024年3月進口數量、金額均呈雙位數下滑,分別為-20.2%、-17.8%;2025年3月進口數量、金額也雙雙下滑,其中金額呈高單位數下滑。
再從季度來看,在2025年第一季度,進口化妝品數量同比個位數增長,而金額下跌2.0%。
梳理近6年1-3月進口化妝品數據,可以發現,今年為自2022年起,近3年來1-3月進口化妝品數量首個同比上漲,且要注意的是,2021年1-3月進口化妝品數量為近6年來最高,此后連續三年呈下滑態勢,直至今年第一季度,進口化妝品數量才恢復個位數增長。
進口化妝品金額的季度表現則與之有些不同,2025年第一季度呈下滑態勢,且在2022年至今經歷了不少波動起伏。2022年、2024、2025年1-3月進口化妝品均呈下降,2024年1-3月更是跌破雙位數。
從前文來看,2025年3月及Q1整體表現不如人意,即使2025年1-2月進口化妝品數據呈現回暖跡象,聚美麗在《漲14%!進口化妝品等來春天?》一文中,已進行過相關分析,不再贅述。
就眼下的境況而言,進口化妝品又進入了“倒春寒”時期。
關稅戰下,國際美妝的2025更難!
“2025年只會比2024年更難!”在2024年年底、2025年年初,聚美麗與業內人士交流時,就有不少人如是直言道。
時至今日,外資美妝在華形勢仍然嚴峻,經濟下行的大環境背景、中美貿易關稅戰影響、國貨強勢崛起、消費需求、變化更迭快等各種因素疊加下,不少進口美妝在華的日子仍然不是很好過。
結合下圖來看,國際美妝在華遭遇業績困境并非個例,下滑的美妝企業占一半。
另外,外資美妝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敗退”仍然在持續上演,據聚美麗不完全統計,僅2025開年至今,在中國閉店、退出的外資品牌,就有7例。
且閉店、退出中國市場的品牌中,也不乏背靠歐萊雅、聯合利華、資生堂等美妝巨頭的高端、奢美品牌,如SHIHYO、TATCHA、璣妍之光等。
與一些外資美妝在華“失守”不同的是,國貨美妝上市企業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譬如,國貨美妝毛戈平2024年收入39億毛利33億;巨子生物2024年營收、凈利潤持續雙增,躋身50億陣營;上美股份2024年營收大漲62%,為67.93億元。
除了化妝品行業本身競爭愈發激烈,國際美妝企業在中國市場份額被擠壓、被爭奪之外,就當下的實際境況來講,中美貿易戰也將會對其在2025年于中國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關稅對于市場的影響,聚美麗在《關稅重創!美妝巨頭市值蒸發千億》一文中,已有過分析,從業內人士看法和評論區討論等話題來看,大家認為美國企業雅詩蘭黛受到影響會更大,截至目前,其市盈率(TTM)為虧損狀態。結合此前財報表現來看,雅詩蘭黛整體遭受波動和沖擊,在華發展面臨一定挑戰。
但中國市場作為外資美妝企業重要的市場之一,雖然雅詩蘭黛等在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亞太地區業績受困,但它們仍對中國市場抱有期待與信心。
據中國經濟時報顯示,“這些年度盛會再次堅定了我們的信念,即雅詩蘭黛的每個品牌都能夠在中國市場找到自己的位置。展望未來,我們仍將堅定不移地投資中國市場,與本土合作伙伴攜手共創,推動美妝消費。”在2025年3月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雅詩蘭黛集團總裁司泰峰如此說道。
另據Fashion network報道,歐萊雅集團今年的目標是在中國實現5%左右的增長,“在2025年初市場出現了令人鼓舞的跡象,5%的目標不僅是中國今年GDP預測的增長目標,也是歐萊雅在中國實現增長的目標。”歐萊雅北亞地區首席執行官Vincent Boinay仍舊看好中國市場,并對此充滿信心。
總的來看,國際美妝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挑戰仍存,進口化妝品能否扭轉下滑局面,是未知的。再加之關稅潮的余波未了,這場“經濟地震”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還會持續。
接下來,進口美妝在華面臨的是更具難度系數的困局?還是一次迎來新開始的機會?要看各家招數能否行之有效,不過,縱使國際美妝在華頻頻受挫,苦果亦是果,唯有將困境轉化為契機,才能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中占據主動性。
消息來源:中國海關總署、上述企業官網、Seeking Alpha、Fashion network、中國經濟時報、財經雜志公眾號《美宣布國家緊急狀態,施加超預期關稅》,作者:金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