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都欠商場保安一句對不起
聯商網消息:我昨天早晨對某商場的一位保安罵了聲“滾”,搖上車窗離去,整日不安。
導致沖突的商場相關規定無論對錯、好壞,他都只能執行,我怎么能失態遷怒于他?
他可能會因此加重或埋下恨的種子,恨顧客、交通工具,與我相似的年紀與相貌,甚至這個社會和這份工作?
如果面前是更強有力的哨兵、武警、交警、保鏢,或我的老板,親友,我會怎么辦?
是的,我錯了。
八個小時后,我輾轉找到那位保安,鄭重道歉,取得諒解,后熱絡交談。很顯然,他輕易就原諒了我,之前接待的客服人員和物業主管也都認為我不必當面致歉,可見他們以往受到的不公正對待和心理建設。
他是淮北人,妻兒在家,還有父母,姐姐。其出門十幾年,每年農忙和除夕時爭取回去。
這一天,是他到這個單位的第35天,連工牌都還沒來得及辦。上一個單位是綠城物業,保姆行兇案所在的那家著名房產公司。因為要被調動到其他更遠的小區,所以來了這里。
現在月入五千元,“夠用,給老婆三千,租房七八百,有餐補。能存下來一些錢”。
這是他待過的第五個城市,前幾次在上海、青島、蘇州、北京等地。“打工嘛,我們又沒有學歷。哪里錢多,就去那里”。
臨別的時候,我再次鞠躬致歉。
從車庫甬道出來,我熱淚縱橫。為自己來道歉欣慰,也為這位異鄉人努力養家糊口而感動,更為自己幾十年讀圣賢書尚且有如此沖動、低級之時而羞愧,也為平日其他疏忽和傷害。
想起其他三件事。
十天前,一位出身高干家庭的前輩和我們聊起。在她從小的家教里,媽媽嚴格督促的有一條:“一個人的修養和層次,從對比他低的人的態度里更看得出來。要懂得尊重別人。”
她經過許多寫字樓、商場,都會跟保安、保潔微笑點頭示意和互動。
順便說一句,中國服務人對顧客的歡迎,95%是沒有回應的,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所以營業員社會地位不高,消費者享受服務品質有限,這是一個跟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循環。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很多時候,我對上一個辦公室的樓下保安還算客氣,偶爾還會留點快遞來的小水果或其他禮物在傳達室,可是我多數時候是匆忙經過的,甚至沒看他們一眼。
他們是人,最熟悉的陌生人,直接或間接參與保護我們的空間秩序、人身財產安全。我欠他們一眼,一個微笑,一句問候。
十幾年前,我還是學生,去浙江廣電大樓錄節目,經過門口時聽到一段至今無法忘懷的話。
浙廣某調頻女主播,在節目里埋怨樓下傳達室的保安弄丟了自己的快遞。“被樓下的保安弄丟了。一問,說找不著了。沒辦法,他們是‘保安’嘛。”
言下之意和語氣,是保安素質低,保安不可救藥。我那一刻是震驚的:這個女主播的素質才低呢!公器私用,惡毒攻擊門口的保安和保安群體。
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我甚至因此對和她口音相似的女主播都帶有一點成見。
那個節目被門口的保安聽到,他們會更疏遠、絕望吧,聽眾里不明真相的群眾或加了一點模糊的壞印象,保安聽眾應該比較難過、不好意思、憤怒和沮喪吧。
況且,你要怎么說,我還就可能習慣這么干了。一個媒體人,給出的主觀判斷惡意,給了保安群體部分人設:反正你們覺得我們可以或一定不靠譜,不職業,那就不職業咯。
這樣的例子還少嗎。大自然報復人類,部分群體報復同類另一個群體或一些個人。
每個有話語權的人,都更應該好好說話,有基本的文明操守和建設性。
九年前,我嘗試和樓下的一個保安做朋友,因為他在我拄拐到公司的路上扶過我。如今想來,真正的尊重,在于平等心,不在必然個性聯系。
如果你一直善待保安,謝謝你,你真棒。如果還不夠,請和我一起,對我們家門口、寫字樓門口、商場門口等等地方的保安,面帶微笑,偶爾道聲好,這是我們都欠他們的。
我們的用戶里多是商場管理者及從業者,在管理上,我們能做點什么?
(來源:聯商網 月小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